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印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重視理論教學,還要重視實踐教學。因此體驗式教學方式是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主要教學方法,通過體驗式教學可以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提高學習質量。本文主要從三個角度出發,簡述體驗式教學的具體應用,以期為其他學者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道德與法治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5-0024-02
引言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提前體驗教材中的情景,還可以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之中,為學生的日后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體驗式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從體驗式教學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習質量,為創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一、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實施體驗式教學的時候,主要問題是整體的課堂氣氛過于活躍,讓很多教師都沒有辦法對課堂紀律進行比較有效的控制,這就會使得教學質量還有教學進度都受到不良的影響,在進行體驗式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按照學生的情況。盡量調節課堂氛圍,避免課堂氛圍過于活躍,或者是過于沉悶的狀況。還有一些自制力相對比較差的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時候,都很難保障自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因此,也很少會參與小組的合作探究,如果想要解決這種類型的問題,教師就要盡量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把教學形式以及教學內容,還有教學課件等,都進行比較適當的調整,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實踐和理論相互結合的情況下,完成更加科學系統的學習。
二、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
體驗式教學強調學生的參與度,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盡可能讓全班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體驗式學習之中,感受體驗式學習的樂趣,從不同的角度學習道德與法治。首先,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給學生發揮的空間,讓學生參與到體驗式學習之中。比如在學習《珍視生命》時,教師可以通過幾個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主探究,體驗學習的全過程。教師可以問學生“生命的含義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珍視生命的行為”等,學生在回答此類問題時,會不斷進行思考,同時還會查閱各類資料、案例,去輔助自己的觀點。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就是體驗的過程,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體驗教師的角色,自主分析知識點,探究生命的意義[1]。通過這種方式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其次,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增加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比如在學習《師生之間》時,教師就可以和學生討論“理想的師生關系是什么樣”的,讓學生多給教師提意見,幫助教師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三、通過角色扮演開展體驗式教學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式,設置教學情景,讓學生在教學情景中進行角色扮演,體驗教材中的知識。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自行分配角色,或者通過短劇等方式,學習書中的知識點[2]。首先,在進行角色扮演前,教師與學生要熟悉教材中的內容,有案例的部分,學生可以根據案例進行角色扮演,沒有案例的部分,教師與學生可以編制短劇,給學生分配角色,讓學生參與到道德與法治課程之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了傳統死板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鍛煉了表演者的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角色扮演要緊密結合教材,圍繞著教學目標,保證學生在扮演過程中能夠學習教材知識。比如在學習《揭開情緒的面紗》時,可以設計一些沖突性比較強的情景,讓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了解不同的情緒,同時認識到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對自身的影響,并掌握控制情緒的方式,做情緒的主人。角色扮演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比較常見的體驗式教學的方式,在體驗式教學中,學生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思考教材內容,引起學生對課程的反思。同時對于參與者而言,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課程學習之中,能夠更好地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讓道德與法治課程成為成長的武器。
四、增加實踐教學模塊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端正生活態度,當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時,學生可以通過法律武器去維護自身的權益。道德與法治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從實際生活出發,在教學過程中增添實踐教學模塊,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學習和鞏固道德與法治知識。比如在學習《走進法治天地》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本地的法庭,了解法律的威嚴,了解審判過程,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尤其是初中階段校園暴力頻發,許多學生不知道利用正當的手段去保護自己,通過到法庭實踐,一方面可以震懾施暴者,另一方面給遭受暴力的學生提供維護自身利益的正當渠道。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增添實踐教學模塊,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教材與現實社會之間的差異,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理論知識。同時在實踐中學習到的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五、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可以激勵其學習的內在動力。通過引入體驗式的教學,可以給學生創設和生活相關的情景,幫助學生調動起自己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法,給學生創造一個比較適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調動起感官,完成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比如在教學生學習《發揚艱苦創業精神》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本課的知識點有充分的了解,早知道本課的知識目標,主要是理想的實現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奮斗。同時也要認識到,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是需要擁有艱苦奮斗精神的。而在學習這一課時候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目標,主要是學生需要自覺向古今中外的艱苦創業的先進人物學習,并且要從小樹立艱苦創業的精神,本課在教學方面的重點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理想的實踐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播放《鐵杵磨針》或者《愚公移山》等相關故事的視頻,讓學生去討論這兩個視頻帶給自己的不同感受,學生在通過相互討論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艱苦奮斗一直以來就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之后,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先進工作者或是勞模的無私奉獻的視頻,比如鐵人王進喜等,在油田工作的時候,頑強拼搏的相關視頻,讓學生可以了解艱苦奮斗的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當中所代表的意義,并且傳承這一份精神,將其發揚光大。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港珠澳大橋和我國的奔月計劃等相關視頻,讓學生了解到,我國是怎樣從一開始科技極度缺乏,一直到慢慢發展,通過一代代不同的工作人員艱苦奮斗,最后終于攻克了技術方面的難題,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過程。讓學生可以知道,人類如果想要進步,社會想要獲得更多發展,就必須要不斷地艱苦奮斗,不斷地創業,要擁有更加偉大的創業精神,如果想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那么就要充分地發揚艱苦的創業精神,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法,給學生創造一個比較真實,明確的教學情境,學生通過觀看不同的視頻片段,在內心將會產生更大的感觸,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深入的了解。
六、體驗式教學強化學生情感
體驗式教學除了要給學生創造比較直觀的情境之外,同時也要盡量引導學生可以參與到實踐活動里。通過讓學生真切的體驗,來強化學生情感方面的感觸,讓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比如教師在教育學生學習《法律在我們身邊》這一課的時候,可以先引導學生說一說法律在身邊的體現,這個問題在問出之后,學生會踴躍的發言,把自己生活當中經常見到的事情給大家分享。比如某一個學生說在生活當中有親戚出現了欠錢行為,但是沒有如期歸還,債主在催了幾次都沒有結果,之后要去報警;還有一些學生說坐公交車的時候手機被人偷走了;或者是過馬路的時候看到有人被撞倒等等,這些問題都和學生的生活是有一定關系的,也都和法律有關,教師可以分別回答這些學生的問題。比如債主在催了幾次都沒有結果之后,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將欠錢不還的行為訴諸法律,讓欠債者還錢。再比如乘坐公交車的時候,如果手機被偷走了,那么學生要及時去警察局報案,學會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在過馬路的時候,如果看到有行人被撞倒,那么學生可以第一時間幫助行人撥打110報警。使用正確的方法來維護社會的秩序。不僅如此,如果想要讓學生有更加深刻的體驗,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情境,讓學生參與到這個情境當中,比如某個學生在網上購物的時候購買了假冒偽劣的產品,那么怎樣可以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然后讓學生作為消費者說出自己如何和商家溝通,通過參與到這樣的情境中可以讓學生了解消費者協會的重要性,以及訴諸法律的必要性,由法律來制裁商家,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可以對法律的認識更加深刻,也可以讓學生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結束語
體驗式教學是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通過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體驗教材內容,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但是教師在采用體驗式教學方式時,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不能為了“體驗”而“體驗”,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要緊密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現狀,靈活地應用體驗式教學方式,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開展體驗式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林秀玉.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 考試周刊, 2018(93):18.
[2]邱霖昌. 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J]. 西部素質教育, 2017(1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