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輝 劉楊駿

不少中小學班主任將自己的角色定位為“班級問題處理者”。在我看來,班主任作為“班級問題處理者”的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弊端,因為這種角色定位的前提和假設是班主任認定班級學生是有問題的。這就使班主任很難用信任、欣賞、積極的眼光審視學生,而難以真正實現班級教育的目的。有鑒于此,筆者提出班主任不僅要做“班級問題處理型班主任”,而且要做“欣賞型班主任”。
欣賞型班主任的內涵特質
欣賞型班主任是以“欣賞型探究”為基本工作方式的班主任,他們一般都表現出極高的“欣賞型智力”。“欣賞型智力”可大致理解為“一種在現實中捕捉那些內在的、積極的和生成性的潛能的能力”。有三大構成要素:一是重構傾向,二是積極樂觀,三是能從現實中看到未來的希望。具有“欣賞型智力”的班主任,傾向于以正面的、積極的提問和引導來開展各項班級教育工作,面對班級的人和事。
欣賞型班主任強調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學生,尊重、信任和呵護每一名學生,相信每一名學生都有發展的潛能。面對班級發展中的困難、問題,欣賞型班主任會更加主動地和學生、科任教師、家長進行溝通協商,一起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化解班級難題的過程中,欣賞型班主任具有一雙發現班級學生優點和特長的慧眼,能極其敏銳地捕捉、發現學生內心深處的需求。因此,欣賞型班主任比班級問題處理型班主任更懂得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更多時候是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對學生的細微進步多加肯定、贊許、表揚和激勵,引導學生步步向前。
欣賞型班主任堅信“對話”的重要價值和意義,重視對話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的作用,懂得提高對話的質量。欣賞型班主任懂得,只有通過和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對話,才有可能發現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體驗學生的體驗。所以,欣賞型班主任格外重視培養班級成員的對話意識、能力和態度,重視在日常的班級生活中通過對話激發學生的潛能、斗志,重視通過對話來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欣賞型班主任深信積極心態蘊含的巨大能量。欣賞型班主任堅信教育的力量,堅信每一名學生都能被教育好,堅信每一名學生通過教育都能有實質性的進步。欣賞型班主任在被班級問題所困擾時,能夠迅速調整狀態,以堅毅的勇氣面對問題,在問題面前有強烈、旺盛的斗志,深信“問題、挑戰、現實中的矛盾、機遇都是智慧的磨刀石”。同時,他敢于面對真實的自我,在解決班級問題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我。正因為欣賞型班主任有積極、健康、進取的心態,故而其對班級管理的目標、學生成長的目標深信不疑,并愿意為目標的最終實現而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把實現班級管理目標、克服班級管理難題的過程,視為反思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
欣賞型班主任既懂得欣賞他人,也懂得欣賞自己。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發展和進步,欣賞型班主任總是先激勵自己、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提升自己,因為只有自己優秀,才可能培養優秀的學生;只有自己善于學習,才可能培養善于學習的學生;只有欣賞自己,才能更好地欣賞學生。在欣賞型班主任的思維視界里,欣賞不僅是班主任對待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態度,而且也是班主任同自己、他人相處的信念;欣賞是相互的,只有班主任先欣賞別人,才可能贏得別人的欣賞;欣賞與寬容是如影隨形的,欣賞意味著一種深層次的寬容。
欣賞型班主任的成長路徑
如何才能成長為一名欣賞型班主任?從能力培養的角度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班主任要重視發現學生和班級群體優勢的能力,堅持用正面、積極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人、財、物等。班主任每天要處理大量煩瑣、具體的事務,面臨很大的工作壓力。因此,班主任要在這種壓力中始終保持旺盛的斗志,堅持用積極的態度看待學生。
其次,班主任要提高自身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班主任是班級各種關系的協調者,這意味著,僅僅靠班主任“單槍匹馬”干事,是難以達到班級管理的預期目標的。所以,班主任提升合作共事能力,能夠準確把握班集體成員的需求變化。一位班主任若對班級學生的需求無動于衷,不聞不問,那么,他是難以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的,是無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的。提升班主任的合作與交往能力,特別要求提高班主任與家長打交道的能力。這是因為,只有真正關注學生家長需要的班主任,才會真正在乎家長的心聲,才能真正理解家長的苦衷,才有可能和家長、社區一起形成具有一致性和連貫性的教育影響,進而促進班級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再次,班主任要努力培養自身的對話能力。關于對話,弗萊雷認為對話的基礎和條件是:(1)平等;(2)愛;(3)謙恭;(4)信任;(5)希望;(6)批判思維。我認為班主任和學生的對話有6個構成要素:第一,班主任和學生都是有生命尊嚴的、平等的鮮活個體;第二,班主任和學生對話過程中,應充盈著愛,能夠彼此用愛贏得愛;第三,在生命對話的過程中,班主任和學生都能認識到自身的局限,秉承謙遜的對話態度;第四,班主任和學生彼此能坦誠相見;第五,班主任和學生都對生命的成長充滿希望、熱情;第六,班主任和學生雙方在相互批判的過程中建構生命價值和意義。
那么,班主任到底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對話能力?第一,班主任要樹立對話意識,懂得對話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價值和意義。對話體現出了一種民主的意識和態度,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不同主體、層面的對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主動性、創造性和互動性。第二,班主任要掌握對話的精神實質。對話彰顯的精神實質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理解和信任。班主任只有真正領會了對話的精神實質,才可能在具體的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對話能力。
[本文系201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組織倫理視域下中小學教師的師德失范與專業倫理建構研究”(課題批準號:BEA190114)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付輝,湖北省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室;劉楊駿,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公共管理學院)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