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闊


摘 要:課程思政是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有效途徑,《移動通信技術》課程通過課程調研,挖掘育人要素,進行了系統化的課程設計,并重構了課程體系。
關鍵詞:課程思政;調研;系統化設計
一、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教育部出臺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高校應當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切實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立德樹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任務。
二、課程思政的調研
課程團隊開展深入課程調研,先后實地考察了中國移動、中國鐵塔重慶有限公司、重慶永鵬、重慶通信建設有限公司、中富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從崗位的職業素養、畢業生優秀典型案例、畢業生反面典型案例、企業要求等各個方面獲取了第一手的與行業密切相關的思政資料,了解行業對立德樹人的需求。經過和企業的深入研討和意見的收集,使得我們對通信行業技能人才的育人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在對行業歷史的了解、對工匠精神的打造、對團隊意識的培育等方面,獲得了新的認識和新的育人靈感。
同時,課程團隊在線上繼續開展雙師同堂的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以外,還針對課程思政工作,策劃了一次網絡調研活動,以求了解實施效果和收集學情。調研從高職學生角度出發,針對課程思政開展情況,通過微信平臺,設計了如下幾方面的問題,進行了一次普適性的問卷調查,設計目的如下:
①了解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②了解學生對學院所開展的課程思政的認可程度
③了解學生對課程思政方面的需求
調研共計1257人參與,涵蓋通信學院三個年級的學生。經過詳細的數據分析,得到了直接受眾的第一手資料,其中認為目前課堂上教師大多采取何種思政方式育人調研情況如下表。
三、挖掘育人要素
課程思政不等于的思政課程,不是把思政課程的內容在專業課程中再現,而是提取和挖掘各種育人要素,和老師的教學藝術進行結合,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正確的政治觀、價值觀,樹立了“建通信全國,保萬家通信暢通”的專業精神,確定了課程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等各個方面的定位和目標。
同時,根據崗工作場景多變復雜,有時候需要爬高山、爬鐵塔,比較艱苦,從業人員不容易堅持的特點,將堅持不懈的職業素質培養作為思政教育目標;根據移動通信行業技術變化快,需要從3G到4G再到5G持續不斷的更新知識和技能,將自主學習、深度專研的學習態度作為思政教育目標;根據基站維護崗位經常根據國家的需求進行重大節日保障、救災搶險等重要任務,將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作為思政教育目標;同時,根據華為、中興在5G技術的創新,將獨立自主的創新意識培養作為思政教育目標。
四、課程的重構
結合本課程理論性強的特點,經過課程團隊交流討論,對課程進行了重構和頂層設計,以手機信息的神奇旅行為主線,特地收集和開發移動小百科、通信名人名企、優秀學生案例等融入課程教學單元,同時設計趣味化的小實驗,代替原來枯燥乏味的知識體系,使得課程更加具備趣味化、實驗室化,達到文化育人、立德樹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推進高校思政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創新.段偉”貴州日報”.2020-07-29
[2]衛思諭.推動思政課與專業課協同前行.<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