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蘋

【摘要】目的 探究個性化護理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并發癥的效果。方法 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名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將患者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采取傳統的護理方法,對觀察組患者采取個性化的護理方法。對兩組患者在護理之后的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血壓狀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舒張壓(82.6±3.5)mmHg、收縮壓(124.6±2.7)mmHg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91.8±3.1)mmHg、(138.5±2.9)mmHg。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14%),P<0.05。結論 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采取個性化的護理方法能夠明顯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概率,穩定血壓,值得在臨床進行應用于推廣。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老年高血壓;并發癥;血壓;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1
高血壓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綜合征,其最主要的臨床癥狀是血壓水平偏高,還會使患者產生頭暈、乏力、心悸等一些列癥狀,若病情持續惡化會使患者的心腦功能受到一定的損傷,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帶來眾多困擾。該病的發病人群主要為中老年人,老人的生理功能較差,所以要對老人進行及時的治療,一種良好的護理方法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病情,預后效果更好,因此要對患者及時進行護理與治療。本文對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年高血壓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的措施,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名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將患者平均分成兩組,每組各50名患者,其中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30名,女性患者20名,年齡在60歲到8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2.9±3.6)歲,患病時長在2.4年~13.2年之間,平均時長為(6.1±0.8)年。觀察組中有男性患者28名,女性患者22名,年齡在62歲到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3.4±2.6)歲,患病時長在2.3年~12.9年之間,平均時長為(6.2±0.9)年。所有患者均能夠配合治療,并在研究進行之前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本次研究的目的、方法,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并無明顯差異,但是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傳統的護理方法,比如叮囑患者按時服藥等。對觀察組的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的方法,具體的方法如下:(1)日常護理:保持病房的整潔衛生,定期進行打掃消毒,保持通風、明亮,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減少噪音的產生,控制說話的聲音,讓患者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2)心理護理:患者都是老年人,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因此老年患者產生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會比較高,因此要及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疏導,在進行心理疏導時要注意分析患者的學歷水平、家庭經濟情況、個人的愛好和患者的心理情況。可以為患者多安排些娛樂項目讓患者能夠放松下來,更積極的去配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后的收縮壓與舒張壓進行對比,并對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采用SPSS 20.0進行統計學分析,對計量資料使用x±s的形式表示,使用t進行檢驗。并對計數資料采取%進行表示,運用卡方進行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在護理之前其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距均不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在接受護理之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患者,P<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14%),P<0.05。
3 討 論
高血壓是我國極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該病會使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大大增加,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極大的困擾。本文對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的方法,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護理,從患者的心理、飲食、運動康復等方面進行全面護理,明顯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穩定血壓,值得在臨床進行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 敏.個性化延續護理在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探析[J/OL].當代醫學,2018,(36):92-94.
[2] 魏亞懷.個性化護理在老年高血壓臨床治療中對患者并發癥和血壓的影響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