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 楊清海 張洪祥 李紅軍
【摘要】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的重要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具有一定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技術人才的重要途徑,而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建設已經成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和吸引大學生生源的有利突破口,實驗室管理在整個體系建設中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實驗室管理? 實踐教學? 保障體系
【基金項目】遼東學院2019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編號:2019B022。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5-0127-02
應用型大學是指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而不是以科研為辦學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以本科教育為主,與學術型大學概念相對,應用型本科教育對于滿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需要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014年開始,國務院正引導一批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轉型。而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關鍵環節,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很大程度上需要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實驗室是實踐教學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實驗室管理在整個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加強實驗室規章制度建設和實踐教學檔案管理工作
實踐教學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重要橋梁[1],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實驗室是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做好一系列規章制度建設方可保障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有序高效開展。實驗室內的守則主要有《實驗室安全制度》、《實驗室學生守則》、《教學儀器設備管理辦法》、《教學儀器設備維修、維護管理辦法》和《教學儀器設備損壞、丟失賠償辦法》等。自學校實行實驗室開放以來,分院又制定了《實驗室開放管理辦法》、 《實驗室應急預案》等。每學期結束都需要更新實驗室保存的檔案內容,實驗室檔案主要包括實踐教學任務書,實驗課程表,學生實驗登記冊、實驗項目卡、儀器設備維修申請書、易制毒化學品領用及實驗室安全培訓、學生實驗室安全承諾書、實驗室安全檢查記錄等涉及實踐教學、設備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在這些制度保障下,師生安全有序地在實驗室開展一系列教學、實訓、競賽培訓、師生科研及創新創業項目等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科學素養及安全意識等。
二、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完善實驗設備,滿足實踐教學需要
城市建設學院的實訓基地是有實驗室和校外實訓基地兩種類型。實訓基地也是學生提升專業技能重要場所及為學生提供實踐的主要平臺。只有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激情,吸引學生來基地從事各種實踐活動進而提升實訓基地的利用率。實驗室是實訓基地的基礎,學生可在此完成一些基礎實驗項目的基本操作、學科競賽的培訓、創新創業項目的培育及參與教師的科研等。校外實訓基地是校內實訓場所的延伸和補充,不僅能有效緩解校內基金不足的壓力而且能為學生提供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實踐訓練,是連接學校和社會的橋梁,可為學生踏上工作崗位、盡快熟悉工作流程打下良好基礎。實驗室是學生熟悉基本操作的場所。為保證實驗的專業性,學校每年都對實驗室設備進行更新。近幾年,在學校和中央財政的資金支持下,城市建設學院完成規劃與環境實驗室、建筑技術實驗室兩個一級實驗室的設備更新、實驗室新建改造、功能拓展等項目建設,先后完成了資源環境實驗室擴建、GIS與遙感實驗室的新建、建筑模型與材料展示實驗室的改造工作,不僅滿足學生實訓、科研、競賽培訓、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需求而且將建筑模型由室內轉到戶外,原有空間變成自習室,這些做法不僅進一步增強了城市建設學院的特色、增加了建筑模型對學生的視覺沖擊而且學生又有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校外實訓基地是學校將學生和企業進行聯合的紐帶,通過安排學生定期去基地實習,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掌握最新的行業知識、提高職業素養以更快地適應未來職業發展需求。學校每年都投入基金用于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分院每年也組織系主任以上級別的領導去基地進行走訪考察調研,了解學生實訓情況,企業的需求,為更新實踐教學內容,不斷提升學生與實際相結合的實踐技能打下堅實基礎。城市建設學院已建立16 多個校外基地,滿足學生實習需求同時為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三、強化實驗設備的維修與保養,提高設備的完好率
城市建設學院共有12個二級實驗室,包含計算機類、工程類和資源環境類三種類型,實驗設備較多且有的年代較久,經常出現故障而實驗設備的完好率直接影響到實踐教學效果、科研周期長短及創新能力培養效率。因此要求實驗技術人員對實驗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保養,出現問題盡量當天解決,硬件出現問題在一個星期內解決,一些測量儀器設備在學生使用完畢后即進行調試,確保下次使用時儀器的精準性。使用機房上課的教師每學期末需上報下學期使用的軟件,實驗技術人員應在下學期開學前安裝完畢并確保能正常使用。
四、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全面提升學生創新及綜合實踐能力。
實驗室是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實行實驗室開放可充分發揮實驗室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實驗室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空間,可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率。實驗室開放是指學校正式建設的各類教學實驗室在完成正常教學任務前提下,利用現有師資、儀器設備、環境條件等資源對本科學生的開放。實驗室開放一般采取預約形式,在相應時間段有指導教師或實驗員值班,為確保實驗安全在進入實驗室前需對學生進行相關開放內容的安全培訓,經考核后方可進入,同時對學生的著裝及裝備根據開放內容不同都有不同的要求。如進入結構實驗室,要求學生們一定掌控好壓力機的壓件力度,防止物件的飛出造成實驗室設備損失甚至人員的安全;進入資源環境實驗室,學生一定要穿實驗服、不能穿拖鞋、女孩長頭發要束起、不能在實驗室打鬧;使用藥品要做好登記,濃硫酸、濃鹽酸等強酸類化學藥品一定用多少取多少,其他化學藥品用完及時歸還;各實驗室使用完畢要及時清掃垃圾保持實驗室的干凈整潔。現有的實驗室開放形式主要是學生參與科研型、創新創業型、競賽培訓型等。學科競賽是基礎學科知識的升華,可以檢驗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在培養大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2]。為此,城市建設學院實驗中心將學科競賽和實驗室開放緊密結合,依托學科競賽,形成以學科賽事為基礎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科競賽體系,在提升學生的學科競賽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同時又很好地促進實驗室開放。近年來,城市建設學院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在種類與規模上呈現日益增長的趨勢,這勢必出現儀器設備不足和計算機硬件需要升級等狀況。為此實驗中心盡一切所能升級計算機硬件如為保證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生參加BIM建模等競賽,將造價實驗室的計算機由32位升級到64位來保障軟件的正常安裝;我們又及時抓住機會更換了測量儀器設備保證了學生測量大賽的需要。學院將各類學科競賽獲獎與學生評優、評定獎學金等評獎評優體系相掛鉤,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參與競賽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利用率,使得資源利用最大化。自學校正式實施實驗室開放以來,城市建設學院已在測量大賽、生態環保科技大賽、結構大賽、廣聯達BIM技能大賽等各類省級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這些都在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同時也為就業添加了一個重要砝碼。在老師和實驗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建設學院學生參與的省級競賽有所突破,省測量大賽首次獲得一等獎,省級結構大賽獲獎人數增加,省級生態環保科技大賽一、二、三等獎均有斬獲。在全國高等院校建筑軟件技能認證大賽——BIM算量競賽中城市建設學院組成的兩支參賽隊伍誰與爭鋒和唯我獨尊在143個本科組參賽團隊名列第12名和22名的優異成績,均獲得二等獎。遼寧省建設類院校“源助教杯”鋼筋平法應用技能大賽一等獎、遼寧省建設類院校“品茗杯”BIM應用技能大賽二等獎、全國高等院校建筑軟件技能認證大賽——BIM算量大賽團體三等獎、第六屆遼寧省建筑類院校建筑信息模型應用技能大賽的廣聯達BIM施工管理沙盤及軟件應用項目中獲得二等獎。BIM作為工程建設領域的前沿技術可以將分院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專業進行很好的融合,同時通過BIM的培訓和考試讓更多的學生獲得證書。如果能夠拿到BIM證書,那么學生今后在就業、薪酬等方面很有競爭力,能盡早的確定專業技能方向,也可以讓學生盡早做好職業規劃,增強他們在未來的就業崗位上的競爭力。
此外學生參與的教師科研、自主創新項目都為將來的考研就業提供了很好的鍛煉成長機會。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讓學有余力的大學生有參與科研的機會,引導他們進入科學前沿及了解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進而培育優秀創新創業人才。學校每年都要培育一些創業創新項目。老師可以將科學研究項目中的子課題作為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鼓勵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獨立完成項目研究。科研訓練項目不僅促進教學與科研相融合[3-4],而且在培養學生科研素養的同時,進一步促進了實驗室的開放。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本質是進行探究式的學習過程,學生們經過PPT講解、答辯等環節后,經專家評委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開放創新實驗室開展項目。最終形成具有科技含量的論文、研究報告、創業設計方案或創業實體。此項科研活動,學生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提出研究課題,自主完成研究計劃、項目的實施,數據的分析以論文或研究報告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同時在實驗室開放過程中,師生可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儀器設備的不足之處,自主研發改進儀器設備,節省資金同時又解決了實際問題。總之通過實驗室開放全方位提高學生良好科學實踐素養、自學能力、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實現雙贏
校際聯動、校企協同、校政合作模式是高等學校實踐教學應對新時期和新形勢下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思路[5]目前城市建設學院主要加強的是校企協同。學院先后與遼寧省百特儀器有限公司和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為本科生提供實踐和研究條件。和遼寧省百特儀器有限公司合作的具體做法是學生在企業進行現場調研,提出與工程實際相聯系的問題,在教師和企業科技人員的共同指導下,提出實驗設計方案,制定技術路線,完成研究內容,進行實驗分析總結,解決實際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具體方法是由公司提供軟件及培訓師對學生進行相關技能培訓,學生通過相關大賽既鍛煉了技能又提升企業知名度。所以校企合作可為學校節省成本,為企業提升知名度及為儀器設備改進提供實驗數據,可謂互惠互利,實現雙贏。
結束語
只有不斷加強校內實驗室及實訓設備建設,更新實驗室設備,增加資金投入,完善實驗室管理機制,提高實驗室及設備使用率,增強校企合作,激發學生科研及創新創業熱情才可以做好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更好地促進應用型本科高校實踐教學水平的提升,培養優秀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應用實踐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福根,于兆勤,程小明,等.創新管理模式,加快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09-110,117.
[2]康海燕,馮曉麗,蔡覺平.加大實驗室開放舉措 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12):149-151
[3]曾孟祥.環境類實驗室開放運行與安全管理的探討[J]. 長春大學學報,2018(6):88-91.
[4]王淑靜,李久芹,畢建杰,等.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0):10-13.
[5]張海平,陳玲,李飛鵬.大學生暑期專業實踐的高校合作模式——同濟大學環境科學系臨安專業實踐為例[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3(5):47-48
作者簡介:
宋宇(1971-),女,遼寧鳳城人,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環境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