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苗


摘 要:疫情時期,為保障師生安全、保證教學進度,各校紛紛開展在線教學以滿足學生在家的學習需求,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本文通過建立“自建慕課+線上互動+精準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按照建課、備課、授課、復課、管課的流程,形成了課程閉環,為在線教學的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在線教學;教學方法;課程閉環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撓了師生返校的腳步,在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各地政府迅速響應,各個高校也積極推出線上教學實施方案。筆者也開始思考如何開啟全新的在線教學模式。
一、建課環節:建設導向,借助平臺自建課程
線上教學之前,筆者就已經通過Camtasia Studio錄制了一部分高級OFFICE的教學視頻,原本是打算用于日常教學中給予學生練習和復習之用。在接到學校線上教學的通知之后,筆者重新規劃,著手考慮通過自建課程來進行線上教學。
一方面,筆者主動了解和對比中國大學慕課、慕課堂、雨課堂、超星等平臺的優勢和不足;另一方面,筆者主動聯系任課班級的同學,對大家居家上網課的硬條件軟環境統計摸底,幫助存在困難的同學使用APP下載資源,確保云課堂上同學們一個都不少。經過一番調研,筆者最終選用了在超星平臺上自建課程為主線,輔以相對較為穩定的QQ屏幕分享進行討論、答疑、作業和評議等形式進行的溝通交流為輔的教學方式。
二、備課環節:過程導向,保障授課平穩流暢
線上教學開課前,筆者通過在超星平臺上新建課程,然后將事先錄制完成的36個教學視頻上傳至課程章節中(如圖1),并將相關文件傳至課程資料中,教學資源準備完備后,再通知任教班級學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加入超星學習通的班級。
開課前一周,筆者安排了高級office課程試講,一方面,學生提早熟悉教學環境,提前操作平臺APP,便于正式上課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筆者通過試講,也能及時發現需要改進的地方,譬如發現線上平臺在某些時間段因訪問量太大無法簽到,于是將QQ群簽到作為備選。
三、授課環節:選題導向,啟迪學生自主學習
在正式授課過程中,筆者發現高級OFFICE的操作部分比較繁復,且個別學生用手機觀看操作視頻存在畫面模糊的缺點,就立刻調整了原先的授課方案,某些有難度的操作通過QQ屏幕分享再講授一遍。
通過多維度的選題預習,讓學生在課前利用超星線上平臺自發進行針對性的資料梳理,并建立自己的思考。拋出多個具有層次性的問題,使得思考的深度層層遞進。例如:在講授WORD操作前,通過課前導讀的方式先布置簡單的文字、段落、邊框、底紋等簡單操作讓學生先行練習,并提前將平臺上十分鐘左右的短視頻看一遍。而后在云課堂上,通過鼓勵集體討論、不同學生的觀點展示使得每一環節的操作都能得到多維度的解答。從授課效果來看,學生對線上教學較為滿意。
四、復課環節:競爭導向,組建小組高效協作
對于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來說,直播授課的結束恰恰是課程學習的開啟。從上一環節伊始,筆者便會將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和學習中的難點、操作視頻等結構清晰地通過平臺作業形式對大家進行提示,與此相對應的復課環節則是通過主題研討和檢查布置作業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和強化。
為此,筆者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要求每位同學都準備一本筆記本,在線學習課程時記錄相應章節的重要知識點,學習筆記課后統一上傳至平臺,納入平時成績考查范疇;二是要求大家按照競爭力的原則雙向選擇組員,5人一組,人數超出或不足都無法成組,每組推舉負責小組事務組織和統籌的聯絡員。上述要求中前者旨在預防網絡教學可能滋生的惰性,同時也是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后者則是在競爭和協作中提升大家對未來走上社會的適應能力。
五、管課環節:數據導向,加強師生個性互動
在線課程建設完整的結構必須包含管課環節,在課程管理方面,筆者依靠人工來查閱學生操作作業,手動收集和統計作業成績,對學生個人和小組的每一次課堂提問進行摘要式記錄,最后將作業評閱意見及時反饋給學生。
從學生反饋來看,當前的教學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線上學習更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的積極性,大多數同學表示課后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預習和復習(如表1)。
六、在線教學反思與總結
總體來說,本課程的在線教學開展順利,基本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在線教學擁有獨特優勢,其平臺上傳的視頻不僅有利于學生回看復習,也有助于教師進行回顧性教學研究;在線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管理能力。當然,在線教學的課堂體驗感和師生互動效果遠遠比不上線下教學。此外,由于經驗不足,本課程的在線教學設計和實施還有許多提升空間。
下一步回歸線下教學后,筆者將結合學生的實踐需求和教學目標,進一步優化在線授課的方案,進一步探索線上線下教學的深度融合,力求達到更加精準優質的教學效果,力爭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上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 蔡美玲,案例驅動的“Office高級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科教文匯,2018(12):76-78.
[2] 李萬鵬,基于“互聯網+”模式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及實踐[J].學周刊.2019(06):123-125.
[3]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探索[J].王玉生,宋曉燕,張天杰.?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03):32-35
[4]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法在實踐課程教學的應用[J].劉海燕,馬琳.? 現代農業科技. 2019(14):89-92
[5]“周轉輪系傳動比計算”的混合式教學實踐探索[J].張磊,于濤,馬國清,張春萍.?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20(02):112-114
[6]多平臺助力下的C語言網絡教學實踐探索[J].劉璐.?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0(05):204-207
[7]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高校在線教學實踐探索[J].何小蕾,莫名月,朱裕林,景婷.? 科技視界. 2020(16):123-125
[8]新冠疫情防控期基于騰訊課堂和超星泛雅平臺的高校線上教學實踐與探索[J].高忠虎,吳忠鐵,吳云,趙文玉.?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06):244-246
[9]騰訊課堂線上教學實踐——以河北農業大學理工系制藥工程專業為例[J].石旭柳,閆建昆,馬晶軍,伍明江,張斌,楊柳,劉艷琴.? 西部素質教育.2020(09):72-75
[10]騰訊課堂直播教學在“計算機基礎”中的應用[J].薛茹.? 現代信息科技. 2020(07):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