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
摘要:臨床實習是醫學生過渡到職業者的重要歷程,學生實習期間需要輔導員的引導及輔助。從學生自身、學校管理、實習基地、家庭支持、社會氛圍層面分析高職醫學生實習期間存在的問題,結合日常管理工作經驗,從搭建平臺、夯實制度、建檔管理、人文關懷、身心健康角度提出解決路徑,為保障學生實習質量和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職 輔導員 醫學生 實習 管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5-0120-02
臨床實習是保障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校內教學實現理論與模擬實操結合,幫助學生儲備職業能力,而實習是真實環境下的不可逆實操,既考驗個體心理成熟度,又檢驗教學培育成果,完成教學信息收集并逐步反饋院校教育者以提高教學質量,強化院校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協作機制。2019年6月11日,教育部發布《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明確要求職業院校加強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占總學時數50%以上[1]。學生角色轉換為職業者角色中間的有效過渡便是實習期,既能在過程中有收獲,又能豐富人生經歷。頂崗實習就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實施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種途徑[2]。班級由單個學生組成,班級管理及服務由輔導員引導完成,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扮演學生職業規劃、心理咨詢、人生導師的角色?,F有關于實習生的管理研究多集中在對實習基地方面,從不同角度、層面、體制機制、方法等進行分析,關于輔導員在高職醫學生實習期間的管理研究較少。
一、現階段學生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自身層面
自身定位不準,實習前不主動了解實習基地,選擇實習基地具有盲目性、隨機性和從眾性等特點,自身知識理論和操作技能自我評價不足,導致選擇實習基地只選最好,不選自己適合的。頂崗實習生具有融入崗位慢、信心缺乏、畏難心理等情況[3]。實習生心理問題增多,利用SCL—90檢測實習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異常報告率23.5%—42.2%(陳雋、王建武,2012;葛文嘉,2014;鄭愛明、鄭方婧,2015;沈寧、吳佳晴,2015)。主要體現在強迫、自卑、恐懼、緊張、孤僻、失落等心理。楊麗君、李晶、張紅蓮(2014)報告焦慮檢出率35.9%,抑郁檢出率37.27%,周庭(2019)報告自卑心理檢出率21.8%[4],張小璐、喬鵬飛(2019)報告實習生壓力屬于中等水平(1.34±0.44,參考Admi研究)。運用匹茲堡睡眠質量問卷(PSQI)實證研究實習生睡眠質量,正式實習前睡眠質量較差檢出率分別為25%(楊麗君、李晶、張紅蓮,2014)、31.65%(李宇斯、周曾理、王小丹等,2017);實習中睡眠質量較差檢出率為26.16%—52.4%(程平、王娜、彭輝等,2017;金來潤、周軍、黃露等,2018;程平、華龍、袁媛等,2018;黃逸青2019)。良好的睡眠質量對神經認知和神經運動具有改善作用,可以提高生理和心理健康[5]。
2.學校管理層面
實習基地分散且人數不一,少則幾人,多則幾十人,全省各地市州均有實習生,部分實習生在外省實習,實施全員全程有效監管難度大。學校、醫院、科室等雖制度健全,但彼此之間實質性聯系較少,存在銜接不暢、交流不及時等問題。學生不在校,日常性事務和學校聯系不緊密,作為半獨立的半社會人,管理時效性難度增加,一旦學生失聯(電話、微信、QQ、游戲好友、家人等均聯系不上),容易導致學校管理處在被動局面。輔導員既要完成4—5個管理班級學生工作,又要兼顧管理10—20個實習基地學生,管理人數累計400—500人,雖能夠獲得學院、系部等支持,但壓力依舊大。
3.實習基地層面
多數實習基地不提供工資、住宿、餐補等基本保障條件。各實習基地因發展原因導致帶教水平參差不齊,難以保證實習質量統一。實習基地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容易因自身工作壓力大而忽視對實習生的管理。不同院校實習生在同一科室實習且人數較多,學生輪轉科室及時間安排未按照實習大綱要求執行;多位實習生跟隨一個帶教教師,資源分配不均,易出現部分實習生缺少操作訓練的問題;讓實習生從事與實習無關之事(領取快遞、打掃清潔衛生等),而其礙于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維系,難以拒絕。從實習生到實習單位職工(正式或聘任)的轉換率太低,部分實習單位甚至未搭建招聘平臺。
4.家庭支持層面
實習生家庭多數不具備醫學背景,導致學生在專業認知、就業發展、職業規劃等方面能夠獲取的家庭支持較少。醫學生實習期間多數情況是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排除獎學金、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等政策支持外,家庭是主要經濟。實習期間由于房租、水、電、氣等費用增加且金額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
5.社會氛圍層面
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促進了醫療行業的飛速發展,對醫療行業從業者提出更高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要求。約53%—79.19%(何宇祺、鄧軒、嚴光菊,2017;王菊倩、顧偉、陸益花,2017;劉嘉禎、王道珍、陸耀紅等,2017;麥靜怡、劉曉婷、喻雅真等,2019)的醫學生認為現階段醫患關系不和諧,是一種沖突、緊張的狀態,表明醫學生對現階段醫患關系的擔憂。而醫患和諧是醫患雙方在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心理基礎上積極合作、戰勝疾病[6]。有學者研究發現70%(顧珊、常運力、杜萍等,2012)或80%(周慶環、李紅、王杉等,2003)醫患矛盾、醫療糾紛是由于醫患溝通不良導致的。曾正英、喻秋紅(2018)報告有多達36.69%的實習生未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7]。部分單位發布虛假招聘信息致使實習生在求職面試時遭受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甚者造成人身及心理傷害。
二、實習生實習期間輔導員的育人路徑
1.構建平臺保障學生基本權益
夯實學校管理平臺,成立實習工作領導小組,規范實習生管理,開展實習基地院校洽談會。搭建實習學生住宿平臺,對實習生集中統一住宿管理。落實保險購買平臺,包括校方責任險、學生平安保險、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習責任險等保險,構筑實習生生命健康屏障。扎實簽訂協議(學院、實習基地、學生),切實保障實習期間各方的權利、責任、義務。建設學生基本信息平臺,保證信息實用且保密,尤其是聯系電話、居住地址、房東電話、緊急聯系人等。促進交流平臺建設,妥善維系學院、實習基地、帶教教師、實習生、家長等之間的關系。構建優質實習基地平臺,推行實習基地淘汰機制,提高教學工作能力,評選優秀實習帶教教師,鼓勵推行帶教教師負責制、小講課、查房、講解知識、業務講課、病例討論等形式,以豐富實習生活。
2.夯實制度彰顯院校監管力度
不斷完善實習管理的有關規章和制度,如《實習手冊》《實習大綱》《實習名額分配辦法》《實習前培訓相關規定》《實習檢查制度》《實習工作例會制度》《實習情況匯報制度》等。做好實習前的崗前培訓和準入考試,不合格者延期進入實習期。全面落實對實習生的監督和管理職責,做到精準定位、有效掌握、互不干擾。臨床科室合規、合理、合情地安排實習生帶教工作。輔導員采用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走訪實習基地,做到信息互聯互通。做好家校共建工作,與實習生家長建立聯系,告知其子女實習的有關事宜并取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嚴守結束實習考核關,開展實習質量及效果評估,塑造實習生職業素養。
3.建檔立冊落實管理育人之事
輔導員創設實習生個人成長檔案機制,實施常態化、精細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加大科教科、護理部、醫務科、臨床科室等部門的走訪力度,對收集上來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后用于實際解決問題。及時掌握學生住宿及生活現狀,實地走訪登記造冊并留存檢查圖片。運用智能定位和打卡系統實現學生動態全掌握,減少缺勤率、請假率。認真組織召開各實習基地實習生座談會,分析研判學生身心狀態。公正、公正、公開地開展獎懲助貸等工作,并及時造冊封存以備復查。對實習生請假嚴格把關,及時與家長核實并告知實習基地。多鼓勵實習生參加團建、學術培訓等活動,加強個人內涵建設。
4.人文關懷凸顯教育育人之暖
扎實開展實習前崗前培訓,集中介紹實習基地情況,傳授生物防疫、安全教育等內容,做好實習前心理輔導。輔導員應陪送學生到實習基地報到,建立實習生同伴互助式學習小組,緩解臨床實習中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壓力。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及時分享實習期間的人、事、物,拉近師生心理距離。運用PDCA(計劃—實施—檢查—總結)方法完善實習管理,提升及促進學生實習效果。劉燕(2013)對實習生心理健康進行干預研究,陽性率由15.74%下降到13.42%,可見,有序開展心理活動、咨詢、講座、團體輔導等活動,將有助于緩解實習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5.身心健康保障育人工作之基
輔導員工作多且雜,需要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做好學生服務事宜。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要熟悉學生相關工作流程,保持恰當的師生距離和關系,維持亦師亦友的良性互動。要掌握心理疏導的方法與技巧,合理疏解個體身心壓力。處理好家庭、工作、生活之間的關系,實現現實生活中各類角色的合理轉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獲取更多的社會支持給予自身幫助。保持教育的熱情和初心,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OL].(2019-06-11)[2020-04-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6/t20190618_386287.html.
[2]孫會,朱達凱,孫愛平.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職業技能鑒定制度的實踐與分析[J].職業,2011(3):84-85.
[3]周令芳.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心理危機干預案例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9,6(38):251-252.
[4]周婷,蘇偉,李明,等.某醫學院臨床醫學實習生自卑心理狀況分析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4):39-40.
[5]張敏,尉成芳,查日勝,等.醫學實習生睡眠質量研究進展[J].職業與健康,2018,34(21):3023-3025.
[6]李倩.和諧醫患關系視域下的醫德教育研究[D].鄭州:河南中醫學院,2014.
[7]曾正英,喻秋紅.四川省大學生實習維權現狀研究[J].法制博覽,2018(25):41-42.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