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誠
◆摘 ?要:在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和德育教學與法治社會有著諸多共通之處。在國家教育部門政治理念倡導下,教師在道德與法制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德育理念和政治理念進行有機融合,使學生對國家意識形態以及倡導的文明規范做到輔助性的認識,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個人精神風貌,使學生的綜合德育素得到進一步的強化發展。對此本文就將對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結合教學;教學策略
在傳統道德與法制教學中,教師的刻板、保守教學方式本身激發了學生一定的對立情緒,導致教師的教學出現諸多困擾,給學生的叛逆精神發展提供了土壤。對此在新教學時期,教師首先需要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積極的改革,促使學生對其課程本身保持接受和理解的態度。另一方面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達,學生對政治領域的新聞和內容也做到了初步的了解。教師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中,需要結合社會中的實例進行分析,使學生了解到國家發展的不足和成就,避免簡單的一元論的宣揚灌輸教育。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保持深刻認識,促使學生對生活發展保持信心和斗志,為祖國進一步的發展建設奠定深刻根基。
一、傳統道德與法制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教師的教學理念保守、刻板。在初中德法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有效學習有著重要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存在刻板保守思維,如學生對德法理念的學習是義務,學生必須對教師的教學方式保持積極配合。這樣的教學理念使新生代的學生心存抵觸情緒,加上教師在課堂上自說自話的教學形式,進一步加劇了師生之間的教學分離。
2.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在傳統初中德法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教學方式是對抽象的教學內容進行理論解釋,以保證學生對德法理念的有效思考和理解。但這樣的教學方式只能保證學生在考試成績上保持較高水準,無法使學生在實踐生活中對德育教學內容做出積極的嘗試,使德法教學的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
3.教師未能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調查和研究。在初中德法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基本學習態度和生活理念做到充分的了解,才能使教師教學具有較高的適應性,有效匹配學生的認知模式。但是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缺乏對學生的有效調查和分析,導致其教學內容落后于時代發展的需要,使得學生的學習思維也跟著保守和陳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道德與法制教學的共通之處
1.主張對公共秩序的維護。德育教學和法制教學都是鼓勵學生對社會規則秩序的有效遵守,使社會運轉保持高效率。社會主體核心價值理念對公民的守序行為也有著一定要求,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規則理念將兩者進行融合講解,促進學生對社會秩序的深刻理解。
2.主張個體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的協調。初中德法教學在利益訴求方面也對學生有導向性教學。即關注集體利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學生在學習中需要堅持社會公平正義的伸張,同時具備對弱勢群體的保護理念,促使社會利益得到合理有效分配。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也對利益訴求有著明確的導向宣傳。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兩者進行共和講解,促使學生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保持信心,促使學生認真履行自身的社會職責。
3.保持個人積極的生活面貌。在初中德法教學中,促進學生對青春期的科學認識,促進當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是德法教學的重要內容。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對個人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指導。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社會主義新青年理念和學生發育成長進行結合講解,促使學生對自身、對國家的發展保持信心和斗志。
4.對法制理念保持奉行實踐的態度。恪守法紀在初中德法教學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中不謀而合,遵紀守法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石。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從社會發展、國家政治、制度文化等多個角度對法制理念進行闡述,促使學生的守法精神得到有效發展,并善于利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中的策略
1.有效培養學生的德法課程學習興趣。在德法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德法教學生活化的改革,使學生的實踐守序意識得到提升。
2.在德育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教學《做大自然的朋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國際環保主義中的“反智主義”放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分析和討論,使學生對我國的實干精神保持接納和認同,并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為環保主義做出積極貢獻,促使學生對環保理念的深刻認識。
3.在法制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教學《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拖欠工資以及“996”的社會工作風氣進行舉例,使學生對保障勞動者權益的法律做到深刻理解,并保持對資本主義的警惕。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校園的衛生基本靠誰維護,學生應該尊重自身的勞動成果,同時對勞動者表達出謝意和尊重。
4.結合生活實例進行案例教學分析。在教學《貧困與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當前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狀況進行舉例分析,使學生了解到發展中國家的真正含義。促使學生在談論政治過程中戒驕戒躁,保持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和奮斗精神,促使學生對自身的發展、對社會的發展保持深刻認識,保持心懷天下的學習實踐精神。
四、結束語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融入是將社會發展和國家意志相結合的重要教學體現。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整體德育法制意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個人發展斗志和積極面貌,促使學生對社會規則做到深刻理解,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深刻人文價值理念。
參考文獻
[1]張國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究[J].青海教育,2019(06):40-40.
[2]張紅梅.核心價值觀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融入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19(14):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