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
摘 要: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快速發展,小學生面臨的壓力也不斷提高,逐漸出現了很多心理問題。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很少將閱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聯系在一起。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新時期,教師要正確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學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教師要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注重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本文針對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關系
(一)兩者目標一致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積極發展,為社會培養全面高效的人才,語文作為最基礎的學科,教師應該抓住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核心價值部分,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進課程中,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建立正確的新型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樂學好學的特性,讓其受到閱讀文章作者高尚情操的熏陶,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內容上相互滲透
小學語文閱讀教材是結合我國文化歷史背景,經過各類專家精挑細選出來的,其中包含有豐富的社會人文、心理健康等大量有價值的文章。尤其是詩歌、散文、寓言故事情節等,涉及到作者的各種家國情懷,如愛國、奉獻、思鄉、博愛等,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找到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閱讀中的方法,兩者可以相互補充,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手段單一
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當前課堂教學采用的教學方式單一,大都是教師在講臺進行講解,學生在底下被動地接受老師講解的理論知識,教師也不注意學生是否能消化吸收,“填鴨式”教學,使學生被動聽講,尤其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很難能集中精力跟上教師的思維,忽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長此以往,學生跟不上課程進度,很容易對語文閱讀的學習產生厭倦、情緒低落等負面情緒。
(二)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小升初,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由自由快樂轉變成遵守規則,由于小學生接觸事物有限,思維轉變較慢,一時很難適應小學的生活。大部分是根據教師的講解來理解歷史、理解文化、理解社會,但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小學階段是學生心智發展成熟的重要時期。教師自身缺乏從閱讀文獻中挖掘出心理健康要點的能力,只能利用自身經驗,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和課堂表現將部分心理知識簡單講解給學生,導致學生很難理解運用相應的知識,心理教學并不能取得有效進展。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想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就必須要掌握扎實的教育學、心理學、文學等相關知識,并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結合實際閱讀文章的特點,對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備課,切實地將其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心理健康量表引入到閱讀教學中,教師嚴格落實相關的評價因子,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方式,給出最客觀的評價分數,以此來準確推斷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進行有效疏導。
(二)培養學生的積極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指出:從積極樂觀的視角,以積極的價值取向,用積極的內容和方式來塑造積極健康的心靈。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如多媒體、廣播等,借助音頻,為學生構建相應的藝術形象,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如在講解到以愛國為主題的文章時,可以選取《狼夜山五壯士》、《最后一課》等相關的愛國資料片段,讓學生集中精力來跟著節奏朗讀,即升華了情感,使學生觸摸到文章作者的情感,層層遞進,又能幫助學生感悟到愛國主義精神,讓小學生樹立起堅強的思想品質。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小學生具有一定的自我表現欲望,教師要打破固化思維,可以通過多學科知識的融合,組織小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教研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表演活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心理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
如《陶罐與鐵罐》這個故事的講解,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教學設施,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把陶罐的謙虛和鐵罐的驕傲表現出來。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適當引導其他觀看的同學,讓其注意自己喜歡哪個角色,并進行思考來說明喜歡它的理由,教師通過評價,以此來告訴學生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能驕傲自大的道理。
四、總結
小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沒有完全建立,可塑性非常強,這時候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加強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的引導,不僅有助于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堅強的心理品質,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20(05)。
[2]任亞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分析[J].科技資訊,2020(04)。
[3]王世芳.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