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媚
《班主任的真情與智慧》這本圖書共分為四輯,看完之后我被它里面的案例和如何幫扶那些迷失方向的學生,撥正人生航向的教育方法所吸引,深深被感動的同時也引起了我無盡的反思。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和時刻和學生打交道的班主任,面對“問題學生”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到他們呢?這也是我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問題學生”他占比對于一個班級來說并不算多,但哪怕有一個兩個對于班主任來說都是一種考驗。班主任教育的好可以撥正“問題學生”的航向,班主任要是粗暴的待之,那無疑是教育的失敗。
“問題學生”是指遭受到來自家庭、學校等方面的不良影響,而自身能力又無法應對,從而導致在行為和學習等方面和同齡學生相比稍落后,要想讓其撥亂反正必須家長、老師和社會人士的幫助下才能解決其問題。在其含義也已經明確了“問題學生”可能會在哪些方面存在偏離常態,其解決方法是自己不能解決,需要在他人的幫助下才能順利解決問題。因此我們不能給其貼上“壞品德”的標簽,否則極易導致其走向另一個極端。作為師者,我們要秉承教育的信念與責任,結合心理學知識,付出更多細心、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循序漸進,不拋棄,不放棄,才能達到教育和轉化的目的,真正實現為其生命導航,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點燈人。
1把高舉的教鞭,輕輕放下,引導他們逐步走向成功
“人之初,性本善。”對于問題學生來說,之所以成為問題,一定有其原因,絕不會是生來就帶著問題來的。而且問題學生也不可能就一無是處,他也可能有好的方面,關鍵是我們老師善于發現,善于引導,善于利用,善于發揮,讓他們充分發揮長處,克服缺點,引導他們逐步走向成功,走向美好的人生制高點。
每個學生在成長的路上或多或少都會犯錯,我們該如何對待這些學生呢?作為師者我們不能站在高高的講臺上,拿著道德和法律條文,把我們的學生當做“犯人”,訓得體無完膚。我們應尊重其人格,每個學生的人格都是平等的,需要我們用包容的態度去悅納他們的不足,用發展的眼光去對待我們的少年,用堅定的語氣告訴他們,只要他們努力改過,雖然不易,但未來可期!所以,請每位師者善待“問題學生”,把高舉的教鞭,輕輕放下,達到幫助、引導和教育的目的,引領他們逐步走向成功。
2尊重學生,看得起學生,對他們付出真誠的愛
周弘老師說,賞識是一把“雙刃劍”,一些人很容易把賞識教育曲解為表揚鼓勵,甚至不能批評。其實,賞識教育更注重教育的態度:尊重學生,看得起學生。你看得起學生,批評就不會有副作用,批評也會贏得學生的感激。
其實,學生的所有問題都是對愛的呼喚,學生們都從內心里渴望教師走近他們,關注他們,關愛他們,如果學生們得不到老師的愛,一切問題都會隨之而來:厭學、逃學、不交作業、打架、早戀等。得不到愛的學生心里會充滿失望、妒忌,甚至是憤怒、仇恨等消極情緒。消極情緒的不斷發展,有時會讓學生走上不歸路。如果我們能及時抓住這些特別的教育契機,對學生付出真誠的愛,就能使著他們向著真善美,不斷前進。
這告訴我們,在處理“問題學生”問題的時候要以愛為出發點,熱愛、寬容、尊重、幫助學生,但對學生的錯誤絕不姑息、縱容,既堅持了教育的原則性,又有教育的靈活性和智慧性,我覺得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3不能把”問題學生”當作“累贅”,而是勇敢的選擇“全納”
“全納”是教育的一種責任,也是教師的天職。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朵燦爛的鮮花,不管他是健全的,還是殘缺的,只要有生命的存在,就有其價值的所在。平等享受教育,沐浴愛的雨露,是每個學生的權利。因此,每個學生都值得也需要我們公平待之,挖掘其潛能,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實現其人生價值,是教師至善至美的追求,也是我們教師的價值所在。
說易行難,在實踐過程中,處理的不好可能會是兩敗俱傷。我們都知道這樣的學生相對其他學生他們是更加敏感,他們更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關愛。只要我們與其交往過程中,稍微讓他們覺得老師對待他們是不友善的,他們就會像刺猬一樣,保護起自己,刺傷他們。針對此情況,我們要為他們創建溫暖的氛圍,給他更多的關愛,用接納和包容的態度把“問題學生”融人到溫暖的班集體里。此外,面對這樣的學生,不僅教師,包括班級中所有的學生都是重要的角色,我們要跟其他學生多溝通,拿出我們所有人的包容之心,關愛之心,讓其他的學生學會和“問題學生”相處。只要胸中有愛,肩上有責任,我們必將會看到一朵朵絢麗的小花正在靜悄悄地綻放。
4給學生留足面子,要做“問題學生”成長中最重要的點燈人
對于“問題學生”魏書生老師曾說:“這些孩子多不容易啊!”常常犯錯誤,常常被批評。第二天還得背書包到學校,坐在課室上挨時間。他們的自尊,已經被撕扯得不成樣子了。也許他們會叛逆,用不屑一顧來收拾碎了一地的顏面;也許他們會反抗,歇斯底里來對抗外界帶來的屈辱。我們作為班主任,作為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點燈人,何不多些關愛,多些尊重,給學生留足面子,保持他們做人的自尊、自愛,去點亮學生心靈深處那盞燈呢?這樣做,點亮了一盞燈,照亮了一大片,既亮了自己,也亮了別人。于學生于自己,都是一種上乘的境界。
冰心老人給私立光華學校題詞曾說:“有了愛便有一切”。教育的力量只能從師愛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管理機制,無論它設想得如何完美,都不能替代師愛對學生的教育作用,而“親其師,信其道”,這是恒古不變的真理。所以當教師,尤其是當班主任,要有細心、愛心、耐心、責任心,要以自己的心換取孩子的人,用心去聆聽孩子成長的聲音,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引導教育,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神圣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