張任坤
童話內容是小學語文教材的基礎構造,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語文教師可以借助游戲化的方式來開展童話教學,以此為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所運用的教學模式較為片面,主要問題為以下兩點:其一是小學語文教師對教學目標設計不清晰,這一問題的原因是教師沒有了解和認識到童話教學目標,進而導致教學目標設計不科學,影響小學語文童話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其二為語文教師對童話教學模式的功能并不了解。例如針對于小學語文童話教學表演法的運用來講,這一教學模式主要就是引導學生體會和感悟情景,以此來增加小學生們對童話故事內容的理解,而并不是一味滿足小學生們的表現欲望。語文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單一地進行結果評價,這樣會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另外,如果側重于過程評價而忽視了結果評價,也會影響語文童話教學質量與效率。必須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有效融合。
一、構建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是各種事物進行直觀體驗與觀察,在小學語文童話文本中,有諸多內容都是虛幻的,如虛擬的人物和奇幻的故事等,而這些故事中都有著形象特征,可以給小學生們帶來直觀的感受,使學生不自覺地進入到故事內容中。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蘑菇該獎給誰》這一內容中,文本中兩只兔子都是虛擬形象,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兩只兔子為得到兔媽媽的獎勵而開展賽跑競賽。兔媽媽的形象是十分善良和藹的,她利用賽跑的方式告訴了小黑兔與小白兔要勇敢,在競爭中即便失敗了也不可怕,可以重新再來。這些故事也是高知小學生不要害怕面對失敗,在學習完這個故事之后,小學語文教師也可在課間休息或周末時組織小學生開展一場賽跑的活動,兔媽媽的角色可以由教師扮演,學生們則分別來扮演小黑兔和小白兔進行賽跑,獲勝的同學可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獎勵,通過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們感受到勝利的喜悅,同時也能鼓勵其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墩l的本領大》也是一篇虛構的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風與太陽比本領的故事,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借助現代化網絡為學生播放相關動畫短片,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借助游戲化教學,營造課堂教學氛圍
在小學童話教學中滲透游戲化教學模式時,如果教師單一地將教學重點放在教材或者文本中,那么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也難以為學生構建出輕松且愉快的課堂氛圍,更不能發揮小學生們的創造能力與文本閱讀能力。為避免這些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針對小學生們的實際情況設置課堂游戲,以此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本文學習,同時培養小學生們的探究意識與合作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愛玩、好動的天性,所以,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來調動學生積極性,進而滿足小學生愛表演的心理,同時加深小學生對文章內涵與角色的理解。基于此,教師可以融合童話文本內容來設計游戲活動。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有趣的動物》這一內容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來進行角色扮演,如小明扮演刺猬、小紅扮演大雁、小風扮演金魚等等,讓小學生們分組進行表演,進而在角色游戲中體會和感悟童話文本的思想情感。
三、通過誦讀,感悟故事情感
小學語文童話十分適合小學生閱讀,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童話誦讀的方式體會故事的思想和情感。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學者都十分注重對文學作品的誦讀,這也有助于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認識和理解,在提升學生審美能力、鑒賞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方面有著積極影響,強化學生對文章故事形象的體驗感知,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生文學修養的目的。另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正確的童話誦讀技巧,之后再引導學生借助分角色朗讀、集體誦讀以及個人誦讀的方式來達到情感升華的目的。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狐貍和烏鴉》這一內容中,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古詩誦讀,以此來感受文章整體的思想情感,在誦讀之后,教師可讓學生們用一句話概括故事大意。之后,教師可將班上同學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為體現教學的游戲化特征,教師可在課前準備好的游戲道具,如狐貍帽子、烏鴉的衣服等等,讓學生在課上裝扮后之后,配合著相應的肢體動作進行朗讀,如此更加有助于學生對故事形象的了解,從而更深層次地了解本文的思想情感,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