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內容,分析了當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踐現狀及存在問題,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轉變觀念,強化生物科學專業的就業觀教育等多個角度與方面,提出了現代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實施策略,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淺見,望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有所裨益。
關鍵詞:生物科學;人才培養;模式方法
當今社會,經濟社會發展質量顯著改善,經濟發展活力顯著增強,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形勢下,必須宏觀審視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及存在問題,綜合施策,多措并舉,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專業化生物科學人才產生的強烈現實需求。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一、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簡述
長期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在人才培養制度建設、生物科學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等方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為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基本遵循與方向引導,在生物科學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與改進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現實成就,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實踐經驗。同時,廣大高等教育與科研單位同樣在提高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方面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與探索,成效顯著,生物科學專業建設質量進一步提高,生物科學專業人才綜合素養進一步改善[1]。
二、當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踐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對生物科學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重視程度不足
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區域經濟建設突飛猛進,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構成了嚴峻考驗,使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必須緊跟時代發展腳步,調整優化生物科學發展戰略。縱觀當前生物科學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現狀,普遍存在著對漠視專業建設,忽視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等共性問題,不利于生物科學專業實現未來長遠發展。部分高校或科研單位依舊沿襲傳統保守陳舊的人才培養思維觀念,僵化固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深蒂固,與當前生物學方面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趨勢與背景不相吻合。
(二)生物科學專業教師綜合素養有待提高
在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踐中,專業教師始終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是執行人才培養計劃,落實人才培養職責的直接實施者與操作者,其綜合素養的高低與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成效密切相關。實踐表明,部分生物科學專業教師基礎理論體系掌握不全面,無法高質高效地實施生物科學教學,教學水平始終停留在低下狀態,學生知識面與視野眼界等長期得不到有效拓展,在生物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存在顯著不足。部分生物科學專業教師過度側重個人科研任務,將人才培養與塑造置于所有工作的最末端[2]。
(三)生物科學人才培養手段單一,創新精神不足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日趨完善的背景下,社會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的需求日漸多元化,只有全面創新教育教學手段,才能是培養出的生物科學專業人才符合市場需求。實踐表明,部分單位在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中,依舊存在培養手段與時代發展不相適應的缺陷和弊端,人才培養結構性矛盾突出,無論是在課程設計、教學體系規劃方面,還是在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操能力方面均存在顯著不足。同時,對基于信息化理念的人才培養手段應用不充分,無法充分激發學生求知欲,課堂教學中的求同思維現象普遍存在。
(四)學校服務定位存在偏差,教學管理與改革有待加強
學校是學生開展學習與研究重要場所,是提升自我綜合技術能、鍛造自我專業本領與素養的關鍵平臺,在當前生物科學專業建設與發展條件下,學校同樣面臨著來自于經濟、社會、行業的考驗。部分學校在服務定位方面存在不同方向的偏差,對生物科學專業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方面的統籌考量不充分,內部管理機制活力不足且約束性不強,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執行效果不佳,不利于培養出更高質量的生物科學專業人才。
三、現代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實施策略探討
(一)轉變觀念,強化生物科學專業的就業觀教育
面對當前生物科學專業嚴峻的就業壓力及人才競爭形勢,必須以改善強化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為出發點,轉變人才培養觀念,摒棄傳統保守陳舊的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思維理念,突破傳統僵化固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桎梏與局限,將現代化、專業化、復合化的人才培養理念貫穿于生物科學教育教學全過程。要以強化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為載體,將“一專多能”的人就業觀教育納入整體教育體系,突出就業觀教育,使學生在掌握本專業基礎能力、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同時,以更加積極、更加靈活的方式在生物科學專業就業市場中作出最優選擇,充分迎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綜合素養產生的強烈現實需求[3]。
(二)提高生物科學專業教師綜合素養,打造高水平師資團隊
要定期組織生物科學專業教師參加專項培訓與學習,引導其建立健全豐富的生物科學專業理論知識體系,以更加開放積極靈活的教育教育態度面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各類挑戰,并強化職業道德素養,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危及意識,自覺運用新時期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新策略與新觀念,解決人才培養實踐中遇到的新難題。應放眼國內外,積極引進高層次優秀專業化人才,組建一支熱愛生物科學教育、科研與教學高度融合的高水平師資團隊,為強化人才培養效果奠定堅實的師資力量基礎。要通過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適時對師資團隊的綜合成效進行有效評估。
(三)積極引進現代信息化理念,豐富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手段
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技術手段,使各大高校與科研單位在人才培養工具與方法方面具備了更為廣闊的選擇余地,使得傳統模式下難以完成的人才培養任務具備了更大的可行性。因此,應積極引進現代信息技術,將信息化理念融入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根據社會發展需求、經濟建設規律等客觀實際,搭建基于計算機技術與軟件技術的專業化人才培養數據模型,充分整合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與步驟。
(四)強化學校服務定位,優化教學管理改革
不同的學校或科研機構具有不同的自身優勢與特征,這是強化自我服務定位的基礎參考。基于此,應制定以“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為基本理念的生物科學人才培養專項方案,以生物科學實際生產案例帶入課堂教學,將復雜抽象的生物學概念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要充分尊重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在生物學基礎、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的個性化差異,因材施教,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并突出實踐過程中的師生溝通與交流,充分激發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個體優勢與潛力。
(五)打造生物科學新型實踐基地,強化實戰能力
動手實操與實戰能力是現代生物科學專業人才的必備技能之一。要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遵循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選擇技術條件優良、管理理念先進、生產方式科學規范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打造生物科學專業實習實踐基地,為拓寬人才培養路徑,豐富人才培養載體,延伸人才培養服務深度等開辟更多新的路徑。要引導生物科學專業學生提升對行業的了解,密切關注行業動態與趨向,合理規劃自我職業生涯,在未來就業方向、擇業實踐中實現自我價值。同時,應鼓勵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利用寒暑假期間深入實踐,根據生物技術特點,積極參與上游、中游和下游研發。
綜上所述,受教育理念、人才觀念、社會評價等方面要素的影響,當前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實踐中依舊存在諸多方面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阻礙著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化提升。因此,有關人員應該從生物科學人才培養的客觀實際需求出發,充分遵循生物科學人才培養基本規律,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方法,強化人才培養過程控制,切實提高生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姜士偉,牛顏冰,曹國娟..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生物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高等理科教育與探索,2019,29(15):159-161.
[2]唐燕瓊,白先放,胡強,等.構建重點實驗室開放平臺,培養本科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下旬刊),2019(20):256-258.
[3]杜志強,謝婷婷.淺談高校生物技術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實踐與實例[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高校教育研究,2019(15):3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