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琴


【摘要】花樣跳繩是一種民間傳統的活動項目有其特殊的優點,并且符合新課程的有關規定與需要,使用方便,對場地沒有很高要求,開展十分靈活,個人和群體都可以進行練習,不但有顯著的健身效果,還能夠提升運動者的心肺功能和肢體協調控制能力同時又富有觀賞性,是體育校本開發的優勢項目。花樣跳繩是一項民間傳統的體育項目,受到了很多學生的喜愛,開展小學花樣跳繩課程,能夠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與第一指導思想相符;利于加強學校體育教育特色的發展;有助于提升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精益求精,提升教師整體素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 花樣跳繩? 校本課程? 實施探究
【課題項目】一般課題,課題名稱:以“花樣跳繩”為載體的邊遠藏區農村小學社團活動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課題號:GS[2019]GBS1303 。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5-0119-02
引言
對于藏區小學的社團活動中可以實施項運動,對學生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可以把這項運動當作校內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日常活動項目,在練習時老師要做到有步驟、有計劃指導學生開展跳繩鍛煉,本文對《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育實施措施進行了研究:
一、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探究的意義
(一)有利于體育課堂創新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學課堂需要不斷地創新,在藏區傳統體育發展下,進行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開發可以有效地增加體育活動項目,強身健體。有利于小學體育教學更多的是對體育課堂的理解與積極實踐,從而提升思考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學生主動去不斷探索新事物。藏區小學體育教學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力,還可以加強創新能力,教育水平也直接影響到了文化的傳遞,也為藏區小學的整體發展帶來了更好的生活。小學的教學模式比較散,放養式教學。所以,教學模式需要不斷創新與改革,才能為少數民族培養更好的下一代。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小學體育的發展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眾多的藏區民族中都有不同的特色體育教學項目。這不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代表著整個民族發展下去的希望。進行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開發不僅能夠促進文化的傳播,還能增強經濟發展。文化的弘揚是中國的傳統,在體育項目中進行新項目教學,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的民族文化,也可以提升發展空間,開拓視野。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從小培養民族意識,從而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創造有用的價值。
(三)有利于培養體育精神,強身健體
體育精神繼承了優良的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具有著堅強不息的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開發,不但可以增強體育課堂的娛樂有趣性,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引導小學生從小樹立體育精神意識,全方面發展自己。也能夠為學生建立更多的學習機會,豐富體育項目活動,為我國的體育發展事業打下基礎。
二、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探究策略
(一)組織和建設
組長:A(全面負責,保障經費)
副組長:S(指導、參與課程開發和實踐活動并聯系專家進行指導,組織進行調研等活動)
組員:X、C、V(負責對不同水平花樣跳繩教材的開發和實施探究,同時對學生進行指導訓練)
顧問:B(掌握花樣跳繩對于本校的課程開發的適合方向,制出課程開展的策略和制度,對課程進行宏觀調控[1]。)
(二)構建框架
這次課題的建立要以校方為基礎,將花樣跳繩當成主線,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鼓勵老師和家長參與,融合音樂、美術的特點,培育出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學生,因此我們制定了課程開發總目標與三個水平分目標,編制了活動型綜合課堂實施對策。
(三)制定目標
依據最新的教學大綱需要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花樣跳繩目標可以分出不同等級[2]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身心規律及年齡特點,制定了項目要求,詳細如表1:
(四)課程編寫
根據校本課程的總目標,開設分為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這項對應于高、中、低不同年級水平的花樣跳繩內容:
1.水平一:將跳繩當作是培養一年級學子興趣的大門,鼓勵學生學習自己喜歡愛好;二年級喜歡跳繩的同學可習得連續并腳向前(后)跳的動作,以及雙腳交換前后跳的方法。鼓勵與伙伴積極合作和討論,探索出更多的花樣跳繩的方式,給其提供互動空間,釋放學生天性,從而培養同學們合作意識。
2.水平二:協助學生學會在水平跳的方法基礎上,根據自身能力和經驗在平時常練習跳短繩和跳長繩游戲,如兩人跳短繩,三人重疊跳短繩,“8”字形狀跳長繩等方式。在練習中,老師對指導學生去發現自身不足,如“8”字形狀的跳長繩的動作是否符合要求?積極探索,創出更多跳繩方法,讓同學們不但可以鍛煉身體,還能學會對待問題的態度[3]。
3.水平三:學生能夠基于短繩與長繩跳法上,結合符合自身的音樂,利用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借用跳繩加以反映,用練習—討論—實踐—再練習,去尋找更多有趣的跳繩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藝術化跳繩的興趣和合作意識以及鑒賞能力,讓學生在不停探索和創新中追求有趣、促智以及身心健康。
(五)課程實施
首先老師根據學生的年齡、興趣、心理和生理特點設計調查問卷,對全部學生開始調查。從學生心理、身體健康出發,針對本校實踐狀況,從不同年級使用不同的程度的教材進行教學,從教學活動中反思課程的適合情況以及實行過程中存有的問題,組織人力物力對校本課程實踐進行匯總,根據體育課教學效果,采集、分析、歸納、整理、修訂。讓校本課程內容變得更豐富和精彩,課題面更廣,對宣傳我校花樣特色教育起到一定作用。
1.老師講課。當前,我們把花樣跳繩歸納到了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匯總,每學期安排8—10個課時,保證一節體育課有5min,學習跳繩的時間,兩周最少上一節。利用全面各種運動平臺,使用體育課和快樂課間兩種授課形式,以班級為單位,以老師為主導。教師對課堂中的學生進行引導,根據上次課堂的目標與需要,對兩周的聯系進行檢查和指導,同時給出進一步的目標,讓學生單獨練習、互相結對,互教互學,分組學習,由小組擔負學生開展議論活動,學生自己從實踐中創造跳繩方式。這種講課方式,可以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一項新技能的能力。
2.完善體育課堂基礎設施,充實教學資源。因為新課程的改革,教學內容也在不斷地擴大,為小學體育建設帶來了很大的機會。必須學會利用新的機會來為花樣跳繩體育課堂教學提供新的資源,學會充分利用機會。例如:學校可以利用新的政策來招聘吸引高素質的體育教師,培養師資,壯大學校體育教師團隊,為新教師提供培訓機會,提升綜合素質。還要為學校爭取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教學環境。這些新的環境條件能夠為學生提供游戲體育課堂的基本實踐機會,有利于學校教育不斷創新發展。
3.培養小學花樣跳繩體育課堂教學的創新意識,轉變教育觀念。在國家發展的不斷進步下,也需要社會上每個人的支持。藏區小學體育教學創新離不開教師、學生自己家長的認可,所以應該實事求是,注重以人為本,加強培養群眾創新意識,從而轉變教育觀念。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分配任務到每個學生自己家長的身上,讓學生家長共同參加學校的花樣跳繩體育活動,各自發揮特長,表現出最真實的自己。這個過程促進可以有效地推動體育教學的發展,還能不斷發現問題逐漸創新,增進師生與家長之間的合作默契。也有利于增強社會群體對體育教學觀念的改變,更好地接納花樣跳繩這個體育項目,進而學校與學生都會得到一定的社會支持。教學創新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國家可以根據教學過程需求進行資金與研究扶持,在研究理論成果方面,可以有效地加強科研團隊研究。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加大發展力度,更好地傳播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為各個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思想文化,想要打破傳統融入新項目,必須做好民族地區的思想工作,一切從實際出發,結合以人為本的理念去發展體育理念,結合實際情況發展當地特色文化與體育教學新內容,尊重民族文化。
(六)考核評議
根據花樣跳繩的特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決定對學生的判斷標準,將此項活動的考核,作為是教學效果、衡量學生花樣跳繩能力水平的方式,制定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案,慢慢樹立學生對跳繩的自信心。詳細的考核方法如下表2:
在實際的考核過程中,要求學生可以將每種形式的花樣連續不停跳完10次才可以說明此項是習得的。而不是會跳2個便認定他已經會跳此種花樣。從而讓同學們知道想要學會一項技能是需要付出辛苦的鍛煉。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其主體性和創新能力,以便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改變對學習的態度。
結束語
花樣跳繩簡單易學、隨時可做,花樣繁多,充分體現了“為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深受學生與家長喜歡。”在開發課程中,需要我們對校本課程的有深刻認知,掌握正確的研究框架,對老師專業知識的進修有利,因此建議各級學校重視校本課程的開展。花樣跳繩練習有益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培養智能的功效,是別的運動項目所不可比擬的,因此是一項適合全面健身的運動,望獲得領導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喬彩玲.小學“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J]. 求知導刊,2016(11):139.
[2]劉瀟瀟,郭升升.花樣跳繩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應用——以廊坊師范學院為例[J].儷人:教師, 2016(5):255.
[3]段太宗.花樣跳繩校本課程開發及對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分析[J].青少年體育, 2016(0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