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濤
開展基于云服務在線學習,其學習模式可以多樣化,筆者通過“山區中小學基于云服務在線學習的研究”的課題研究,經過兩年多利用平板和機房在云平臺中開展在線學習的實踐,創建了“一云三段”在線學習新模式。
“一云三段”在線學習新模式中的“一云”是指梅縣區教育云資源公共服務管理平臺。“三段”是指教學過程分“三個階段”進行,分別是云預習階段、云建構階段、云拓展階段。云預習階段主要發生在上課前或課堂的前5-10分鐘,由學生進入云平臺的個人空間進行預習、自學,是對知識的自主認知過程;云建構階段主要發生在課堂中,由學生通過“互動課堂”相應教學活動來完成知識的自主建構,云拓展主要發生在課后或課堂最后5-10分鐘,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自主延伸和拓展。該模式如下圖所示。
一、云預習階段
云預習階段主要指課前教師利用云平臺教師個人空間或教學助手,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將設置的學習資源以“圖片”“音頻”“視頻”“習題”等形式上傳云端,引導學生進行課前自學和預習。學生則可自主登陸云平臺的個人學習空間,學生在個人空間“我的課程”中根據教師上傳云平臺的學習資源或習題完成課前導學或課前檢測,教師隨時可獲取學生的課程反饋,使得課中教學能有的放矢、及時調整。
條件許可的學校,可將此階段放在課前讓學生在家里進行,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盡量考慮將此階段放在課堂的前5-10分鐘進行更為合適。
二、云建構階段
云建構階段是課堂教學的核心階段,在該階段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自我建構,從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內化。在具體操作上,教師登錄云平臺進入“互動課堂”—選擇授課“教材章節”—選擇“上課班級”—“開始上課”。在“互動課堂”中教師可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移動講臺”,方便教師巡視教室,也方便師生互動或進行答疑解惑,比如教師可通過手機操控平臺進行上課,也可在巡視過程中用手機及時將學生作業進行投屏來實現互動。學生則進入“互動課堂”根據教師設置的活動任務來進行學習。
在課堂中教師還可通過“工具”菜單中的“光榮榜”“計時器”“隨機選人”“小組評分”“聚光燈”“隨寫板”“分組挑人”“高拍儀”等師生互動工具進行師生互動,也可通過“學科工具”輔助教學,同時教師還可通過“錄課”將師生的教學過程或片斷進行錄制,方便學生課后網上回看,教師也可上傳作業讓學生進行作業評價,然后針對性對作業進行點評。
三、云拓展階段
云拓展階段主要指老師在云平臺個人空間中“我的教學”去布置“課后作業”“在線檢測”等任務讓學生課后完成,可以是一節的最后5-10分鐘、也可以利用課后時間來完成。學生則可以進入云平臺“我的學習空間”—“我的課程”—“課后作業”或“在線檢測”去完成本節課的知識評價,同時也可以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源和問題對知識作進一步的學習,通過設置拓展探究任務,使學生知識進行內化和提升。
實踐證明,利用平板進行在線學習的效果比利用計算機進行在線學習的效果要好很多。第一,平板比計算機適合更多的學科開展在線教學,通過機房進行在線學習更適合一些文科性的學科,比如語文、英語、政治、歷史等學科,主要以顯示、互動和評價為主。而平板則適合所有學科,對于像公式求解、符合輸入及實驗操作等則可通過平板拍照或錄像上傳來進行。第二,平板比機房更容易組織課堂活動,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更高,課堂更高效。第三,平板比計算機能更好更快完成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