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菊 張正洪 陳愛芳 普智萍 孫雷 楊志遠


摘要:為了客觀評價自動清蟲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對水稻主要害蟲的誘殺效果,開展了比昂自動清蟲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與普通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的田間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比昂自動清蟲頻振式殺蟲燈對水稻主要害蟲的防控效果優于普通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
關鍵詞:太陽能殺蟲燈;水稻害蟲;田間試驗;防控效果;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S435.112;S477?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14-009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4.017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trapping and killing effect of the automatic insect-killing frequency vibration type solar insecticidal lamp on the main pests of rice, a comparative field experiment is carried out between the Bion automatic insect-killing frequency vibration type solar insecticidal lamp and the common frequency vibration type solar insecticidal lam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of Bion's automatic insect-clearing frequency-vibration insecticidal lamp on main rice pes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frequency-vibration solar insecticidal lamp.
Key words: solar insecticidal lamp; rice pests; field tri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太陽能殺蟲燈采用了現代高新技術把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利用昆蟲趨光習性,以相應波長的光波誘至高壓電網擊殺,達到消滅成蟲的目的[1]。它是集害蟲誘殺、測報、調查于一體的新能源植保器械,有綠色生態、節能環保、省工省時、殺蟲效果好的特點[2],是降低化學農藥使用的物理捕蟲設備,也是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手段之一。應城市植保站近年陸續采購了成都比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自動清蟲頻振式殺蟲燈288臺。該殺蟲燈高壓網圈具有自動清蟲功能,在誘殺效率上表現比較明顯,通常比常規殺蟲燈要多工作1個陰天。為了客觀評價自動清蟲太陽能殺蟲燈對水稻主要害蟲的誘殺效果,2018年應城市植保站于葛蓬崗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稻蝦生產基地開展了田間試驗,現將試驗報告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殺蟲燈
試驗燈具:比昂自動清蟲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型號為BA-T/GJ,由成都比昂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簡稱比昂燈區。
對照燈具: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型號為BR-T/D,由成都比昂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簡稱CK燈區。
1.2 試驗作物與對象
試驗作物為水稻,對象為水稻害蟲及天敵昆蟲。
1.3 試驗位置及種植情況
試驗在應城市義和鎮葛蓬崗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稻蝦生產基地進行。該基地總面積200 hm2,種植有5個水稻品種,是一個集育苗、試驗示范、種植為一體的基地。選擇基地連片33.3 hm2作為試驗點,設置了比昂燈區、CK燈區和1個非燈區。試驗區水稻移栽時間為6月上旬。
1.4 試驗設計與安排
試驗設置比昂燈區13.3 hm2、CK燈區13.3 hm2、非燈區6.7 hm2,共3個處理,未設重復。處理間的隔離條件為旱地、河流及農房,3個試驗區區域中心分別相距500 m,呈三角形結構。于2018年6月下旬安裝殺蟲燈,每盞殺蟲燈安裝地點位于試驗區核心區,且便于調查,安裝方法按生產企業的標準進行。
兩種參試殺蟲燈燈管距地面高2 m,均采用光控加時控原理,天黑(約晚上8:00)開始亮燈,凌晨1:00熄滅;定期調查并記載誘殺的昆蟲種類、數量,分析誘殺效果。同時在燈區以殺蟲燈為中心向4個方位延伸距殺蟲燈20、40 m各2個點(每點10叢)和非燈區4個點(每點20叢),調查田間蟲量和種類,將各區域的防治效果進行比較。
1.5 調查時間及方法
燈下誘蟲數量及種類調查于7月3日至9月1日進行。即試驗區常年水稻害蟲高發期,每3 d調查1次燈下誘蟲數量和種類,記載燈下益蟲、害蟲種類和數量,共調查21次。如捕蟲器發生故障,需記載捕蟲器故障發生時間、部位、原因等詳細情況。
田間蟲量調查。以殺蟲燈具為中心向4個方位延伸距殺蟲燈20、40 m各2個點共80叢的害蟲蟲口密度,與非燈區害蟲蟲口密度進行比較,于7月5日、7月12日、8月5日和8月22日各調查記錄1次,以反映捕蟲整體效果。
2 田間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兩種殺蟲燈誘殺水稻主要害蟲比較
7—8月對殺蟲燈殺蟲種類和數量進行統計分析,在殺蟲量方面,比昂殺蟲燈7月捕殺量為16 879頭,而CK為8 687頭,比昂殺蟲燈捕殺量約是CK的2倍。比昂殺蟲燈8月捕殺量7 814頭,而CK為3 005頭,比昂殺蟲燈捕殺量是CK的2.6倍;誘殺昆蟲種類方面,所誘集害蟲多為水稻上的重要害蟲,如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在7—8月誘集量較大[3]。燈下資料分析表明,誘殺對象以鱗翅目、同翅目為主,其次為鞘翅目[4]。比昂殺蟲燈及CK對當地發生的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數十種害蟲均有誘殺效果。比昂殺蟲燈由于優化了高壓網的潔凈度,持續保持高壓能保證高壓網的殺蟲率,在誘殺銅綠金龜、螻蛄以及蛾類害蟲的效果上優于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