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瑩
[摘要]電視媒體的重要功能就是信息的傳播和文化的宣傳,因此在與文化旅游的對外傳播方面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同時,也產生著重要和積極的影響。本文旨在結合電視媒體與對外傳播的作用、電視媒體與文化旅游產業的關系論述電視媒體與中原文化旅游對外傳播的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諸項問題的對應性策略。
[關鍵詞]電視媒體;文化旅游;對外傳播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逐步融合發展,文化旅游不僅成為了一種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模式,也成為了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有效手段。作為信息傳播的主導性傳統媒介,電視媒體一直都肩負著宣傳文化,傳播文明的責任和使命。然而,在多種新媒體的巨大沖擊下,如何在繼續積極發揮電視媒體在河南文化旅游對外傳播中的主導作用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有效地和新媒體相互合作,多維度全方位地把中原文化旅游對外傳播出去,提高中原文化的國際認知度,吸引外國受眾,帶動文化旅游經濟的良性發展,就成了亟須解決的緊要問題。
二、電視媒體與對外傳播
電視媒體以電視為宣傳載體而進行信息傳播,并與平面媒體、廣播媒體、網絡媒體、戶外媒體和手機媒體共稱為六大媒體。其因信息傳播及時迅速,傳播覆蓋面廣,受眾人群多樣化,節目互動性強等優勢特點而成為全球公認的一種傳統信息傳播媒介。雖然近年來受到新媒體例如手機、網絡等的沖擊,但是,電視媒體依然以它強大的優勢引領著媒體宣傳的主流。
對外傳播旨在通過信息交流向譯入語文化國家增進了解,促進合作,并創造一個有利于本國的國際環境,取得更有利于本國的國際支持與合作。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視媒體在對外傳播視域下通過衛星電視,主要是通過通訊衛星向國內外觀眾發揮傳播媒介的作用。電視跨國傳播在幫助樹立國家良好的國際形象,擴大國際影響力的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全面發展。因此,發展衛星電視成為許多國家提高對外傳播實力的重要途徑和渠道,而電視媒體的對外跨國傳播對于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日益突顯。由于電視是運用畫面、聲音、語言等符號編輯制作成節目,借助電子技術及設備進行信息傳播的媒介工具,因此通過電視媒介對文化旅游進行宣傳與傳播具有很強的可利用價值。
三、電視媒體與中原文化旅游對外傳播的優勢與不足
河南電視媒體一直在傳統文化這方面下功夫,近年來打造出一系列《梨園春》、《武林風》、《華豫之門》等精品欄目。河南電視臺國際頻道于2014年開播,信號受眾遍及國內外,由此在普通媒體傳播的功能上附著了對外宣傳的功能,成為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的橋梁。目前省電視臺有《旅游》、《旅游總動員》等旅游欄目,與此同時“心靈故鄉,老家河南”的廣告宣傳片在央視國際頻道定期播放,深深抓住了中原文化的根髓,起到很好的文化宣傳作用。
眾所周知,入境游水平是衡量一個地方旅游實力的重要指標,然而,如果與其他省市旅游業進行橫向比較的話,我省文化旅游業的發展還相對處于劣勢,尤其是入境游這一方面。調查顯示,河南旅游資源的外宣主要以國內外主流漢語媒體為傳播渠道,外語媒體鮮為其有。國外主流媒體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媒體對河南旅游文化的報道,美國、英國等國家主流媒體從未提及河南文化;功夫、戲劇、餐飲等河南主流文化在報刊上偶有見得,還是轉自香港、澳門的媒體。由此可見,河南旅游文化的對外傳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電視媒體在外宣層面的傳播作用有待于深化。
四、提升路徑分析
(一)政策扶持、加大投資
文化旅游業是推動區域經濟的強大支撐力量,所以,政府部門要提高媒體宣傳意識,務必要加大文化旅游業的宣傳,提高文化旅游業的對外傳播力度。政府應積極出臺扶持及優惠政策,適當加大電視媒體對外傳播的資金投入,改善設備條件,提高拍攝質量,為創辦出更好的文化精品欄目,向國外傳播中原文化提供強大的物力人力支持。同時,還應該放寬政策,鼓勵文化旅游產業園或者文化產業公司與電視媒體交流合作,企業提供資金,媒體提供宣傳,以此達到共贏。
(二)強化人才,提升素質
一個具有創新精神、朝氣蓬勃、專業過硬、溝通合作的對外傳播人才隊伍將是中原文化對外傳播的主力軍。沒有優良的對外傳播人才制作團隊,就不會有領先的欄目創辦理念以及與國際接軌的優良欄目制作精品。因此,媒體人需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熟知西方文化,透徹西方人的心理特征,具備和西方人文化對話的能力;其次要加強對媒體人的業務培訓和對外出國深造,從欄目設置、節目內容、節目編排與包裝等方面進行專業培訓,強化其創新意識,激發創造性及創新性。同時,要注重交流與學習,團結與合作;再次,隨著當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還應該不斷提高節目制作的科技化水平和增加節目制作的科技含量;同時,要加強對外傳播人才的外語水平,提高實際外語應用能力;最后,優化我省對外傳播人才的培養方案,建立我省對外傳播人才的引進機制、獎勵機制和管理機制,以便更好地發揮對外宣傳作用。
(三)渠道多元,傳播發散
文化旅游傳播應該多元化。首先,應該加強國內外電視媒體的互動與合作,特別是入駐西方國家享有文化主體話語權的主流媒體,盡可能地在主流媒體中呈現河南文化的報道和宣傳;其次,在省電視媒體的主導牽引下,跟全球互聯網上各大知名旅游網站洽談合作,在它們的主頁上凸顯河南文化旅游資源,對中原文化進行外宣介紹,同時也把境外旅游資源在我們的網站發布,以此達到雙贏合作;再次,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媒介迅速發展,帶來巨大沖擊的面前,電視媒體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取其之長補己之短,與新媒體傳播平臺廣泛合作融合。比如借助微博微信、手機平臺等的傳播優勢,和Twitter,Facebook等影響力廣的境外媒體交流平臺向境外推介河南文化旅游資源。
(四)強化交流,促進合作
中央電視臺的5種外語頻道以中文、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及阿拉伯語同時向國內外傳播我國的經濟文化,構建了中國文化國際化的溝通平臺。雖然我省沒有外語頻道可以直接宣傳中原文化,帶動旅游經濟,但是,我省電視媒體可以通過央視的國際頻道平臺,利用央視國際頻道廣博的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間接對我省中原文化進行推廣。因此,我省電視媒體應該長期加強與央視國際頻道的合作與交流,增加央視國際頻道對我省文化旅游相關節目和內容的報道和宣傳。另外,我省電視媒體也要加強與兄弟省電視媒體的學習與合作,可以聯合制作一些具有文化影響力的欄目,或是讓中原文化的元素更多地體現到其他省市的電視欄目中。比如:前段時間《奔跑吧,兄弟》攝制組來到洛陽錄制節目就是對中原文化旅游一次很好的宣傳和推廣。再次,也要加強與地方電視臺及地方旅游企業集團的溝通合作,深挖地域文化內涵,共同策劃一些有利于當地文化推廣的欄目和宣傳報道。
(五)文化調適,品質提升
目前河南省國際頻道除了播出一些本土精品欄目,比如《梨園春》、《武林風》等以外,還引進了一些其他央視和省級衛視的優秀欄目,比如東方衛視新聞類《看東方》,央視生活類《消費主張》以及科教類《記錄中國》等。但是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節目內容在欣賞品味方面不符合西方受眾的要求。因此,國內文化的傳播應該充分考慮外國受眾的認知習慣,在表現形式和欣賞度方面應該做出適當的調適,應適當附加國外受眾的所在國文化特征和手法引進,挖掘出中原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共性點和不同點,關注文化差異和意識形態差異,進而帶動受眾對中原文化進行全面了解和領悟。另外,國際頻道對中原文化旅游的宣傳報道還應該更加深入。除了播出相關的廣告宣傳片以外,還應該增加或創辦一些有關文化旅游的欄目。目前文化體驗旅游十分火熱,我省很多文化旅游區也都開展了相應的體驗旅游模式,因此,如何通過電視媒體讓更多的國外受眾了解和產生親身體驗的興趣和欲望,進而產生來中原旅游的沖動,確實是需要電視媒體人,尤其是對外傳播者認真思考的問題和挑戰。
(六)引優推優,走出國門
首先,要定期去外省優秀電視臺觀摩學習,學習兄弟電視臺優秀的辦臺思路及先進思想。其次,除了向國內優秀兄弟臺學習,同時也要走出國門,去國外媒體參觀訪問,引進先進的欄目制作理念以及科學技術。最后,除了學習與交流以外,還要加強與境外媒體的合作與互動,尤其是與掌握國際話語權的主流媒體合作。大家都知道美國電影《阿凡達》給其外景地張家界所帶來的無比巨大的國際旅游市場影響力,因此,擁有人文氣息的文化旅游大省河南也應該加強與國外的合作與互動,積極創造和國外電影、紀錄片等的合作機會,以此提高我省文化旅游的國際影響力,推動我省文化旅游產業的興旺發展,實現我省經濟文化的共同繁榮。
五、結語
電視媒體對中原旅游文化的對外傳播已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在推動過程中并未能充分發揮其該有的作用和功能,還有待繼續挖掘與提升。因此,筆者認為,政府加大扶持和投資力度,強化人才培養和素質提高,傳播渠道多元化,加強與國際的交流與合作,使節目多樣化,促進國內外引進與推出,則可以解決上述困惑。當然,以上僅僅是筆者的論點,尚有不足之處還有待研究者共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