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是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信息終端設備、現代通訊工具等),將旅游服務推向智能化、便利化、個性化的一種實踐,各類游客圍繞旅游實質要素完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文化旅游體驗。具體包括旅游訂制智慧服務、線上虛擬旅游體驗、旅游文化網絡傳播、旅游電子商務等內容。需要高度重視黎族文化旅游智慧化信息工程建設,通過智慧化平臺高度整合地區旅游資源與旅游產品,通過旅游智慧化契機營造獨特的黎族特色旅游文化等,來進一步激發黎族文化旅游的潛力與活力,使其積極發揮戰略性支柱產業作用,促進黎族地區經濟與社會長足發展。
關鍵詞:黎族地區;黎族特色文化;文化旅游;智慧化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高校科研項目“海南黎族居民分享旅游收入的利益訴求及對策研究”(HNKY2019-31)研究成果。
黎族文化旅游是海南旅游的一枝奇葩,已經成長為黎族地區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黎族文化旅游是黎族特色文化與旅游經濟活動交融發展的必然結果,通過特色文化驅動、產業創新驅動有力地推動黎族地區新興業態的形成,充分激發旅游經濟活力,極大地促進黎族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目前,旅游業的國際化、智慧化發展正在成為熱點,面向全世界的開放性的智慧旅游在智能服務、精準對接、便捷高效等方面凸顯極大的優勢。如何有效地推進黎族文化旅游向智慧化方向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現實難題。有關學者指出:在民族村寨旅游服務與管理提升方面需要盡快引入智慧旅游模式[1-2];需要用智慧旅游來改變原有服務模式、管理模式及營銷手段,推動旅游業的轉型和升級[3-5];打造智慧化旅游產業有利于實現民族地區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6-7]。本文聯系海南黎族地區旅游發展的實際需要,專門探討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路徑及其發展對策。
一、黎族文化旅游的表現形式
從旅游目的地與旅游吸引物角度,可以解析黎族文化旅游的表現形式或依托形式。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主題公園與民族博物館
主題公園與民族博物館是黎族文化的集中薈萃,將黎族居民的精神、物質、行為及制度等方面的文化內容高度集中地展現出來。具體包括宗教信仰、服飾、民居、飲食、歌舞、工藝品、節慶活動、鄉規民約、各種習慣、生產生活場景、歷史事件等,并構成特定的文化旅游吸引物,讓游客們能體驗到民族風情、風俗及族群性格等文化特色,增長知識、樂在其中。
(二)黎族旅游村寨
黎族旅游村寨多以原風貌、原生態方式加以真實表現或再現。黎族旅游村寨與“美麗鄉村”建設高度契合,在村寨基礎設施(水、電、路、網等)進一步完善的同時,加上環境整治、生態經濟融合發展、文明鄉村工程打造,使黎族村寨極具旅游吸引力。一般來講,黎族村寨是黎族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的一大亮點,是具有原汁原味的非常純粹的文化旅游特定依托形式。
(三)黎族文化小鎮
黎族文化小鎮是黎族文化符號化在特定城鎮中的一種集中展現,商業化氣氛比較濃郁。該文化小鎮把旅游要素(吃、住、行、游、購等)進行系統整合,將黎族文化符號化并用于各種商品、鋪面、酒店或旅社,可以復古(比如古城古街),也可以讓現代元素與黎族文化元素實現融合(比如現代裝飾裝潢中融進黎族文化元素)。在整體空間布局上,黎族文化小鎮是城鎮化規劃及實踐的有機組成部分。
(四)黎族文化藝術長廊
黎族文化藝術長廊是沿著旅游路線、交通要道或樞紐來布點并適當地集中,主要展現黎族歌舞、民畫、建筑、茶藝、雕刻、工藝品制作等內容,方便各類游客參與、體驗及訂購等。
(五)鄉村生態樂園+黎族民宿
鄉村生態樂園與黎族民宿散點式分布在鄉村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地帶,以城郊鄉村結合地帶比較多見,能集度假、休閑、娛樂、康養等為一體。相對而言,其可能比較偏僻、安靜且獨立化。
(六)專門的黎族飲食+黎族產品購物街區
專門的黎族飲食因產品購物街區主要分布在鬧市區、商業區。其既是一種特定的商業經營活動,也是黎族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富有吸引力的接待服務形式(窗口行業)。
(七)其他形式
除了上述形式外,凡是在飲食節、歡樂節、商業會展、體育賽事等多種活動中強調黎族文化元素融入的場景,都是對黎族文化旅游的特定的外圍宣傳、形象彰顯及依托形式。
二、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路徑
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是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信息終端設備、現代通訊工具等),將旅游服務推向智能化、便利化、個性化的一種實踐,各類游客圍繞旅游實質要素完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文化旅游體驗。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旅游訂制智慧服務
游客可通過互聯網了解目的地旅游特色、路線、主要景區景點、民風民俗、消費價格、天氣變化等信息,并完成遠程在線智能化的旅行訂票、酒店預訂、旅游路線預訂、私人個性化服務預訂等。根據游客全程服務需要,還可以提供旅游代購代駕、當地自然及人文知識學習體驗、旅游投訴等服務功能,幫助游客完成旅游目的地終極快樂體驗。
(二)線上虛擬旅游體驗
通過線上場景瀏覽、遠程虛擬VR體驗、旅游虛擬游戲、旅游虛擬社區參與等多種方式,預先瀏覽、感受部分旅游內容,將旅游亮點,最具吸引力的場景、活動或產品深刻地映射在游客心里。這既是一種引薦式的遠程旅游初體驗,也是一種能集中展現旅游目的地特色的線上營銷活動。但是要注意,不能單獨或任意夸大線上虛擬體驗效果,而是要注重“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體驗對接,不要形成兩極反差。
(三)旅游文化網絡傳播
旅游文化是旅游目的地特定的消費模式、旅游產品風格和所依賴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特性的總稱。旅游文化是當地政府、居民、游客、旅游投資者、旅游企業等若干主體共同努力推動旅游經濟活動的一種結果(文化呈現)。事實上,旅游本身是文化傳播的特定場域,網絡傳播更是運用現代信息手段的結果,其傳播速度快,內容簡潔,亮點突出,因而成為旅游智慧化的重要內容。
(四)旅游電子商務
這里強調的是旅游目的地電子商務,包括旅游賓館酒店接待服務、旅游景區景點接待服務、旅游商品(特產)生產經營、旅行社推薦精品旅游路線、目的地特色飲食介紹、旅游項目招商等若干商務信息、產品信息。通過旅游電子商務活動極大地廣開“財路”,最大可能地整合旅游目的地資源、要素、產品、資本投資、物流服務等,帶動黎族地區旅游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三、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策略
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并非一蹴而就的,即使已經完成部分智慧化內容,仍然需要進一步精細化、特色化與便捷化。為了提升智慧化發展質量、效率,提出以下發展策略:
(一)高度重視黎族文化旅游智慧化信息工程建設
政府部門在旅游發展規劃、旅游基礎設施投資調控、旅游產業政策制定等方面要高度重視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把它當作新的發展戰略。通過旅游智慧化契機全面提升黎族地區旅游經濟發展質量,積極推進旅游活動的信息化、現代化與國際化,以此為抓手打造新一輪有影響力的數字經濟。旅游經營企業要加大旅游活動信息化管理投入,構建智慧旅游與電子商務協同平臺,營造高效、便捷、24小時不間斷的線上智能服務模式。借助旅游智慧化,通過參與公平競爭與提升旅游接待服務質量,進一步激活企業發展潛力,拓展經營規模,提高經濟效益。當地居民要積極參與旅游智慧化進程,爭取獲得更多的就業及生計改善機會。
(二)通過智慧化平臺高度整合地區旅游資源與旅游產品
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的完善,線上具有非常強大的宣傳與營銷能力,線下要有與線上高度匹配的真實旅游體驗過程。一方面,通過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運用智慧化平臺實施目的地協同營銷,將旅游精品路線、旅游商品生產經營、旅游投資項目、旅游行業管理等內容公示出來,極力吸引外來游客與投資者;另一方面,通過線下真實的旅游體驗過程來印證旅游智慧化效果,持久地贏得游客口碑。借助旅游智慧化契機,需要設計旅游精品路線,高度整合地區旅游資源與旅游產品,優化旅游產業空間結構與集聚旅游要素等,來實現線下、線上的高度匹配,全面提高旅游接待服務質量。
(三)通過旅游智慧化契機營造獨特的黎族特色旅游文化
文化內涵是黎族文化旅游的靈魂,特色旅游文化是由特定的消費模式、旅游產品風格和所依賴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特性等綜合影響的結果。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有利于旅游文化內涵的挖掘、整合與提升,通過智慧化平臺充分展現、凸顯地區旅游文化的亮點及特色。一方面,通過智慧化平臺展示、彰顯與傳播旅游文化,將黎族居民最優秀、最真摯、最淳樸的民族個性表現出來,激發黎族居民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另一方面,通過文化創意、文化創新與文化再造,實現黎族特色文化與旅游業的高度融合發展,將特色文化轉換為現實的文化資本、文化生產力,積極融入現代產業發展過程,促進黎族地區經濟與社會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聶欣晗.智慧旅游視角下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策略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8(2):171-174.
[2]吉根寶,黃震方,郭凌.我國智慧旅游城鄉一體化體系構建的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5(11):148-153.
[3]黃彩艷,田儒學,袁子驊.少數民族村寨旅游智慧化發展必要性研究:以黔西南州少數民族村寨旅游為例[J].現代交際,2020(10):50-51.
[4]陳紅霞.智慧旅游背景下景區危機決策機制轉型研究:以黃山風景區火災救援決策機制為例[J].中國西部,2018(2):60-68.
[5]劉喆,郭艷茹.智慧景區概念在旅游景區的應用模式探究[J].度假旅游,2018(3):82-84.
[6]王麗莎.民族地區鄉村旅游產業智慧化發展研究[J].度假旅游,2019(4):40-41.
[7]林德榮,陳瑩盈.智慧旅游鄉村建設的困境與突破:從智慧潮流走向可持續發展[J].旅游學刊,2019(8):3-5.
作者簡介:
羅君名,海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特區經濟、公共經濟、民族經濟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