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龍

【摘 要】目的:評價葛根湯加味配合針灸推拿治療周圍性面癱對預后的影響。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選擇納入100例周圍性面癱病例樣本,以“動態隨機分組法”對納入樣本進行分組,設置對比組、研究組,前者50例給予基礎治療+針灸推拿,后者50例加用葛根湯加味,對比分析治療效果。結果:經統計計算發現,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6.0%高于對比組的84.0%,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周圍性面癱患者,采取葛根湯加味配合針灸推拿治療,可獲得顯著治療效果,該治療方法可作為推薦方案廣泛應用于周圍性面癱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關鍵詞】周圍性面癱;葛根湯加味;針灸推拿;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128-01
引 言
周圍性面癱也稱Bell麻痹,是由面神經管內面神經非特異性炎癥引起,以口眼歪斜、說話漏風漏氣、以及流涎為典型癥狀,伴隨疾病進展,可導致面肌痙攣,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與工作,因此,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1]。本次研究選擇納入100例周圍性面癱病例樣本,采取不同方案治療,對比分析治療效果,探尋最佳治療方案,提高患者臨床受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選擇納入100例周圍性面癱病例樣本,以“動態隨機分組法”對納入樣本進行分組,設置對比組、研究組,前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19~70歲,均值數(44.6±12.3)歲;后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18~70歲,均值數(41.1±12.5)歲;納入樣本符合周圍性面癱診斷指南與標準,對葛根湯方藥中藥物無過敏反應,對針灸推拿具有耐受性,兩組樣本基線資料對比結果為:P>0.05,提示本次研究可行。
1.2 方法
對比組50例給予基礎治療+針灸推拿,具體過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B族維生素、以及抗病毒等基礎治療,針灸:取風池穴、合谷穴、翳風穴、以及陽白穴等穴位,以平補平瀉手法進行針灸,每次留針20min,每周2次,治療3周;推拿:指導患者處于平臥體位,在頭部下墊薄枕,一只手固定頭部,另一只手以指掌摩揉法對面部進行按摩(3-5次),后通過手指掌面從額正中掌揉至峽部(2-3min),再取風池、翳風、太陽等穴位進行點按(3-5min),上述治療措施每天1次,治療3周。
研究組50例加用葛根湯加味,在對比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葛根湯加味,方藥組成:葛根60g、白芍60g、鉤藤30g、桂枝15g、赤芍15g、生姜15g、僵蠶10g、防風10g、甘草10g、細辛10g,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取汁300ml,分兩次服用,治療3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兩組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基本全部消失,面部感覺、面部運動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面部感覺及功能較治療前改善明顯,無效:臨床癥狀、面部感覺及功能無任何好轉跡象,甚至加重,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4.0軟件計算處理研究中所涉及數據信息,計量資料(-x±s),t檢驗,計數資料(n,%),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對比
經統計計算發現,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6.0%高于對比組的84.0%,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周圍性面癱是臨床常見神經系統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具體病因尚無明確定論,認為可能與病毒感染、自主神經功能異常、以及受寒等因素有關,治療應以減輕神經炎癥、改善血液循環為主,常用藥物包括腎上腺皮質激素、B族維生素、以及抗病毒藥物等,雖然能夠獲得一定治療效果,但不是非常理想。中醫認為周圍性面癱屬于“口癖”、“中經絡”范疇,由于機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風邪之氣入面部經絡,致使縱緩不收、氣血痹阻進而引發疾病,治療應以活血通絡、益氣養陰為關鍵,針灸特定穴位能夠改善患者肌纖維神經支配,促進障礙神經功能恢復,推拿按摩可發揮活血通絡、改善局部新陳代謝等作用,同時也能夠增強神經功能恢復效果,葛根湯加味方藥中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溫經活絡、刺激感覺神經等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方中藥物還具有抗炎效果,應用于周圍性面癱中,有助于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3]。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經統計計算發現,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6.0%高于對比組的84.0%,差異顯著,P<0.05,說明葛根湯加味配合針灸推拿治療周圍性面癱效果更加顯著,分析原因在于聯合使用多種治療方案,可更好緩解和消除炎癥,促進障礙神經功能恢復。
綜上,針對周圍性面癱患者,采取葛根湯加味配合針灸推拿治療,可獲得顯著治療效果,該治療方法可作為推薦方案廣泛應用于周圍性面癱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參考文獻
[1] 陳熾祥.溫針灸聯合祛風解毒活絡湯對周圍性面癱患者FDI、血清ET及NO水平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20,39(03):310-314.
[2] 郭艷波.自擬清熱通絡方聯合針灸治療風熱型周圍性面癱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05):42-44.
[3] 張克飛,王旋旋,王兵.溫針灸聯合中藥自擬方治療周圍性面癱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20,26(01):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