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拉姆
【摘? 要】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在進行閱讀練習的過程中能鍛煉語文思辨能力,從而為其提升語文綜合素養創造良好條件。而小學語文教師應將閱讀教學的效用發揮至最大化,并深刻意識到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強化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還能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文素材,以此有利于學生增強構詞造句的能力,從而強化其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關鍵詞】語文閱讀;積累素材技巧;策略
相對于獨立的素材積累教學活動,結合閱讀練習引導學生積累素材,不僅能使學生深入理解素材的含義,還能使其參照閱讀范本靈活運用素材。教師應在帶領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從詞匯、語句等方面引導學生積累語文素材,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為此教師應以詞匯教學為起點,引導學生在掌握課內閱讀詞匯的基礎上,拓展課外閱讀詞匯;與此同時要求學生養成記錄閱讀中妙語佳句的習慣;除此之外學生在閱讀中增長的見識也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素材,以此使學生豐富素材類型。
一、詞匯:掌握課內詞匯,拓展課外詞匯
課內的詞匯知識是學生必掌握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應積極制訂相關教學計劃,督促學生有效掌握課內閱讀詞匯,例如:首先教師在學生開始閱讀前,引導學生淺識閱讀文中的新詞匯內容;其次教師要求學生在通讀課文的過程中,用紅筆畫出新詞匯內容,以此使學生能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時著重解讀詞匯內涵;最后教師在解析文章內涵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匯在文章中的具體含義,使學生能在理解詞匯內涵的基礎上,參考文章內容學會運用詞匯。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積極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詞匯,使學生豐富語文詞匯量。例如:教師會定期為學生安排語文課外閱讀課程,在課程中教師引領學生學習課外詞匯,首先教師要求學生自行略讀文章,并在讀文章的過程中用鉛筆畫出不熟悉的詞匯;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將陌生詞匯匯總到作業本上并交到教師手中,教師再挑選多數學生不熟知的詞匯內容,并著重為學生講解這部分詞匯知識,從而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詞匯內涵。以此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能積累豐富的語文詞匯。
二、佳句:閱讀積累佳句,養成記錄習慣
小學時期的學生語言基礎相對薄弱,并且欠缺構詞造句的技巧,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在閱讀時積累精妙的語句,以此借鑒文章作者的構詞技巧強化自身構詞能力,例如:俗話講“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對于課內閱讀,首先教師著重解析的語句學生應及時記錄在積累本中,并且學生要將教師分析的重點內容記錄在語句旁邊,比如教師對句子結構的分析;教師對重點詞語的詳細解讀等,其次為了使學生能及時復習積累本中的語句,教師將積累本中的內容作為家庭作業布置給學生,并利用固定時間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比如教師在講解完一篇閱讀文后,要求學生背誦積累本中關于本篇文章的語句內容,并在隔天語文課前以抽查的形式檢驗學生的背誦成果。以此不僅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還能避免學生擱置積累本,從而使積累本無法發揮真實的效用。對于課外閱讀,教師建議學生將文章中自己喜歡的語句摘抄到積累本上,對于課外積累的素材內容教師不做硬性要求,但教師鼓勵學生將瀏覽積累本作為課余時間的一項休閑活動,以此使學生養成翻閱積累本的良好習慣,并促使學生積累更多妙語佳句,從而使學生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逐漸強化語文構詞造句的能力。
三、閱讀拓寬視野,豐富素材類型
除了詞匯與佳句,閱讀文中還包含各種歷史文化、科學教育等知識內容,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拓展視野。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積累閱讀文中包含的豐富知識內容,以此促使學生積累多種類素材,例如: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時,學生能認識與科技相關的知識內容,以此教師引導學生概括科技知識并將其摘錄到積累本中。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歷史文化領域的文章時,建議學生將自己未曾學過的知識點記錄在積累本中,同時鼓勵學生及時翻閱積累本并有意識地記憶相關知識,從而為學生的語文寫作提供知識素材。再例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講解文章作者所運用到的寫作手法,以此引導學生積累寫作技巧素材。首先教師以解析文章語句為切入點,為學生講解作者所運用到的寫作手法;其次教師引導學生將含有寫作技巧的語句摘抄到積累本中,并在空白處標注語句中的具體寫作技巧,以此使學生能在復習積累本素材內容時,有效掌握其中的寫作技巧;最后教師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學生能在寫作中或是日常表達中運用所積累的寫作技巧,從而使其強化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應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效用發揮到極致,在增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詞匯、語句、技巧等語文素材,使學生在積累的過程中逐漸強化語言建構能力,以此促使其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雷士超.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之素材積累引導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