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燕飛
摘要:高等職業院校既需要培養學生項目實操技能,以便于學生能快速上手工作。也要激發學生創造思維,引導其進行研發活動。這兩種能力并非坐在教室就能得到提高,因此各大高職院校先后創建了校內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內,學生能真實了解操作技術項目,而不是紙上談兵。然而,部分實訓基地理念落后、規劃布局不科學、設備性能較低等原因,使得 “培養高水平技術人才”的效果不顯著。在雙高計劃背景下,各高職院校應堅持基地實訓活動與產業緊密相連、與專業協同發展的原則,建設跟得上市場變化的實訓地基。
關鍵詞:雙高計劃;高職院校;實訓基地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建筑行業技術變化周期短,速度快,無形中提高了建筑類專業學生進入單位的準入門檻,即要求具備與建筑行業有關的理論基礎,又要掌握最新工程技術,快速完成工程的建設以及后續服務。校內實訓基地是培養技術型藍領的平臺,是打造高質量專業群的基本舉措,是創新研發專業技術的場所。為使高職院校成為技術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術服務平臺,優化校內實訓基地勢在必行。
1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
1.1建設理念跟不上市場變化
職業學校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辦學目標,建設技術實訓基地,用以解決行業內技術型崗位缺口大的問題。然而,目前部分實訓基地的規劃仍然停留在幾年前,建設理念并沒有隨著時代變化而進行調整,難以跟上產業轉型的需求,導致基地培養出的技術學生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實訓基地的建設需建立在開放、共享的理念下,同時跟上產業需求變化、實現教育協同發展,而不是關上門 “培育人才”。
1.2管理制度缺乏系統性
高職院校與普通大學的區別在于,高職更傾向于培養符合用人市場需求的學生。當企業用人需求發生變化,其專業課程體系也會隨之變化,要求實訓基地的管理制度與市場需求緊密貼合,要求學生在基地內能夠切實提高專業技能,從而真正打造出高水平的專業群。然而,目前,盡管各高職院校加強了與企業的合作,但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未形成長期系統的培訓和管理機制,需不斷優化基地管理制度,推動其教學、實訓、實踐三者的深度融合。
1.3綜合服務有待加強
目前而言,部分高職院校專業實訓基地的教學模式是基于操作軟件的基礎之上,學生只需要完成軟件的操作,即能夠完成實訓任務,不需要深入企業實際觀察生產操作技術,缺乏有效的實踐鍛煉和針對性指導。此外,由于部分實訓基地的開放有嚴格的規定,并非有使用需求就能進入基地,只能夠由專業教師帶領學生進入進行實訓,導致每學期基地實際使用率不高,再加上寒暑假學生回家,利用率再次下降,違背實訓基地創建的初衷。
1.4基地建設資金缺口大
由于高職院校的特征,其難以籌集到足夠多用于基地建設的資金,基地建設資金大多來源于所申請的項目款項,難度高、程序多、速度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基地建設初期階段,企業往往會以院校不具備基地建設條件,學生實操技能太差,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效等原因,拒絕一次性投入大量的建設資金,導致基地的配套設備和服務都難以及時更新與提高。對于建筑智能技術專業學生來說,需要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智能系統和設備,才能滿足市場和單位的要求。
2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路徑思考
2.1優化實訓基地的管理機制
科學化管理是創建多功能實訓基地的重要方式,必須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對其進行持續優化。一方面,高職院校需更新基地建設理念,不要一味地堅持“教材+實操”的辦學理念,要結合實際工程流程建立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傳統教學評價制度與企業考核制度相結合,不僅以學習成績為考核標準,更要以工程進度、工程完成度等為考核標準。以建筑智能技術專業為例,每小組完成建筑虛擬項目,考核學生建筑智能基礎技術掌握程度,還需考核合作和組織能力以及心理素質。
2.2完善實訓基地的規劃布局
校內實訓基地需要同時進行教學和培訓、實操與創新等方面的工作,就要求將以往“功能單一,服務分散“的布局,改變為”功能多樣,服務全面統一“的布局,最大程度提高基地投入資源的產出比。一方面,加大對科研創新、技能實操、創業孵化等方面的投入,培養綜合實力強的學生。如建筑智能專業與建筑企業合作,開發施工現場安裝與監測項目,搭建虛擬工廠和車間等。另一方面,為提高基地利用率,逐步放開基地使用權限,全方面提高服務水平。如不上課的寒暑假期間,鼓勵學生留校進行課題的研發工作。
2.3增加實訓基地的資金渠道
搭建高水平的實訓基地,并非一蹴而就,要根據企業的用人反饋信息進行階段性的優化,資金不可或缺,因此高職院校需持續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其一,應持續向有關單位申請項目資金,用于基地的基礎建設。其二,與企業開展“雙贏“的合作模式,改變企業對實訓基地的看法,讓其加入到基地建設中來,持續性投入資金,用于更新實訓基地的配套設施。其三,高職院校應提高資金使用率,妥善保管、保養、使用設備,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3小結
綜上所述,雙高計劃要求建設高水平的職業院校和專業群,計劃最終落腳點在于解決在校學生理論知識豐富,實操能力和研發技術較差的問題,通過增加工程實踐經驗,可提高學生工程操作能力。也因此,更新基地建設理念、重新規劃基地布局、積極拓寬基地資金渠道等手段,使得校內實訓基地貼合工程項目的需求,致力于培養擁有高水平技能,又有能力進行技術研發的優秀學生。
基金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項目名稱:“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創建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的實現路徑研究——以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建筑智能工程技術專業為例,項目編號:GZYYB2019002。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立申.“雙高計劃”實施背景下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0(03):13-15.
[3]李天雪.高職院校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的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