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生瑞
關鍵詞農村 黨 政治建設 鄉村振興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發揮黨的政治建設的統領作用;同時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2019年2月《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指出各級黨組織要堅定政治信仰、堅持黨的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和凈化政治生態。鄉村振興不僅是一項重要的經濟任務,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以農村黨的政治建設推動鄉村振興,要著力從以下四點努力。
新時代農村黨員干部做到以堅定政治信仰助推鄉村振興,要努力做到以下三點:
(一)堅定政治理想、政治信念
理想信念不堅定,領導干部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農村黨支部要切實擔負起筑牢農村黨員干部政治理想信念的重任。具體而言:一是農村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讓農村黨員干部明白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高度契合的,兩者并沒有根本性的沖突。二是農村黨員干部要帶頭學理論、強信念。要在學習中先行一步,在信念上更深一層,不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扎實的思想根基。三是對農村黨員干部實施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計劃,大力培養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和較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的農村黨員干部隊伍,為鄉村振興的實現提供可信、可靠的人才支撐。
(二)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
政治信仰的實現需要黨的政治路線來達成。黨的政治路線包括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略。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黨的基本方略就是黨的十九大中規定的“十四個堅持”,核心內容包括“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為農村黨支部,要把鄉村振興戰略放到“兩個一百年”的大局中去考慮,具體要在鄉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振興中要有所作為,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有所作為,進而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奮斗目標。
(三)堅決站穩農民群眾立場
一是堅持以農民群眾為中心。作為農村黨支部,要正確處理好本村群眾的多元訴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問題具體解決,真正做群眾的知心人、暖心人、放心人。二是始終堅持對農民群眾負責。農村黨員干部要一心為公,不能摻雜任何私心,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對群眾的訴求負責。三是對違反群眾紀律的干部要及時處理。一方面,對于選任農村干部不精準、失察,造成嚴重后果的直接責任人要加大問責力度。另一方面,對于損害群眾利益,經常欺負群眾的干部要按照黨紀法律依法處理。
鄉村振興的實現離不開農村黨支部堅強的政治領導。新時代農村黨支部在甘肅鄉村振興中做到政治領導有力,要著力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一)堅決執行鄉村振興戰略部署
一是農村黨支部對于中央關于鄉村振興戰略部署要積極響應,以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行動堅決貫徹落實,堅決防止和糾正一切偏離鄉村振興的錯誤言行,不做兩面人、不搞“偽忠誠”。二是縣委和鄉鎮黨委要加強對農村黨支部貫徹執行鄉村振興情況的督促檢查,完善縣委和鄉鎮黨委對于農村黨支部鄉村振興貫徹落實情況的督查問責機制。
(二)完善鄉村振興的領導體制
一是發揮地方黨委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中間段”作用。建議省委、省政府成立“省級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副組長,辦公室主任由主管“三農”工作的副省長擔任;各市(州)、縣委書記擔任“市(州)縣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市(州)、縣長擔任副組長;要把地方黨委建設成為堅決聽從黨中央指揮、管理嚴格、監督有力、班子團結、風氣純正的堅強組織,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組織根基。二是發揮農村黨支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最后一公里”作用。各鄉鎮村“一把手”要認真負責本區域鄉村振興工作,充分發揮農村黨支部在鄉村振興中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用以及廣大農村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進而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
(三)改進農村黨支部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領導方式
一是農村黨支部要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領導制度。農村黨支部要認真聽取和吸收農村黨員關于鄉村振興的意見建議,善于通過協商的方式增進共識、凝聚力量、推動落實。二是農村黨支部要堅持走群眾路線的基本領導方法。農村黨支部要深入調查研究,準確掌握村情、戶情,“全面把握農戶的多元訴求”;要改進和創新聯系群眾的途徑方法,堅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通過微信、快手、抖音等APP,匯集民智民力,善于通過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鄉村振興戰略,使農村群眾主動參與到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三是堅持依法治村。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鄉村振興,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善于使村民的合理意見建議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法律法規。
新時代提高農村黨支部政治能力,要著力從以下三點努力:
(一)不斷增強農村黨支部的政治功能
政治功能是農村黨支部的基本功能。新時代強化農村黨支部政治功能,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要著力提升農村黨支部組織力。要下大氣力解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軟弱渙散問題,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組織保障。二是農村黨支部要擔負起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的職責,教育農村黨員強化黨的意識和組織觀念,自覺做到思想上認同組織、政治上依靠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感情上信賴組織。三是農村黨支部要擔負起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二)發揮農村群團作用
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農村群團組織是在農村黨支部領導下的一支重要的隊伍。新時代發揮群團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要著力從以下兩點來推進。一是農村群團組織要認真履行政治職責,充分發揮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把自己聯系的農村群眾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支部的周圍,為鄉村振興奠定更為扎實的群眾基礎。二是農村群團組要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關于群團改革的決策部署,不斷增強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充分發揮農村群團組織在鄉村振興中敢于擔當、走在前列、忠誠為民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政治本領
一是農村黨員干部要善于從政治的角度認識鄉村振興,分析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自覺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下做好鄉村振興工作。二是農村黨員干部要強化憂患意識、風險意識。鄉村振興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充滿了各種風險和考驗。農村黨員干部面對鄉村振興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挑戰,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多做一些為后人“乘涼”的好事,從而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物質保障。三是農村黨員干部要增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農村黨員干部一方面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我凈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能力;另一方面,對于在鄉村振興中出現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農村黨員干部,要堅決糾正他們的錯誤言行,要做勇于斗爭的“戰士”,不做愛惜羽毛的“紳士”。
新時代凈化農村黨內政治生態,要著力從以下三點努力:
(一)嚴肅農村黨支部政治生活
一是增強農村黨內生活的政治性。農村黨支部要教育農村黨員干部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幟鮮明講政治,在當言黨、在黨愛黨、在黨護黨,對中央的政策在堅決執行的基礎上可以保留自身的合理意見,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為鄉村振興的實現奠定風清氣正的思想政治環境。二是增強農村黨內政治生活的時代性。農村黨支部要積極運用新媒體等新興技術,使黨內政治生活始終充滿活力,提高黨內政治生活的實效性,從而為鄉村振興的實現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支持。三是增強農村黨支部政治生活的原則性。每位農村黨員干部要重溫入黨誓詞,認真參加“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主題黨日、談心談話等活動,不斷提升黨內政治生活的規范化水平,從而為鄉村振興的實現提供標準的黨內政治生活方式。四是增強農村黨支部政治生活的戰斗性。農村黨員干部要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刻地剖析自身的缺點并提出改正意見,杜絕黨內政治生活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提高每位農村黨員干部的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
(二)突出農村選人用人政治標準
一是突出農村選人用人的政治標準。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強化政治把關,注重選拔任用“忠誠干凈擔當”的農村干部,對政治標準把關不嚴的農村干部要嚴肅處理,確保選出來的農村干部如期完成鄉村振興重要政治任務。二是突出考核評價政治標準。要綜合群眾意見、同事意見和上級意見,注重政治品格、政治素養、政治言行、政治作為方面的考評內容,確保對農村干部的考核評價標準符合鄉村振興的各項要求。
(三)永葆農村黨員干部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一是強化不敢腐的震懾,要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重點查處黨的十九大以來一些農村黨員干部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腐敗案件,及時問責相關部門“一把手”,打牢農村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事業中的廉潔堤壩。二是扎緊不能腐的籠子,建立和完善村級監督體系,加強對農村黨員干部特別是農村黨支部書記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不斷筑牢農村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中的廉潔根基。三是增強不想腐的自覺,農村黨支部書記要加強黨性修養,堅決防范被利益集團“圍獵”,把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作為一種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從而為其他農村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中樹立真正的廉潔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