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要:隨著國家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國家教育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推廣。微課作為一種機動性強、靈活生動的教學媒體,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契合學生的興趣機制,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動起來,通過對學習對象的積極參與和體驗,在生動形象的感性體驗和情境等的驅動下,展開對學習對象的深入挖掘和剖析,達到對學習對象的高效理解和把握。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利用微課技術,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高效課堂;構建;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063-01
微課的出現,充分體現了我國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狀況,微課視頻與小學語文課本知識的結合,使傳統的語文知識變得更加鮮活起來。微課以5-10分鐘的小視頻形式為主,既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也為教師的語文教學開辟了新的途徑。
1.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勢
1.1 微課的生動性特點。
微課能夠將豐富的畫面、形象的教學內容融入到具體的教學實施開展的過程中,情景化的教學內容,能夠準確擊中學生的脈搏,調動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的積極能動性,讓學生在豐富而生動的畫面內容的驅動下,積極主動性高度低調度起來,在此基礎上,學生會自覺地進入到學習情境的具體過程中去,在生動而富有趣味的學習過程的參與和體驗的過程中,實現學生的高效學習,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
1.2 微課創(chuàng)作的靈動性。
因為微課在內容含量上非常少,知識點集中,制作方法可簡可繁,制作過程可易可難,靈活性非常強。所以,人人都可以成為微課的制作者和研發(fā)者,教師在課程研發(fā)的過程中,能夠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設置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組織教學形式等,在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fā)起來的基礎上,教師不再僅僅局限于傳道者角色,教師也是課程的研發(fā)者、教學形式的積極開拓者,在這種基礎上的教學,是為了教學、在教的過程中主動地學,通過教實現更好地學,教師不再是單純地教書匠的角色,教師變成了教學活動的積極研究者,教師通過積極地鉆研趣味教學活動、靈動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靈動活潑。
2.基于微課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2.1 微課導入,點燃激情。
俗話說,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利用微課這一生動性的教學手段,作為教學導入的切入點,讓學生們在微課這一直觀形象的教學媒體的作用下,產生對學習對象的強烈的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在強烈的期待視野的驅動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加人到對新的學習對象的探索和發(fā)現的過程中去,在積極的學習參與中,實現高效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的實踐中,教師利用小動物媽媽們如何教育孩子成長的故事,母雞媽媽待著一群小雞咕咕啄米的畫面,鴨媽媽帶著鴨寶寶們游水的畫面、袋鼠媽媽把袋鼠寶寶放在袋子里的畫面、魚類和昆蟲的產卵最特殊,它們產完卵后,就不管幼體了,聽任它們自己長大......,在看了動物媽媽們的智慧后,同學們一方面被動物們的智慧所折服,同時也被畫面中的可愛的小動物們的姿態(tài)所深深地吸引,在期待視野的驅動下,它們對接下來要學習的植物媽媽們的辦法就更加好奇了,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們能夠展開對文本的積極閱讀體驗,在積極的閱讀、理解和思考等的過程中,實現高效閱讀學習。
2.2 設計趣味性微課導入寫作教學。
針對寫作教學課堂來講,其基本的流程和其他教學的流程是一樣的,主要可以分為導入、新知講解、學生實踐和教學評價這樣四個板塊。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對于寫作教學來講,做好導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導入做好了,就能將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確保學生可以將精力放到課堂中,這就給后續(xù)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就可以設計趣味性的微課,以此作為素材導入寫作教學。比如,針對“愉快的一天”這個主題進行寫作教學,在課前,教師就可以設計趣味性的微課,可以從學生喜愛的動畫中搜集一些關于郊游、逛動物園、去游樂園的素材,然后將其剪輯為微課視頻,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出來,讓學生進行觀看討論,引出寫作教學。比如構建了一個去動物園的微課視頻,在播放后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視頻里出現了哪些動物?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它有什么特點?”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展開思考,然后教師再引入寫作內容的教學,這樣就實現了順利過渡,讓寫作教學得到了有效開展。
2.3 課后微課復習,保障復習有效。
課后的復習可以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課堂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促進學生對課上重點知識進行復習。一些學生在課上學習的過程中,對一些知識并不能很好的掌握,但是又出于膽怯,不敢向教師直接提問,就可以利用微課進行復習。微課具有隨時暫停和反復播放的功能,當學生對于一些教學難點不能很好的把握時,可以反復多次的進行微課的播放,直到學會為止。學生不僅能觀看自己教師的微課,也可以觀看其他教師的微課視頻,在眾多微課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總之,利用微課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讓學習的過程從單調乏味的知識傳授的過程,轉化為學生們主動探究、積極實踐的學習研究的過程,讓課堂從傳統的講授式課堂,轉化為生動形象的探究式課堂,學生們在微課驅動下的學習實踐中,能夠積極地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積極地學習參與和探究,在對學習對象的積極探索和發(fā)現的過程中,創(chuàng)建高效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 余永達.讓微課成就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9(20).
[2] 陳曉彬.基于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路徑探究[J].學周刊,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