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霞 王鵬虎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深入發展,加強學校文化建設、落實立德樹人已成為各個學校的根本任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同時,校園文化建設能夠體現出學校的辦學水平,是展現學校實力以及辦學特色的有效渠道,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充分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并且讓學生能夠獲取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價值觀念?;诖?,本文主要探究校園文化建設新視野下的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方法,希望能夠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方法
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之處在于促進學生精神的成長,使學生解放心靈、創新思想,讓學生的個人修養、道德品質、精神面貌、文化知識等得到提升。同時,文化作為學校中最有魅力以及價值的內容,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正確的三觀,使學生具備較強的人格魅力。另外,校園文化作為整個社會文化中的主要構成部分,應當受到各大學校的重視,將校園文化建設當作首要的任務,并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而讓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發展的必要能力,使學校成為精神文明、文化建設的重要場所。
一、基于人文開展文化建設,充分實現育人目標
學校應基于人文開展文化建設工作,加強校園組織管理機構,打造出最佳的核心素養培育環境。學??梢詫⒃械墓芾硇问睫D化為扁平式的管理,進而更好地完成育人目標。學校可以成立校務委員會,主要包含以下五個部門:教師發展中心、課程教學中心,學生發展中心,后勤保障中心以及學校辦公室,讓這五個部門直接管理相關工作,減少等待的中間環節使學校管理流程更加清晰,彌補了傳統校園管理中的不足之處。同時,學校應重視制度體系人文化這一目標,結合學校教師的實際情況,了解教師的意見以及想法,從人文關懷的角度上出發,關心與尊重教師,構建積極向上、公平公正的民主制度文化,使教師認同學校的管理體系以及核心素養培育的目的。另外,需重視評價體系綜合化,在對學校師生展開評價時,應將綜合素質評價當作主要內容,對教師努力上進、奮發圖強的精神給予肯定,對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進行表揚,尊重學生間的差異,促使學生個性化成長,從而更好的實現核心素養育人目標,在文化建設新視野下提高學生們的核心素養。
二、積極開展家校共育工作,打造家校文化建設
各大學校應積極開展家校共育工作,將家長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融合,以此促進家校和諧共處,讓學生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家校文化建設,從而提高教育的水平以及效率??梢赃@樣講,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修養以及品質,也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有著直接關系。因此,學??梢耘c家長進行合作,深入挖掘優秀的家長教育故事,并將其發表到校園公眾號中,以便所有家長進行傳閱,學習他人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同時,學??梢苑e極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進入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陪伴孩子一起進行閱讀,增強教育的深度。另外,學校應當完善家校合作體系,增進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并讓家長為學校文化建設提出意見,共同商量教育孩子的良好方法,使學生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學校應定期開設家長開放日、自由參觀日、家長委員會談話等活動,讓家長們貫穿到整個學生教育的過程中,協助學校完成對于學生的教育,不僅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還能增強學校的教育與管理質量,實現共贏的局面,進而打造出高品質學校。
三、深入挖掘學校物質文化,展現學校建設風采
物質文化作為學校的獨有特色,對于校園文化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可以說是全體師生的感知場所,不但裝載了學校的文化內涵,還具有著一定的教育因素。同時,學校的環境景觀也有著獨特的育人之處,不僅是學生休息與學習的場所,也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場所,能夠讓學生的文化精神受到熏陶,也對學生思想的形成以及素養的培育有著重要影響,能夠充分展現出學校文化建設風采。因此,學校應深入挖掘與打造校園物質文化,讓每一處景觀以及建筑都擁有育人的氣息,如雷鋒等名人雕塑、名人名言宣傳欄、梅蘭竹菊長亭等,這些校園景觀都無時無刻的教育著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無聲的魅力。另外,學校的教學設施、教學用品以及應用標志都有著很高的使用頻率,可以將它們作為展示校園文化的載體,將其展示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中,如學校獎章、榮譽著作、優秀文章、校規、校園名人等,使校園文化氣息變得更加濃郁,進而從根本上構建出核心素養培育的良好環境,讓學生在這一環境中形成正確的三觀,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總而言之,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有著直接的影響,不僅能夠完善學校的制度文化,還可以將民族精神傳承下去,全面落實立德樹人這一理念。同時,校園文化建設視野下的各大中學院校,應結合目前社會發展趨勢以及教育趨勢,注重核心素養培育的科學性、時代性以及民族性,進而將校園文化更好地傳遞出去,讓大家感受到文化建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重要性。另外,學校應抓住教育的本質,不斷的創新與優化校園文化建設,從而摸索到文化建設的具體方向,獲得文化創新的源頭活水。
參考文獻
[1]應森林,呂金芳,文明校園建設與校園文化品牌培育研究——以校園百家微店建設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OI):126-127+157.
[2]蘇國華,創新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文化育人功能[J].亞太教育,2019(10):33.
[3]陳麗萍,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校園文化建設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15.
[4]陳欣,指向社會責任素養的“立己為人”校園文化建設[J].江蘇教育研究,2019(3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