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坤
關鍵詞: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應用
基金項目:2020 年鄭州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重點項目《新媒體視域下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9-SZK-04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課程,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渠道。當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要采取課堂講授形式,通過教師備課、課堂授課、學生聽課的方式展開。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度不夠深入,一些講課方法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無法貼近學生實際,因人而異解決問題。“微時代”的到來,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提供了契機。“微課”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高校重視“微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當前,民辦各高校非常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注重通過改革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各高校都能夠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和作用,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工作。根據調查和實地走訪,發現“微課”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較為樂觀,部分民辦高校成立了專門的研究小組,負責“微課”的研究與應用工作。一些民辦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單位為主體推進“微課”的應用與教學改革。在一些民辦學校中,隸屬于學校獨立的二級教學機構,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的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院長為帶頭人,指導“微課”的研發與應用。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民辦高校非常重視“微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敢于突破,敢于創新,勇于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微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中取得一定成效。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日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微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在一定時期內的推行,目前已取得一定教學成效,主要集中在教學的目的、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創新及教學反饋等諸多方面。在教學目的方面,“微課”貫徹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由被動接受、被動理解轉為主動學習、深刻領會。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方面,“微課”強調教學內容的豐富多樣,除了課本上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理論外,更多注重學生課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課本知識和課外知識有效互動,達到真正了解、學習的目的。在教學方法的創新方面,“微課”關注的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并調動學生學習的主人翁意識,通過“微課”使學生明確自己的所思所想,主動表達,結合實際,認真總結,不斷進步。在教學的反饋方面,當前的“微課”大多數能夠做到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調整“微課”的內容,吸引學生,獲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學生對“微課”有了初步了解和認識。由于互聯網的特性,加之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以微博、微信、微視頻、微公益等微型事物為形式的新媒體日益成為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的學習也越來越離不開移動互聯網,微時代的到來有了“微課”的用武之地。由于大多數民辦高校非常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工作,教師認真研究教學方法創新,使“微課”更加貼近學生學習實際,幫助大學生利用互聯網有效學習。“微課”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特性,抓住了當前大部分大學生學習的特點和動機心理,使大學生愿意花費更多時間在學習上,對“微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能夠利用“微課”自主學習,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各個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理論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政治性原則。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的靈魂課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微課”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應增強政治引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并扎實有效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正常開展。各民辦高校要充分注重“微課”在思想上的陣地優勢和政治導向、行為導向的作用,并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教育廣大學生,促進民辦高校真正培養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微課”要在堅持政治原則下,堅持正確方向的教育方針,從而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功能,保障民辦學校更好更快的發展。
服務性原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需要堅持服務性原則。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民辦高校“微課”的開發與應用要充分利用技術優勢,為廣大學生提供優質學習、主動學習的良好服務。發揮“微課”突破時間和地點的優勢,貼近學生學習實際,充分了解并掌握他們的利益訴求,深入細致的開展學習服務,營造積極的學習環境和濃厚的學習氛圍,改變思想政治理論課傳統教學的弊端,達到學生真心學習、熱愛學習、終身受益的目的。
實踐性原則。實踐性是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微課”應用的重要特點,也是檢驗“微課”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要堅持實踐性原則,更好地發揮“微課”的功能與作用。因此,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要結合教學實際不斷進行實踐、總結,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不斷提高“微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民辦高校教師要積極總結經驗教訓,及時規避“微課”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利局面,發揮出最大優勢,保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
合理性原則。“微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中應堅持合理使用的原則。具體來說,就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微課”,既不能過渡依賴,也不能置之不理,把握好使用“微課”的度。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授課中,教師應使用“微課”適量,播放次數不易過多,避免影響其他教學內容的實現。其次,使用“微課”的時間要把握到位,既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問題,最大程度發揮出“微課”的效果。最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使用“微課”后,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避免對“微課”的使用方法不當,難以達到預期目的。因而,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要堅持合理性原則,盡力輔助傳統課堂達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進一步提高對“微課”應用的重視程度。“微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如何與對“微課”應用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民辦高校應順應時代發展,充分利用互聯網帶來的教學改革春風,進一步提高對“微課”應用的重視程度。作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從頂層設計上考慮如何推廣“微課”,如何讓教師真心接受并運用“微課”。采取多種辦法和措施,鼓勵教師在課程講授中應用“微課”,盡力消除教師的后顧之憂。作為高校的育人主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應重視教育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緊跟時代步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道授業解惑。轉變思想觀念,認真鉆研與設計“微課”,以精彩的“微課”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民辦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要做到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統一認識,共同促進“微課”的發展與進步。
適時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微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是教的主體,而學生是學的主體。“微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不僅需要提高教師的水平和技能,同時也應關注學生對“微課”應用的看法和觀點。只有充分調動學生使用“微課”的興趣和意愿,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民辦高校要主動關心大學生在“微課”使用過程中面臨的問題、突發的情況,及時總結,做到妥善解決。教師應適時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微課”,既不能一味沉溺于“微課”之中,也不可對“微課”視而不見,教導學生充分借助“微課”的學習優勢,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正確運用。通過對學生的合理引導,做到教學相長,促進師生教與學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孫忠良,王飛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4(06)
[2]麻艷麗.”微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授課理路轉折[J]亞太教育;2016(35)
[3]周錚.互聯網思維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微課教學研究[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1)
[4]楊維.“微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探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5)
[5]梁妙榮.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