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盈君
摘要:音樂是表達內心思想的一種形式,在教育中也是占比重較大的一個科目。聲樂的唱法很多,無論是傳統的戲劇或是西方的美聲,在現代音樂教育當中,聲樂教育是高校的必修科目。在音樂中,語言可以讓音樂變得更加形象,更加有韻味、有感染力,所以在音樂的教學當中,就要加入語言,讓音樂變得更有靈魂。本文主要對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校 ?聲樂 ?唱法 ?歌曲語言
中圖分類號:J7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17-0087-03
在高校聲樂演唱的教學中,語言處于一個基礎性的地位,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但是在教學中許多語言的運用還不到位。所以,在聲樂演唱教學中,教師應該要正確認識語言的地位,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學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在聲樂教學當中,必須要十分注重語言的運用,音樂能夠表達靈魂的聲音,對于語言與聲樂,必須要將它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發揮出真正的教學價值,提高聲樂教學水平,使聽眾產生共鳴,準確表達歌曲的意境。
一、音樂的劃分
聲樂和樂器是音樂現有的兩大表現形式。這兩種形式是音樂表現的基礎,沒有這兩者,我們就聽不到現有的音樂,如果從音樂發展歷史和音樂形式繁榮來看,聲樂中唱法的不斷進步導致了歌曲的風格和流派的概念出現,而器樂中各類樂器的出現意味著音樂表達中音色的全面化發展,而其實這所有的促進中,主導的是人的意識和審美的進步,從而促成音樂藝術的繁榮性,推動音樂發展進程。因為中國歷史悠久,與國外的聲樂有很大的不同,國外的聲樂是指音樂的表演與演唱,中國的聲樂分為戲劇和音樂演唱表演兩種形式。聲樂作為音樂演唱的一種,能夠直接表現出音樂的意境。
在音樂當中,我們必須要正確看待聲樂或是樂器,因為音樂最能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語言最能表達人們的情感,所以在音樂當中,我們不僅要靠嗓子,還要體會整首歌曲的意境,把它所要描述的意境闡述出來,將音樂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有許多燦爛的民族文化,這便形成了民族聲樂。民族聲樂的發展見證了中國的歷史變遷,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演唱藝術,也有許多的演唱方法。并且民族聲樂藝術很好地繼承了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唱特點,也吸收了西方的演唱精髓,讓中西方演唱藝術實現貫通融合。在高校聲樂演唱中,要抓住聲樂文化的特點,在唱歌時要吐字清晰、發音標準,將歌曲中蘊含的感情完全表達出來,引起觀眾的共鳴。
二、聲樂藝術
聲樂屬于音樂的一種,在進行聲樂演唱教學時,要注重對意境的把握,這樣能夠拉近我們與歌曲的距離,讓人們在歌曲當中受到啟發。因為聲樂是這個世界上兼顧技術藝術甚至人體運動的科目,它不僅是人生演繹音樂,更像是一個修煉人生的過程,它需要人們能夠正確掌握語言。
聲樂藝術是利用歌唱的形式對藝術進行表達,所以說聲樂也是一個藝術作品,在進行演唱時,必須要掌握聲樂技巧,聲樂技巧是聲樂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利用美的規律,將聲樂藝術發揮到極致。通過藝術作品表達了人們的情感,讓觀眾得到了心靈的慰藉,讓人們在感官上和層次上實現感染和熏陶。這需要演唱者不斷地積累演唱技巧,總結演唱經驗,并根據歌唱技術的不同分門別類進行學習,因為不管是民族唱法、美聲唱法,還是通俗唱法,都經歷過這樣的一個過程,然后形成他們各自的派系,所以這就需要人們運用好語言。
聲樂可以讓聆聽者得到啟發,讓他們得到生活的感悟,并且聲樂也是藝術手法的直接體現方式,它需要人們將語言音樂進行結合。因為中國的民族眾多,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這就造成了多樣的聲樂風格。在高校展開聲樂教學時,必須要把握好語言,控制演唱速度,將聲樂的風格體現出來。現如今,中西方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給中國的演唱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積極將西方聲樂演唱的方法和技巧引入,幫助學生提高演唱水平。
聲樂需要語言與音樂的高度結合,音樂在作詞、作曲及演唱方面需要注重語言藝術。在作詞時,作家都會將生活元素放入到這首歌曲當中,讓歌詞更具有語言藝術。作曲能夠將生活的感悟融入其中,刺激人們的感官神經,讓人們有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在作曲時,作曲者大多數會用充滿音樂性的語言,引發聽眾的共鳴。在進行演唱時,演唱者要將歌曲傳遞給聽眾,讓他們對歌詞有一個正確的理解,能夠正確理解歌曲的意境。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演唱將詞曲的語言表達出來,達到與聽眾共鳴的作用。
對于學習聲樂的人來說,重要的一個課程就是掌握好歌唱語言,這就需要學生掌握好歌唱的發聲技巧和表現手段,需要通過聲樂訓練,讓學生掌握標準歌唱技巧。教師必須要讓學生重視語言和聲音的結合,如果咬字不清楚、不準確,那就不能表達好歌曲的內容和思想感情,無法打動觀眾。在學習聲樂當中,也必須要訓練發聲,控制好呼吸的氣息,讓音色更優美。對于歌唱者來說,離開語言的歌曲是沒有靈魂的,無法構成歌唱,將音樂與歌曲結合,能夠讓聲樂有靈魂,將聲樂藝術的魅力表現出來。
三、聲樂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
高校聲樂演唱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展開教學工作。語言可以突出聲樂的主題,豐富聲樂內涵,提升聲樂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時要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重視程度,要有針對性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聲樂作品,這樣才能更為凸顯聲樂作品的主題,突出聲樂主題也就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演唱能力。
音樂是一個有藝術性的作品,在聲樂作品中就要體現出藝術的魅力,演唱時要將情感和聲音完全融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夠體現出深刻的內涵。所以,高校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民族聲樂進行創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讓他們能夠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另外,也可以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讓他們展開想象力,將內心情感放到演唱作品當中,以此來達到令人滿意的演唱效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對音樂作品進行語言分析,因為每一個聲樂作品的思想內涵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入語言分析,讓學生在演唱中能夠更好地進行語言的把控,提高他們的辨別能力,豐富聲樂內涵。
語言是聲樂教學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它在聲樂演唱教學中占主體位置,在聲樂演唱教學中進行語言的分析,可以讓學生更加理解音樂作品,從而提升聲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能夠把握演唱技巧,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讓聲樂教學發揮出最大的價值。語言能夠直接地表現人物的情感,也是屬于一種創造性勞動。在歌唱時要有生命力,就需要演唱者有良好的聲音,將作品的情感完全表達出去。聲樂藝術與語言的完美結合,能夠將作品的意境完全表達出來,這樣才是聲樂藝術服務于大眾。
歌曲是一個很獨特的藝術存在,當聽眾聽到歌曲時,能夠發揮出他們自身的想象力,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為了能夠讓聽眾得到情感上的提升,教師應該要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系統,將演唱風格、演唱方法展現出來,并且要及時對語言進行揣摩,將音樂的完整性發揮出來。聲樂語言與日常的溝通交流有很大的差異,并且不同的文學作品對聲樂演唱教學也有不同的意義,要想提高演唱教學的質量,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不同文學語言的聲樂演唱進行分析,將聲樂演唱的魅力發揮出來。所以,語言在聲樂演唱中是處于很重要的一個位置,在進行聲樂演唱時,要盡量掌握語言的發聲技巧,以此來保證歌曲的連貫性。
四、歌曲語言的運用
在歌曲中,樂器是配合演奏的一種方式,歌詞能夠將歌曲所表達的意境渲染出來,因為音樂是因為有藝術性的科目,音樂藝術與文學交織在一起,樂器能夠表達相關的思想情感。所以,在進行聲樂教學中,必須要有樂器,這樣能給聲樂錦上添花,但也不能忽略語言,語言能夠讓整個歌曲都變得更加生動。在進行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通過語言能夠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把聲樂與樂器合為一體,它們之間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可以起到美化歌詞語言的作用。
在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能夠進行演唱,就要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讓他們能夠把握自身的情感,進行更好的演唱。在聲樂訓練中,要訓練學生對歌詞的掌握能力。語言不只是文字,背后更是一個民族的歷史文、,思維模式,如果同一個人用不同的語言說話,那么因為思考方式不同,表達的節奏都會有所改變。音樂就像語言一樣,如果用不同的語言說出來,就會有不同的韻律,整首歌曲的意思都變得不一樣。
音樂與語言兩者之間,其相同與差異是交織在一起的。它們都運用聲音的基本元素來建構高階的表達系統,但所利用的基本元素側重點有所不同。音樂的基本元素包括音高、節律,在英語表達中,節律的概念還包括力度和音色。音高是構成音樂旋律的核心元素,力度和音質也在音樂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它們都不是語言構成的基本要素,而僅僅是語言表達的輔助性元素。在現在許多聲樂訓練當中,大多數都是采用美聲唱法,但是美聲是從西方傳入的,大多數的語言都是西方語言,而且東西方文化有一定的差異,所以發音也是有很大的不同之處。有些美聲歌曲的語言是西方語言,將這些語言翻譯為漢語的話,大部分學生不能將歌曲原有的意境表達出來。因為美聲的唱法是從西方流入的,而意大利語言的發音特點與美聲唱法有很大的聯系,并且意大利人說話的習慣比較夸張,人比較熱情,發音特點以元音結尾,輔音比較純,這些對美聲唱法起著關鍵作用。因為語言的不同,有些學生在演唱時沒有把握好字的結構,演唱起來就沒有感情,演唱技巧也得不到提高。
現如今,科技快速發展,學生能夠從多個渠道獲得聲樂作品,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的演唱能力。在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要運用好語言,這樣能夠有效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既能夠豐富聲樂作品的內涵,也能夠突出聲樂作品的主題。一個好的作品,能夠提高學生的演唱水平,也會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所以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學生也能夠積極探索聲樂作品的內涵,讓他們能夠了解高質量的音樂作品。對于音樂當中語言的運用,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在聲樂作品當中,語言是歌曲的靈魂,歌曲的旋律都是依靠它的聲、韻、調來譜寫的,一個完美的聲樂作品是為歌曲內容而服務的。雖然說有些旋律能夠用到別的歌詞上,但是它們所表現出的感情是有區別的。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有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就形成了特有的歌曲風格。從古代開始就有描述音樂中語言運用的文章。通過沈括的記載,可以得出在中國古代的歌唱藝術中對語言的訓練也是十分嚴格的。
在進行演唱訓練時,教師要合理運用語言,提高聲樂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聲樂作品。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對該作品進行分析,以此來明確該作品的情感內容。針對不同年級的不同學生,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將語言技巧發揮出來,讓他們能夠通過作品的語言來分析聲樂作品的難易程度,提高學生的聲樂演唱水平。因為每個學生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方式都不同,所以他們所呈現出的演唱效果也不同,要想很好地表現出演唱的藝術感,就需要學生能夠理解聲樂作品的語言,可以通過對比演唱方式選擇合適的演唱方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國高校聲樂演唱教學當中,必須要重視語言的作用,在進行教學時,要將聲樂與語言結合在一起,這樣能夠使聲樂作品變得更加生動。因為中國的地域遼闊,有著豐富的文化,不同地區的聲樂作品風格也不一樣,所以學生必須要吐字清晰,將聲樂作品所表達的情感體現出來,將情感傳遞給聽眾,從而引發他們的共鳴。教師要制定好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掌握能力,幫助學生提高演唱水平,從而提高高校聲樂演唱的教學水平,將聲樂作品的表現形式,感染力展現出來,將聲樂作品的思想內涵給表現出來。
參考文獻:
[1]段小麗.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8,(15).
[2]呂清.探討將肢體語言應用于聲樂演唱教學的有效對策[J].北方音樂,2016,(07).
[3]彭琦.探討將肢體語言應用于聲樂演唱教學的有效對策[J].黃河之聲,2016,(15).
[4]林少杰.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探討[J].戲劇之家,2015,(10).
[5]刁刻.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語言重要性探析[J].音樂時空,2015,(20).
[6]尹楠.高校聲樂演唱教學中語言的重要性探析[J].藝術科技,2019,(01).
[7]劉秋娥,王立寧.高校聲樂專業多種風格演唱教學模式的構建路徑探析[J].河北農機,2019,(05).
[8]李孝敬.淺析高校聲樂教學的演唱教學策略[J].科教導刊(中旬刊),2020,(01).
[9]何文婷.談高校聲樂教學中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J].戲劇之家,2017,(02).
[10]符玲.簡述高校聲樂教學的創新路徑[J].黃河之聲,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