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霞
摘 要:開展古詩詞評點式閱讀,是個性化閱讀的要求。古詩詞評點式閱讀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初讀感知,二是精讀賞析,三是拓展遷移。其中精讀賞析階段的評點式閱讀是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在古詩詞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評點式閱讀,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和矯正功能。
關鍵詞:語文教學;古詩詞;個性化閱讀;評點方法
評點式閱讀,是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借用圈點等符號對詩文的字、詞、句和寫作方法等進行批注并加以品評與賞析的一種閱讀方法。它創新了傳統的閱讀教學,有著鮮明的優勢。本文對古詩詞評點式閱讀作了初步探索,總結出初讀感知、精讀賞析和拓展遷移三個階段,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一、初讀感知
初讀感知階段的評點式閱讀是閱讀的第一步,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詩人和創作背景,從整體上感知古詩詞的大意和情感,找出在朗讀中的疑惑。基于此,評點的形式應以摘記式和提要式評點為主。
摘記式評點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通過查找資料,補充理解詩人的經歷以及寫作這首詩時的人生境況,并有主有次的添加詩人的代表作品、詩歌語言風格和藝術特色。二是在反復朗讀時,遇到不認識或難懂的字、詞、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參考書弄清楚,搞透徹,然后寫在空白處。這樣,既幫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記憶,為熟讀背誦掃清了障礙。
提要式評點是指在古詩詞閱讀中,用精煉的語言在詩文的天頭或地腳寫上大意和情感。如果是寫景詩,就要大體找出所寫的意象,并注上所寫景物的特點;如果是哲理詩,就要初步地概括出詩中的哲理,以便在復習瀏覽時一目了然。
這一階段的閱讀評點,不求深入,但求養成良好的閱讀評點習慣。即使是在你喜歡的語句劃上一條波浪線,在某個精彩的詞語旁寫上一個“妙”字,或者在你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一個問號,這也是評點。當然這是閱讀評點的最簡單的形式,而僅停留于此是遠遠不夠的。
二、精讀賞析
精讀賞析階段的評點式閱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這一階段大多采用解釋式評點,這種評點方法,是指學生了解課文大意和主旨后,反溯因果,對某些詩句進行解釋。譬如賞析陶淵明《飲酒》中的“心遠地自偏”。教師可讓學生聯系三四句的一問一答:“結廬在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詩人好像領會了讀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后自答。于是我們就可以在“心遠地自偏”旁寫上類似“只要思想上遠離了那些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喧囂,其他方面也自然與他們沒有糾纏了”的評點了。
再如點評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可啟發學生聯系《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寫過香菱對此詩句的評論:“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似的。”進行思考。相信學生也能正確寫出類似“一個‘直字更顯荒漠的浩瀚無際,‘圓字更顯長河的磅礴遠大”的精彩評點。
在精讀賞析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應允許并提倡他們對古詩詞閱讀作出或褒或貶的個性化理解及評價。他們往往在品味了詩詞以后,會對部分詩詞作出評價式的評點。對于學生的閱讀評點,不管是對詩句肯定的評價,還是否定的評價,只要是言之有理,老師都應加以鼓勵和肯定。如對賈島的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敲”字的賞析,有學生說“敲”用得妙,有學生說“推”用得好,只要能聯系當時的情景,闡明各自的理解,都不失為好的評注。
三、拓展遷移
拓展遷移階段的感悟式評點,主要是在品味詩詞語言基礎上的拓展知新和遷移運用,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逐步地形成了對語言文字的悟性,是更高層次的頓悟。此乃評點式閱讀第三境界。有了這種悟性,亦必將遷移于表達,使學生懂得分辨語言中的優劣高下,逐步達到準確、得體、生動地運用語言。古典的詩句的美妙之處,不僅僅是因為語言雋永,更是因為表達的主題深刻、精辟,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和警策。“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詩詞評點式閱讀第三境也。
譬如蘇軾的詞《定風波》有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哲理,如果讀完之后不指導學生去深思、品味,那么背誦古詩詞還有何價值呢?這時可以指導學生把自己的感悟寫在旁邊。不少學生的評點也相當有見地。有的寫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就像旅舍中的過客而已,實在不值得過分自憐而對榮辱得失斤斤計較”;有的寫道:“富貴非吾志。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隱逸淡于功名,固然不失為一法,但在這個人間社會里,誰都無法從現實生活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更有的反其意而為之:“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為了蠅頭小利,忙得不亦樂乎,值得嗎?”讓人拍案叫絕。
我們在表達上還要打磨,不僅要語言“簡明流暢”,還要爭取寫出獨特的體驗和個性的表達,這是評點閱讀的最高境界。比如評點陶淵明《飲酒》中“心遠地自偏”,可以聯系現代生活,在喧囂的塵世中,我們有時很浮躁,而如果能像陶淵明一樣,淡泊名利,不僅僅局限于物質方面的追求,我們的心情就會變得寧靜起來。這樣古今聯想,就寫出了有獨特的體驗感悟式評點。
評點式閱讀給學生真正的閱讀權利,利用課堂教學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走入閱讀“三境”,讓學生真正走進詩詞,真正有自己的創見。這樣,閱讀就不再是處于一種被動,不再成為一種負擔,相反閱讀已經變成了他們的一種精神需求,一種文化熏陶。更為重要的是,日積月累,厚積薄發,學生在古詩詞評點式閱讀中找到了讀書的樂趣,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讓他們的個性得以神采飛揚,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古典文學修養和鑒賞能力是不無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