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家校合作是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對促進學生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發展的人這一極其細致艱苦的工程。”學生的發展是家校合作的核心,也是家校合作的根本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家庭和學校乃至社會必須緊密合作,共同構建“家校社合作教育共同體”,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棟梁之材。
關鍵詞:家校合作;共同體;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9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6-0010-02
引 言
當今社會,無論是學校還是學生家長,都意識到了開展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是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開展家長教育活動,樹立家校教育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把學校和家庭比作兩個“教育者”,認為這兩者“不僅要一致行動,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
1.設立家長學校
家長學校是指以嬰幼兒、中小學生家長為主要對象,主要通過教育專家、學者或教育經驗豐富的教師以傳授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方法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業余教育形式。家長學校的任務是促進家庭教育觀念的更新,配合學校教育學生,幫助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為子女的成長創造一個適宜的家庭教育環境。
隨著網絡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學校可以設立年級、班級的家長微信群或QQ群,開辦網上家長學校,不僅可以定期向家長推送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家庭教育經驗,還可以推送學校開展的教育、教學、教師培訓、社團活動等各方面活動的新聞和圖片,讓家長及時了解學校的動態。例如,南京市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長期推送“新教育新父母研究”的“新父母晨誦”,供家長學習。
2.家長走進校園
家長會是爭取家長配合的有效途徑。從形式上來說,學校應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每學期舉行兩次,期中一次,期末一次。家長會應由學校統一召開,先由校長集中向家長匯報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情況,再由各年級組長或各班主任主持,主要匯報學生成績,指出學生問題,介紹班級現狀,收集家長意見。考慮到六年級學生畢業的實際情況,仙林湖校區每個月召開一次家長會,及時分析、匯總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發展變化,及時調整家庭和學校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效果非常好。
據了解,絕大多數家長是沒有陪同孩子在校一天的生活經歷的。為了讓家長更深入了解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情況,我們每個學期都設置“家長開放日”。我們分年級、分時間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早晨家長可以跟隨孩子一同到校,直到下午放學,旨在引導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全程觀察了解學生在校一天的學習生活。
3.教師走進家庭
家訪是學校和家長聯系的重要渠道,是教師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及獲取真實信息的主要途徑。我們要求一年級和新接手班級的教師,一年之內必須完成一次家訪,家訪時要做好家訪記錄,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人員結構,家訪過程中要有禮有節,一定要讓孩子在場。此外,我們還規定教師每個學期都要對班級的重點學生進行至少一次的“重點家訪”,與家長面對面地分析問題,尋求解決之策,以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組織家長志愿聯盟,協助學校組織活動
家長志愿者聯盟是學校與家長溝通的橋梁。家長們在無私奉獻的過程中伴隨著孩子的成長,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南京市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成立家校委員會,研制了“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家校委員會章程”,根據章程每班選出一名家長代表擔任委員,委員會主任由校長擔任,副主任由家長委員擔任(主持委員會日常工作),設置委員會辦公室。委員會根據分工不同,設立了6個小組:后勤組、宣傳組、膳食組、安全組、學習組、策劃組,根據組別制定相應的責任制度,六個組再分別招聘家長志愿者,形成“家長志愿者聯盟”。
清晨,學生背著書包上學,在學校門口、馬路邊,有安全志愿者們引導家長車輛,以確保學生安全進校;在食堂里,膳食志愿者們戴著口罩,拿著手機,從食材的接納、洗切、烹煮、分裝等,關注中餐制作的全流程;在彈性離校的教室里,學習志愿者們在班級里照看著不同學段的孩子們,有時會與孩子們討論數學題目,有時會給孩子們講故事、疊紙飛機、制作小手工。
運動會、春秋游、六一及元旦慶祝會、藝術節、十歲成長儀式上,家長志愿者們無處不在。在家長志愿者的關心、協助、支持下,學校的育人環境更加舒適、美好,和諧的校園氛圍更加濃厚。
家長通過家長志愿者聯盟,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已從被動地按照學校要求參加活動、學習等,上升到主動參與學校的非課堂教學類活動。
三、挖掘家長潛在資源,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仙林湖校區地處南京仙林大學城,是南京大學仙林實驗學校,家長資源非常豐富。挖掘家長資源,將家長引進學校、走進課堂,形成“家長特色課程”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
“家長課堂”是學校利用家長教育資源形成家校共育的主要實踐活動之一。我們將“家長課堂”排進學校的“1+X課程”體系之中(“1”是國家課程,“X”為校本課程)。家長利用每周的隊課時間走進課堂,為孩子們帶來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家長課程。比如,在醫院工作的家長教學生如何預防疾病,在交通部門工作的家長提醒學生增強安全意識,從事文化藝術工作的家長教學生如何認識美,從事植物研究的家長引領學生走進五彩斑斕的植物王國,從事音樂教學的家長給學生帶來了韻味無窮的音樂視聽,在天文臺工作的家長通過望遠鏡把學生引進了浩瀚無邊的茫茫宇宙……當然,我們還會根據家長從事工作的實際情況,設計主題并開設系列課堂,如以“青少年安全教育”為主題開設了“交通規則課堂”“防踩踏與緊急疏散課堂”“火場求生課堂”“鐵路安全宣傳課堂”等。
家長課堂,可以讓學生接觸更多的人,能豐富學生生活、開闊學生眼界、活躍學生思維,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充分感受著世界的奇妙,愉快地探索著書本之外的廣袤天地。如學生寫道:
今天聽爸爸的課堂,忍不住想給他豎大拇指!他生動的講述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那是一個神奇的、充滿智慧的未來——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在電影特效、生活、生產中,并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向往、好奇,并期待與它發生真實的互動。爸爸為了準備這個講座,反復備課、推敲。他說:“要將復雜的事情講明白,是需要方法和策略的。”從他身上,我感受到了認真嚴謹的態度,爸爸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南京市金陵小學六(2)班 ? ? 張希賢
我們還將在家長(一些家長是全職太太,她們有愛心、耐心,也不乏高學歷者)中招聘“家長助教”,經過培訓協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以照顧好每位學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
把家長請進學校,讓他們擔任教師的角色給學生上課、組織學生游戲,是一種從松散的合作開始走向比較系統的合作方式。
四、邀請家長參與校政,共商學校發展大計
對于兒童的發展來說,家庭和學校各自有著獨特的作用。黃河清認為,家校合作是家庭與學校以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雙向活動[1]。
南京市教育局提出“一主兩翼”的學校管理體制,以校長負責制為主,以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和校務委員會為輔,校務委員會由學校、社會人士和家長共同組成。通過校務委員會,家長能夠參與到學校重大決策活動中,取得學校部分決策的發言權。例如,在選擇學生校服的生產廠家,校服的款式、顏色、價格,以及供貨服務方式方面,我們充分聽取家長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在選擇學校食堂食材供貨商時,我們也邀請家長委員一同參與招標,共同評議供貨商的優劣,確定優質供貨商;在學校環境改造、制訂校園文化建設時,家長委員都會積極參與討論、共同研究。我們還會邀請家長委員參與審議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列席學校教務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參與學校章程討論,甚至代課教師的聘任也有家長委員的一票權等。
我們學校尊重并認可家長在學校決策中的作用,重視家長的意見和想法。家校合作朝著“家校合作共同體”邁進,家、校懷著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互信、包容、支持、協作開展家校合作工作,不僅可以優化德育環境,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還可以使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教育,幫助學校提高教育效率,強化自我管理[2]。
結 ? ?語
家校合作“不僅直接關系到合作的根本目的——使學生健康發展,而且對影響學生發展的家長和學校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學生的發展,是家校合作的核心。因此,學校和家長乃至社會要緊密合作,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進而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黃河清.家校合作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張紅耘(1968.5—),男,江蘇南京人,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