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彪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 蘇州 215021
在當今社會,戶外拓展正在逐步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之一。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已經有大量的人們利用他們自己的業余時間去參與到戶外拓展的鍛煉中。然而現在備受呵護的中學生,癡迷于網絡不能自拔,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聯系,身心得不到很好的發展,雖然每天進行著文化理論知識的熏陶,卻忽略了心理與身體的發展與鍛煉。從體育教學來講,由于我們常年來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傳統課程的大量充斥,導致在中學生的教育中受到了排斥,對體育教育的發展和體育事業的發展都有著負面影響。因此,通過探討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推廣的可行性來開拓現代體育教學的新內容,豐富新的課程體系,并尋找出影響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推廣的因素,使其具有現實意義。
以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推廣的可行性為研究對象,從開展現狀、影響因素等角度,分析在蘇州市中學開展戶外拓展的可行性。
以蘇州市中學參與體育項目教學的教師為調查對象。對選取的12所中學參與體育項目教學的教師進行問卷調查,12所中學分別為:江蘇省蘇州中學、蘇州市第十中學、江蘇省木瀆中學3所重點中學,蘇州新區實驗中學、蘇州市教科院附校、蘇州外國語學校3所既有高中也有初中的學校,蘇州市第三十中學、相城實驗中學、昆山市城北中學、張家港市第二中學、太倉市第二中學、吳江開發區實驗初級中學6所普通中學。調查的內容有蘇州市中學開展戶外拓展的現狀、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開展的影響因素等。
2.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論文所要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通過學校的圖書館、網絡、多媒體平臺等途徑,查找大量的相關文獻資料、期刊,收集與本論題相關的資料,了解和整理相關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為本研究提供參考。
2.2.2 問卷調查法
(1)調查問卷的設計
收集與了解許多的相關資料和查閱有關的期刊、論文和文獻資料,依據要研究的問題和內容,了解蘇州中學戶外拓展開展的現狀;通過請專家和學者為調查問卷的設計給出了寶貴的建議,設計出戶外拓展在蘇州中學推廣可行性的調查問卷,并且聽取相關專家的建議和意見,對問卷進行認真的修改,然后定稿。
(2)問卷發放與問卷回收

表1 問卷發放、回收情況調查表
向調查對象發放和回收問卷,問卷的回收率為100%。
(3)問卷的信、效度檢驗
為了保證問卷設計的有效性,咨詢了相關專家,然后對調查問卷的有效性進行了檢驗。接下來根據相關專家建議的內容,把本研究的調查問卷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為了檢測調查問卷的可信度,進行了調查問卷的重測檢驗,兩次發放的時間相隔30天,請參與第一次參與問卷調查的教師進行第二次調查,統計了前后兩次調查問卷的結果,結果表明調查問卷的可信度符合此研究的要求,以此來證明調查問卷的信度有效。

表2 問卷重測后的信度檢驗表
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的檢驗結果表明,對調查問卷設計的結構合理,能夠滿足論文撰寫的需要,信度檢驗的系數也達到要求。
2.2.3 數理統計法
通過使用EXECL 2003對此問卷數據進行求和、匯總、分類、統計百分比等一些常規的數據統計。
3.1.1 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開展的現狀
通過對蘇州市的中學進行抽樣調查顯示,蘇州市的部分中學截止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開展過戶外拓展,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可以作為一項新生事物,走進同學們的生活,通過戶外拓展自身的吸引力去感染每一位同學。

表3 蘇州市中學是否開展過戶外拓展調查表(n=36)
3.1.2 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推廣的影響因素分析
(1)蘇州市中學缺少戶外拓展開展的社會氛圍
影響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推廣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缺少戶外拓展開展的大環境”,有77.7%的老師選擇了這一項。戶外拓展作為一種體驗式學習的形式步入國內二十多年以來,以其與眾不同的魅力和學習效果慢慢的運用到一些教學與培訓的相關領域,學習的目標也從曾經單一的體能訓練、生存訓練拓展到團隊精神,個人性格訓練等領域。1995年3月至今,經歷了20多年的迅速發展,變得更加成熟,為企業培訓創造了價值和影響,同時也受到了學校教學工作者的關注,而且在2002年步入到中國學校的課堂。當下我國已有近百余所高校開展拓展訓練課程,包括中國地質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一流學府,[7]并且一些城市也在逐漸加大對在中學開展戶外拓展的重視,如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蘇州作為一個還在發展中的城市,對于戶外拓展的認識還很少,由于各方面的條件的限制,戶外拓展還沒有真正的普及到每一位學生

表4 影響蘇州市中學推廣戶外拓展的因素調查表(n=36)
(2)蘇州市中學教師對戶外拓展的了解不夠
通過問卷調查顯示,“教師對戶外拓展不了解”是影響蘇州市中學推廣戶外拓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高達94.4%。表5表明,認同“對戶外拓展的了解程度不多”的老師占77.7%,另外認同“對戶外拓展不了解”的老師占16.7%。由此可以看出,蘇州市中學的老師在戶外拓展這一領域的認識知之甚少。但是,相關老師和學生對戶外拓展了解程度又決定著戶外拓展能否在蘇州市中學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要決定于體育教師對戶外拓展的知識和作用的了解,只有各位參與體育教學的老師將戶外拓展的內在的價值與體育課堂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讓同學們在參與戶外拓展時,感受到戶外拓展特有的樂趣,這樣才能培養同學們對戶外拓展的興趣。

表5 蘇州市教師對戶外拓展的了解程度調查表(n=36)
(3)蘇州市中學缺少戶外拓展專業的師資力量
可以看出,影響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推廣的另一個因素是“缺少戶外拓展的專業教師”,有88.8%的老師進行了選擇。另一方面,表4.4表示有86.1%的老師畢業院校沒有開設戶外拓展課程。這一系列的數據很充分的表明了大量的體育院校還是不重視戶外拓展課程,但是從一定意義上講,可以說戶外拓展教師是戶外拓展進入中學體育課程中的主導力量,也可以說是讓同學們對戶外拓展產生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戶外拓展專業的師資力量是影響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推廣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6 蘇州市教師畢業院校是否開設戶外拓展課程(n=36)
自然資源。蘇州作為一個坐落于長江三角洲中部的中心城市,其歷史文化和旅游十分著名。東邊依靠著上海,南邊連接著嘉興,西部環繞著太湖,北部與長江相靠。蘇州的古城區河流交錯密布,是一個風景優美、氣候適宜、 比較理想的“戶外運動”基地。蘇州市優越的自然資源為學校開展戶外拓展提供了天然的發展基礎,可進行寫生、攀巖、野外生存、野炊、登山、比賽、生態旅游、穿越、環保行動等多項富有教育意義的戶外活動。
政策方向。根據2002年教育局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課程機構的要求,為了體育課程目標的順利實現,努力將課堂教學與大自然相結合,合理利用蘇州的自然環境資源,使課程內容豐富多彩。合理利用課后時間,開發課后校外的體育資源,例如開展親子體育、戶外拓展、郊游等體育類活動,形成課程內外有機聯系的結構。不斷的挖掘和利用體育課程的資源是體育課程改革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需要積極地利用現已有的課程資源和同學的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結合起來。由于我國傳統體育教學思維方式以教師為中心,教學行為方式上重視教法,忽視學生學法和情景再現造成部分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體育課的窘境。[8]其實如今的體育課的內容可以有很多好的選擇,老師們可以依據學生的興趣所向去采用一些適合同學們的項目。這樣一來,教師為同學創造了一個他們所感興趣的平臺去教學,以此來帶動課堂的積極性。戶外拓展在中學的開展,要依據學生的興趣進行,真正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體育教學模式。體育課程的改革,為戶外拓展在蘇州市中學的推廣起到了一個推動的作用。
社會力量。蘇州市近年來戶外拓展發展更加強勁,以戶外拓展為主題的大大小小公司、單位、基地已經達到上百余家;我國登山協會近幾年注重對戶外拓展培訓師的培養,從事戶外拓展訓練的相關人員顯著增加,從業人員的水平和業務素質不斷提高,這為戶外拓展訓練基地培訓師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