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明 王興
摘 要:一所學校在社會上最具吸引力的應該是教師,有了好的教師團隊,學校教學質量就能得到保障。作為一所新學校,中天實驗學校在教師凝聚力的匯聚和優秀教師的培養方面有自己的思考與實踐,努力培養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隊伍。
關鍵詞:教師團隊;“三成”;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6-0093-02
引 言
一所現代化的學校,不僅需要打造優美的校園環境,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配備先進的教學設備,更需要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這既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也是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更是提升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1]。
作為新成立的民辦學校,中天實驗學校教師隊伍主要由學校自主招聘的教師構成,學校按照一定的比例招聘新師范生與在職成熟教師。如何使來自不同環境的教師快速融入集體,從而構建優質、高效的教師團隊就成為學校教師培養的主要工作。自建校以來,學校以培養優秀骨干教師團隊為重點,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要求的高素質師資隊伍,設計出促進教師成長、成功、成就思路,并圍繞這個目標開展教師培養工作。
一、具體目標
1.加強師德建設
中天實驗學校依照國家培養“四有”教師的總目標,堅持“人才培養師德為先的原則”,根據《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不斷完善師德考核、監督、激勵機制,以打造師德模范典型,引領教師師德水平不斷提升。
2.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
依據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及教師繼續教育的工作目標,我校確定培訓內容;通過名師引領、參與工作室等方式開展教育教學專題講座,并組織名師觀摩活動課,旨在調動教師的學習熱情,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
3.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為適應新時期教育工作的新形勢、新變化,學校把加強班主任培育工作作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抓手,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學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4.不斷壯大名師隊伍
我校開拓多種渠道,持久實施名優教師培養工程,逐步形成“特級教師、特級教師后備人才、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能手、教壇新秀”梯級教師隊伍。
5.階段目標分解(見表1)
二、實施策略
1.注重學習與實踐,力求全面發展,抓好“起步關”
新入門的教師自報到那時起,即進入“成長關”。這個階段,主要在于豐富教師的學習工作經歷,讓他們學會做“加法”,給他們壓擔子、布置作業,讓他們參與各項教育活動,經歷學校各項工作,逐漸成長為全面發展型的教師。首先,學校層面的培養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愛教師”專題教育。借助道德講堂、師德模范介紹等陣地,對新教師進行師德修養提升的培訓工作,促進師德水平的提升。第二,“我愛學校”專題教育。借助校史館、學校發展進程中的重大事件等教育陣地、題材,讓新教師了解自己的學校,樹立“我愛我校”的意識,增強“我為學校爭光榮”的責任感。第三,組織多層次的活動。學校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每位教師提供學習機會,開展各種技能競賽活動,為青年教師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第四,學校實施“青藍工程”,為每位新教師聘請有經驗的教師做師傅,師傅來自本校優秀教師或者聘請外校知名教師,讓師傅做他們學習、生活的引路人,促進他們快速成長。
其次,教師自身發展層面的培養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制訂個人成長發展規劃。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制訂三年發展規劃和學期發展計劃,讓教師明確目標,督促自己不斷進步與發展。第二,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定時讀一本教育專著,并撰寫讀書筆記,以提升其業務理論水平。同時,學校鼓勵教師寫教育隨筆、案例、教學反思等。第三,上好展示課。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在校級層面上一節體現發展水平的展示課,用于診斷自己的發展方向與目標。第四,教學基本功過關。學校每學期安排教師進行書法(毛筆、鋼筆)、簡筆畫、粉筆字、經典誦讀等基本功練習,并根據階段布置內容開展單項評比。第五,積極參加課題研究活動。教師應積極參與校級課題以上的研究活動,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能力,促進自我專業發展。
2.注重引領與傳承,抓好“成功關”
新教師經歷五年的學習與培養,經歷了某個學段的循環教學,就成長為合格的教師,成為學校工作的主力軍。依照培育計劃和教師個人的發展狀況,一方面,學校適時地調整培養規劃,對教師提出更高的發展目標;另一方面,學校適時地提供發展選擇,適當地做好“減法”,讓教師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努力的方向,成就專業的成長。
此時,學校層面擬開展的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1)組織好與名師結對。聘請名師指導教師教育教學活動,傳授給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和藝術,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水平。(2)建設好年級組、教研組。讓教師主動參與年級組、教研組的工作,充分發揮年級組、教研組的團隊合作精神,努力提升教師的管理能力。(3)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組建校級名師工作室,讓教師主持校級名教師、名班主任工作室,讓教師在活動中鍛煉成長。(4)加強校際交流。以教育集團內學校為主,創設教師觀摩課、經驗介紹交流、區級評優課等活動平臺,豐富教研活動的形式和層次,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促進校際互動與資源共享,從而提升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
在此階段,教師也應對自己的成長有個準確的規劃,重點思考自己的階段發展目標。(1)勝任各學段的學科教學工作,為學科教學提供示范,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或風格。(2)組建與引領學校層面的學科團隊,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研究小組或團隊,按時開展研究活動。(3)積極參與學校主課題研究工作,并且能夠承擔課題組組長的研究工作,有序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4)積極參加區級以上的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評選,擴大自己區域內學科教學的影響力。(5)加強反思與總結,善于回顧與反思自己的研究行動,及時總結經驗得失,適時調整自己的研究行為,并賦之于文字。
3.注重反思與輻射,過好“成就關”
經歷學校數十年的重點培養,教師在學校周邊具有較好的影響力,正是向外推薦的好時機。因此,學校應提供更高級別的舞臺,供我們的教師施展才華與風采。大體的方向有以下幾種:積極籌備區域性的大型教學研討活動,給教師提供主持或參與核心活動的機會;提供更高級別的學科、榮譽等評選的機會,如特級后備、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等高層次的評選活動,讓教師經歷過程,促進成長;重點推薦教師成為區級名教師工作室等學科領銜人候選人。
教師自身也要根據及時反思自己的努力過程,調整本階段發展新目標,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改進。(1)加強學術研究的總結反思,形成系列化的研究成果,爭取出版自己的研究專著。(2)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指導與幫助,爭取在成就自己的同時,培養出同學科優秀的后備人才,豐富自己的學科成果。(3)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既能拓展自己的研究方向,又能輻射自己的學科成果。(4)加入更高層次的研究團隊,有機會與更多名師交流、切磋,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術研究水平。
三、保障機制
1.建立教師成長歷程評價辦法,組織開展考評活動
(1)教師自評。由教師本人填寫校本培訓個人考核表自評部分,并上交發展成長材料。
(2)組內評價。由各教研組對教師的自評情況進行審核,初步確定考核等級。
(3)綜合評價。由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對考核結果進行討論終評,反饋給本人,并由教師本人負責調整自己的發展目標與方向。
2.完善教師成長考評激勵機制
(1)完善教師繼續教育的管理體制。不斷豐富教師繼續教育的手段與途徑,不局限于現今使用的考核辦法。
(2)把校本培訓納入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開學初制訂好培訓計劃,期中對各部門各項計劃做好檢查和評估工作,期末做好成果評價。
(3)建立和完善教師校本培訓的激勵和考核機制。把校本培訓的成果與教師年度考核、教師崗位聘任制度結合起來,將其作為評先評優的主要依據。
(4)完善教師考評激勵機制。對于成長的各階段考評成果優異、各階段目標按時實現的教師給予豐厚的獎勵,鼓勵教師有爭先創優的意識,以此激勵教師不斷超越自己。
結 ? ?語
經過大家的努力,短時間內,教師凝聚力便得到有效形成,促進了學校的發展。教師在目標引領下,抓住機會,展示自我;在區級評比中,一些青年教師已經嶄露頭角,多名教師加入了區名師成長營或者優秀教師培育室。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校層次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隊伍將會進一步壯大。
[參考文獻]
袁加增,袁仕理.教師團隊建設要修煉“六心”[J].教書育人,2020(11):43.
作者簡介:林志明(1960.6—),男,江蘇常州人,現任常州市新北區奔牛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
王興(1970.12—),男,江蘇常州人,現任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小學管理辦主任,中學高級教師,常州市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