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 要: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學生閱讀能力的培育不能僅僅的依賴課上教學的有限時間,而是應當在班級中、校園內構建出閱讀的文化,創建出學生彼此之間閱讀交流的空間,幫助學生發現閱讀的魅力,進而幫助學生們實現從“閱讀”向“悅讀”的變化,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文章分析了課外閱讀的意義,探討了當下課外閱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教學實際給出了提升初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閱讀文化;書香校園
閱讀在初中語文學習之中有著中流砥柱般的地位,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一方面學生可以借助語文閱讀來提升識字讀詞與審美鑒賞的能力,另一方面文本閱讀的過程也可以為學生更高階的語文活動(例如自主創作,實際運用等)打下堅實的基礎。課外閱讀是中學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傳統課堂上、課本內閱讀的有效補充,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修養,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
一、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開展的意義
(一)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書籍是人類最為寶貴的知識財富。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思想觀念快速變換與成長的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優秀書籍中汲取各種人類寶貴的生活經驗與思想理念,幫助學生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進而大大地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能力一直是應試的重點,也是語文學科素養的核心之一。閱讀能力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能幫助學生形成主動閱讀的意識,使得語文閱讀走入到學生日常生活之中,可以很好地提升語文閱讀的教學效果。閱讀與學生生活的結合,可以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機會來選擇優秀的文學著作進行細細地品讀,在品讀的過程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這些著作中文本語言的精美、情節構思的巧妙、寫作風格的迥異,進而很好地輔助課內閱讀教學的深入開展,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三)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
優秀的文學著作可以給學生的精神升華提供不竭的源泉。在閱讀這些著作的時候,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獨特的審美體驗,發展自身的審美情操,還可以品讀出人性的光輝,感悟出深刻的思想哲理。初中語文教學之中課外閱讀的開展,可以很好地推進“立德樹人”教學理念的落實,提升初中階段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幫助初中階段的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終身學習能力已經是所有高素質人才必備的基礎性能力。書籍是人類知識的最主要載體,幫助學生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對于提升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有著巨大的幫助。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開展,可以在培育學生主動閱讀習慣的同時,提升學生在互聯網時代去自主的搜集、選擇、整理資料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培育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課外閱讀的認知不夠明確
初中階段的學生還處在心智較為稚嫩的時期,在“娛樂至死”的時代背景下,大部分學生并不能深刻地認識到閱讀對于提升自身修養、拓寬自身視野的重要意義,將絕大多數的課外時間花費在游戲、綜藝節目、電視劇等娛樂活動上。同時,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理念的束縛,教師對于開展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的重視程度也不足,沒能認識到初中三年連續性的課外閱讀對于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意義,缺少在學生課外閱讀活動中的點撥與指導。
(二)課外閱讀的方法不夠得當
在學生們有限的課外閱讀之中,缺少明確的課外閱讀計劃與連續進階的課外閱讀安排,往往是看到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就拿來讀,讀不了多久感到讀不下去,可能就選擇放棄了。同時,在閱讀到優美、深邃的精彩句子或段落時,學生也缺少動手記錄的意識。在閱讀完整本名著之后,學生往往也不會將自己的感悟及時地記錄下來,長久的保存自己專屬的心得與體會。學生們課外閱讀的方法不得當,進一步影響了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效果。
(三)課外閱讀的交流不足
學生在課外閱讀之中形成的各種心得體會很少會選擇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一方面,因為處在青春叛逆期加上代溝的存在,學生很少會將自己的所想所思與自己的父母進行交流;另一方面,因為教師對于打造班級閱讀文化的重視程度不足,學生們也很少會獲得與同齡人進行互相探討的機會。在一個長期缺乏閱讀互動溝通的環境之中,學生會逐漸的失去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三、 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高效開展策略分析
(一)精心尋求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的結合點,實現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
在最新的統編版教材之中,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不過想要真正地使得學生借助于課外閱讀實現語文素養的飛躍提升,僅僅依靠每一冊課本上24篇左右的文章與兩本推薦的課外讀物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當在教學之中積極地探尋從課內學習向課外閱讀有效轉變與延伸的方式,使得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可以構建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例如,在開展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小人物,大智慧”的學習時,教材僅在《阿長與〈山海經〉》的一課后安排了一個小的拓展閱讀,這對于借助課外閱讀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來說是遠遠不足的。教師在開展這一部分的教學時,可以結合每篇文章的主旨構建出一個閱讀主題,引導學生去閱讀與主題相關聯的其他文章,以“群文閱讀”的方式搭建課內與課外的整體。在學習完《賣油翁》一文之后,筆者會以“凡而不庸”為主題,安排學生閱讀馮驥才先生《俗世奇人》、張潮《虞初新志》中與這一主題相關聯的文章,拓寬學生對于平凡小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的理解。在學習完《臺階》之后,我會以“中國式的父親”為主題,安排學生品讀楊絳先生《回憶我的父親》、黃邦齋《半截潛力的父愛》、賈平凹《酒》等。在整個的課外閱讀之中,學生不僅僅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品味了人生的百態,還借助于“主題閱讀”的開展,深化了對于課內文本內容的理解。
(二)發揮教師的引導性作用,增強課外閱讀的指導工作
初中學生的年齡尚淺,缺乏有效閱讀的手段,這就需要教師在認清課外閱讀重要性的基礎上,積極地發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發現課外閱讀的樂趣,向學生們傳授各種課外閱讀的經驗。在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指導時,教師可以遵循個性化的原則,在深入了解本班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向不同水平的學生推薦不同的閱讀素材。在進行名著導讀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借助于懸念設置、影視作品引領、名人效應等各種生動、有趣且符合中學生心理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初步的認識各種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減少學生對這些作品的陌生感,為學生接下來的自主閱讀鋪平道路。教師還應當幫助學生明確在課外閱讀之中摘抄句子的重要性,利用語文教學的時間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固定在每節的語文課開始階段,邀請一到兩位學生朗讀自己的讀書抄錄筆記,與全班的同學一同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在開展課外閱讀指導工作的時候,教師應當特別注重學生從閱讀之中發現“美”、感受“美”的過程,只有在學生能夠從閱讀的過程之中獲得獨特審美體驗的前提下,才能使得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課外閱讀習慣。
(三)依托豐富多彩的互動形式,創設班級學生交流的平臺
鼓勵學生們不停地與他人在閱讀的過程之中進行互動,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內容,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還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提供給學生全新的閱讀方向。筆者在講述完《阿長與〈山海經〉》一課之后,會安排學生們以“魯迅的冷與暖”為主題,自主地去閱讀魯迅先生其他的雜文或者小說,之后在班級內部舉行閱讀分享大會,模擬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的節目形式,以“學生訪談+有感情朗讀+輕解析”為基本流程,鼓勵學生們走到講臺上向大家分享自己心目中魯迅先生的形象,解讀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借助于他人的講解,學生對魯迅與魯迅先生的作品又有了新的認識,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繼續閱讀的欲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選定一些以“親情”為主題的適合進行親子閱讀的書籍,以作業的形式安排學生家長與學生一同在家中閱讀,共同的交流書籍中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父母對自己深沉的愛,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
(四)打造班級閱讀文化與書香校園,使得學生在書香環境中獲得熏陶
班級閱讀文化的打造與書香校園的建設可以很好地在潛移默化之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陶冶學生的閱讀情操。教師可以在校園內部張貼一些類似于“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名人名言的宣傳標語,使得學生在校園閱讀文化之中接受長久的熏陶。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規劃出一塊專門的“閱讀角”,放置一些適合初中學生進行閱讀的書籍,引導學生們在課間休息的時候,走入閱讀角,同自己的小伙伴們一起品讀經典名著,分享自己的閱讀體會。筆者還會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小組成員喜歡的名著作品中的知名情節或者重要人物為主題,輪流設計本班的黑板報內容。班級文化墻也被筆者劃分成了若干區域,張貼著精心挑選后的學生們的讀書筆記。借助于班級閱讀文化的打造,學生們的課間不再只有吵吵鬧鬧,而是有時不自覺地走到黑板報、文化墻前,與其他人彼此之間交流自己感興趣的書中的人物角色與故事情節。長期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學生們可以很好地感受到閱讀對他們品格塑造的幫助,進而使得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去進行課外閱讀活動。
四、 結語
閱讀不僅僅是語文教學的主題,也應當是伴隨孩子們一生的習慣。在班級內打造閱讀文化,積極探尋課內閱讀的課外延伸,以各種方式鼓勵學生們彼此之間相互交流探討與分享,可以使課外閱讀不再是學生心中的負擔,使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之中所蘊藏的文本魅力與深刻意境,在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們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張快.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內外整合[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89-90.
[2]藺志詔.初中語文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整合推進策略芻議[J].基礎教育論壇,2020(1):33-34.
[3]余志明.深度學習觀照下的語文課外閱讀拓展:以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19(35):44-46.
[4]劉波.大數據背景下初中課外閱讀行動指導策略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11):73-74.
[5]袁雯.低效走向高效:語文課外閱讀的必然轉向[J].上海教育科研,2018(1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