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瑩瑩 施瑩瑩
摘要:習語是一個民族經過長期使用而形成的獨特的固有的表達方式,是人們在勞動實踐與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提煉出來的思想結晶,是語言的精華。英語和漢語是兩種高度發展的語言,都有大量的習語,動物習語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正確掌握中英動物習語之間的差異,才能正確地采用合適的翻譯方法,傳遞正確的文化信息。
關鍵詞:動物習語;差異;翻譯
一、 動物習語的定義
從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動物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動物習語是指包括動物名字在內的習語,主要包括五類:諺語、固定短語、俗語、俚語和成語。它們或含蓄、幽默, 或嚴肅、典雅,不僅言簡意賅,而且形象生動、妙趣橫生,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動物習語作為語言中一種頗具特色的修辭手段,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中英動物習語的差異
由于不同民族在生活環境、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異,中英兩種語言中的動物習語也被賦予了獨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多差異
(一)具有相同的語義的中英動物習語
盡管中國和西方國家在文化上有許多的不同,但仍然存在同一個動物詞匯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具有相同語義的情況。
例如“蜜蜂”,中文中有“他整天埋頭苦干, 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而在英語中,也表達同樣的意思,“a busy bee”(一個忙碌的人),或“as busy as a bee”(極忙, 忙得團團轉)等等。在漢語里,我們用“瘌蛤蟆想吃天鵝肉”來表示不現實的夢想或幻想。在英語里,“all your swans are geese”中的“swan”也具有“美好的愿望、希望”的意思。而在“wild goose chase”中,則比喻不能得到的美好事物,和漢語中的“瘌蛤蟆想吃天鵝肉”表達了一樣的意思。
(二)具有不同的語義中英動物習語
在英漢語言中, 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一種動物在英漢中表示同樣的概念意義, 但實際上的國俗語義完全不同,有時候甚至是相反的意思。
例如在英語中,龍是邪惡的象征,牛津字典里是指像鱷魚或蛇一樣邪惡的動物,有羽翼和爪子,可以吐火。西方人通常認為他們是殘忍的殺人魔鬼,能夠噴火,還掠取婦女。西方文學中常常把龍描寫為英雄要鏟除的怪物。但在中文里,龍是高尚和權力的象征,在古代中國,龍一般象征天子或者皇帝。甚至在今天龍仍然具有“幸運和成功”之義,如“望子成龍”。
三、中英動物習語的翻譯方法
動物習語是人類經過千錘百煉而形成的固定短句或短語,大都形象鮮明、言簡意賅,帶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一個動物習語的整體含義往往不能從字面來揣測,在對其進行翻譯的時候,除了要忠于原文外,還要保持動物習語的比喻形象、修辭效果、民族或地方特色等。
(一)直譯
直譯法,是指在不違背譯文語言規范以及不引起錯誤聯想的條件下,在譯文中仍保留英語習語的比喻形象和其獨特的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當英漢習語中有表達同一內涵的動物,或者動物習語代表的意思已廣為人知時,可以直接把英語動物習語移植到漢語中來,既可以忠于原文,還可以使漢語的語言內容及形式更加豐富。如“dark horse”可直譯為“黑馬”。
直譯法可以保留英語動物習語的比喻形象、結構、意境等,使譯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形神兼備等特點,所以習語的首選翻譯方法就是直譯法。
(二)意譯
意譯法是指當英漢兩種社會文化對同一動物有不同的喻意或文化內涵時,譯者舍棄原文的字面意義,以求譯文和原文的內容相符和主要語言功能相似的方法。在原文和譯文的文化背景中對該動物的理解和觀點迥異時、兩種習語沒有相對應的文化內涵的情況時,或一些些動物詞習語的比喻失去了它原有的聯想時,可以采用保留意義相近的意譯法。例如,“white elephant”直譯為“白象”的話,英語的文化內涵根本沒有表達出來,會引起歧義,應意譯為“廢物,大而無用的東西”,而不是“白象”。
采用意譯法既可保留原語習語中的比喻形象,又能忠實傳達原語含義。如,a big fish in the little pond 應意譯成“山中無虎,猴子稱王”。雖然這樣會失去原語的形象,但卻傳達了準確意義。
(三)套譯
套譯法其實就是移植法,如果漢語中有動物詞的比喻意義與英語中的動物比喻相似或相近,或者英漢兩種動物習語的比喻形象不同,但表達出來的意義相同或相似時,就可以采用套譯法,借用漢語中現成的習語來進行翻譯。例如:“to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與漢語中“渾水摸魚”意義相通,翻譯時可以直接選用套譯法。與此相似,“as timid as a hare”套譯為“膽小如鼠”,“a rat in a hole”套譯為“甕中之鱉”。
四、結論
英漢習語中有很多含有動物名稱的習語,動物習語具有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和濃郁的民族色彩,給動物習語的翻譯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了正確翻譯動物習語,我們必須掌握英漢動物習語的區別,要熟悉動物表現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深層含義,還應加強對中西方國家的了解,掌握每個國家獨特的文化背景知識。這樣才能準確地翻譯中英動物習語,傳遞文化信息,傳播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安定. 英漢比較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2.
[2]馮慶華. 實用翻譯教程[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蔣曉曉. 漢英動物詞語文化內涵的比較與翻譯[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 (5) : 194-195.
[4]駱世平. 英漢習語研究.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5]彭慶華.英語習語研究語用學視角[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