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晶晶 陳艷 黃平

【摘要】目的 分析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了我院2018年~2019年在消毒供應中心的醫療器械300份,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50份作為此次觀察對象,對比兩組在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及發放合格率之間的差異。結果 實驗組器械清洗合格率為98.67%、包裝合格率為97.33%、發放合格率為97.33%,明顯優于對照組清洗86.00%、包裝88.00%以及發放的合格率86.67%,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消毒供應中心的質量管理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可明顯提高醫療器械的清洗包裝及發放合格率,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1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負責全院可重復使用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裝及滅菌的工作,是醫院感染控制的核心部門,因此對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只有不斷的持續質量改進,才可以更好服務于臨床科室、醫生及患者。本文總結了我院應用持續質量改進管理模式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滅菌的醫療器械300份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手術器械220份,臨床科室器械80份,按照隨機的方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50份。對比兩組樣本在污染程度,器械數量無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的常規質量管理模式進行管理,按照消毒供應中心規定對器械進行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發放等工作。
1.2.2 實驗組
實施持續質量改進的模式:(1)首先成立科室持續改進小組,由科室護士長作為組長,成員由科室高年資骨干護士和消毒員組成。組員定期對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強制性衛生行業標準》,以及消毒供應中心的各項質量安全標準進行綜合性質量檢查,確保醫療器械的清洗包裝發放質量。及時發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尋找原因,進行討論,并提出改進意見,對改進的效果及時檢查并反饋。定期做好工作總結,分享消毒供應中心的質量管理經驗[1]。(2)完善消毒供應中心各項制度,確保操作流程安全,提高操作流程規范執行率。對消毒供應中心加強區域化的管理,降低醫院感染率。及時發現問題妥善解決,保證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以及滅菌的工作順利進行,加強質量管理,確保達標。(3)定期對小組內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并且在培訓后進行考核。對消毒供應中心的各項工作流程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考核人員的工作情況,對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及時解決,進而提高工作人員工作能力和質量。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心,細化工作流程,完善科學管理模式,減少工作中差錯的發生[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醫療器械清洗、包裝和發放合格率。其中清洗合格是指清洗后的器械表面無污漬、血漬、銹漬等,器械性能完好;包裝合格是指器械包裝后無破損且標識正確清晰,符合包裝規范;發放合格是指無菌后的物品各項監測數據正常,包裝完好無破損,標識清晰在位,無濕包,未發生發放科室錯誤等。
1.4 數據分析
采用SPSS 21.0的數據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分別采用百分比(%)和(x±s)表示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結果采用x2和t檢驗,對比結果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在此次觀察后顯示,實驗組樣本清洗合格率為98.67%、包裝合格率為97.33%、發放合格率為97.33%,明顯優于對照組樣本的清洗86.00%、包裝88.00%以及發放的合格率86.67%,x2=16.998/9.614/11.594,P<0.05。見表1。
3 討 論
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中心的質量管理目標就是“確保無菌物品的安全供應”,其目的是及時發現問題,查找導致問題的原因,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對存在問題進行持續質量改進。通過平時科室質控小組的質控活動,發現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差錯,及時組織科室成員開會討論,對導致缺陷和差錯的原因進行分析討論并整改,組織科室人員培訓,對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及時督查并反饋,質控小組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優化工作流程,提出質量持續改進意見,保證醫療器械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每個環節質量和安全,對醫療器械進行有效的控制,降低不合格率,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和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綜上所述,采用持續質量改進模式,可提高了醫療器械在清洗、包裝以及發放的合格率,同時也提高了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效率,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 美,區少強.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31):190-191.
[2] 王翠蓉,淳志華.持續質量改進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甘肅科技,2019,35(1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