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

摘 要: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爆發,由于疫情的關系無法返校,為響應黨的號召,促進社會發展各學校紛紛開展網絡教學。中職學校學生基礎差,自制力不強,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問題尤為突出。如何更好地開展教學,提高學生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成為每位教師關注的重點。
關鍵詞:中職教育;網絡教學;教學建議
一、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的差異
傳統教學由課時、課室、教師、學生、內容、方法六個要素組成,教師和學生在固定的教室內,面對面的完成教與學這一過程;對于網絡教學,沒有固定的授課地點,授課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課時、教師、學生、內容和方法要素外,還需要借助教學平臺來完成整個教學過程。
采用網絡教學,教師和學生不再面對面上課,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為每位教師關心的重中之重。
二、對授課教師的要求
(一)平臺的選用
網絡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和學生在平臺兩端,不能直接進行面對面傳授,無法準確把握學生動態,如何通過平臺生動、準確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及時有效的掌握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成為選用教學平臺的考量。
優先選用功能多,互動性強的教學平臺,最好具有直播+互動模式的教學平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模擬教室環境的教學過程,同時可以及時的通過課堂測驗的方式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態。
(二)課時的安排
嚴格制定教學計劃,明確課堂的整體學習目標和具體學習任務,嚴格遵守授課時間,使授課教師和學生都更有紀律性,為維護良好課堂氛圍做出保證。
(三)課室的選擇
教師和學生都應選擇安靜并且網絡穩定的環境,以保障教學過程不被打斷。
(四)對教師的要求
網絡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在家中授課,這就要求教師不但具備傳統授課的能力,還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網絡知識,熟練應用各種網絡資源,制作授課文件,并能解決一定的網絡問題,應付突發事件。
與傳統的課堂不一樣的是,網絡授課由于地點不限,學生比較容易受到外界干擾,還要求授課教師能夠烘托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情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對學生情況的掌握
學生的基礎怎么樣、學習方面有何特點、學習方法怎樣、習慣怎樣、有什么興趣愛好、成績怎么樣、家庭環境怎么樣、有什么突發情況等都需要授課教師和班主任及時了解。針對中職學生的情況,就要求授課教師更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學習策略,調整授課內容,改進學習方法,有效的掌控課堂。
(六)教學內容的選擇
網絡課程是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可以由多個課件和數據庫、資料庫、試題庫組成,通過視頻、音頻、動畫、模型、文本、圖形、圖像等反映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依托的教學平臺實現教與學的互動。
在進行網絡教學時,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應采用簡單直觀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等,盡量避免冗長繁復的文字理論,多設計互動環節,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七)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與學生是面對面教學,老師講學生聽,多采用講授、演示、任務驅動等方法,穿插以提問、實踐、討論和練習等教學方法。網絡教學模式下,多以講授、演示為主,無法進行實踐,練習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應多采用任務驅動法,多穿插提問、討論、練習,多與學生進行互動。
(八)改變評價模式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的總評成績由考試成績、平時成績、作業成績和操行成績等組成,往往考試成績占據絕大部分比例,這就造成了學生平時不努力,考試前集中學習應付考試。網絡教學模式下,為了改善這一情況,應多設計課上提問環節并計入平時成績,減少期中期末成績所占比重,增加階段性考試,由考試評價改為過程評價,吸引學生注意力也增加學生對網課的重視程度。
三、反思與總結
教學過程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是老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授課教師不斷的進行反思與總結,提高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豐富自己的知識。尤其在網絡教學模式下,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增強教學效果,是每一位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建鳳,中職學生網絡學習模式下的新思考探索與觀察,電子世界,2020,(09),68-69.
[2]段曉云,有效開發中職互聯網德育課程資源的思路探索,現代職業教育,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