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摘要:當前,多重因素影響驅動銀行網點向智能化、數字化和輕型化方向轉變。我國商業銀行應采取積極措施,加快網點轉型,以應對新形勢下各種機遇和挑戰。本文分析了現如今商業銀行網點轉型的必要性,提出了網點轉型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商業銀行;網點轉型;必要性;策略
銀行網點作為商業銀行最基本的載體,在為不同用戶提供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時,也逐漸成為各銀行提升競爭力、打造一流服務的主戰場。如何順應時代發展,實現銀行綜合服務能力快速提升,關鍵在于網點轉型。各銀行應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的,以不斷創新網點管理模式為抓手,重塑網點形象、提升服務品質,從而提升商業銀行整體核心競爭力。
一、商業銀行網點現狀和轉型的驅動因素
(一)我國商業銀行網點發展現狀
1.網點轉型浪潮迭起。近年來,為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各商業銀行不斷深化網點轉型發展,通過科學布局、標準化改造,提升網點區域戰略定位;通過加快網點智能化進程,促進業務由傳統人工柜臺向智能設備遷移,打造集聚科技、時尚、服務于一體的全新網點形象。
2.金融科技不斷發展。據《2019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不完全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銀行業交易離柜率達到89.77%。各商業銀行正積極探索以技術、數據、場景為依托的線上服務能力,推動“線上線下,人機交互”的服務模式,高效滿足客戶業務訴求和服務體驗。科技創新正逐步應用于金融服務的各個領域,將成為銀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3.銀行理念發生轉變。現如今我國各大銀行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市場環境,獲客成本不斷增加,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影響,建設輕型、智能、高效的智慧銀行網點成為業內銀行轉型發展的突破點。各銀行重新審視銀行和客戶的實際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實現銀行服務方式與業務模式的再造和升級,打造資源集約化、作業標準化、營銷精準化和服務極致化的新型智慧網點。
4.經濟增長速度變緩影響銀行經營。我國經濟發展已經從快速增長階段進入了緩慢增長階段的新時期,這也為各大銀行的發展帶來了風險。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在第三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為69.7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6.2%,前三個季度的增長速度分別是6.4%、6.2%、6.0%,由此可以更明確地看出,經濟增長的速度每個季度都在逐漸變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銀行的信貸風險,提升了不良貸款額度和不良貸款率。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第一季度,不良貸款余額達到了2.37萬億元,比2018年年末增長了1 320億元。在經濟發展的新形式之下,會降低我國企業的盈利水平,增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風險,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一定影響。
(二)網點轉型的驅動性因素分析
1.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網點集約化轉型。利率市場化改革對于我國商業銀行來說,既是時代賦予的機遇,也是挑戰。在利差收窄的背景下,各商業銀行在做好業務轉型升級,提升品牌效應和服務質量,滿足客戶服務體驗感的同時,需要向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低資本集約型服務模式轉型,以尋找新的盈利手段。
2.金融科技創新,為網點轉型提供科技支撐。互聯網金融創新對傳統支付結算方式和服務模式帶來一定沖擊,網點客戶被分流,服務收益下降。在此背景下,依托金融創新,拓展不受時空限制的線上線下融合金融服務成為近年來各商業銀行競相角逐的戰略發展方向。隨著移動支付、掌上營業廳等移動服務的普及,依托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先進技術探索新的業務處理模式,成為網點轉型發展的突破點。在挑戰和機遇并存的當下,誰能快速融合科技創新,便能搶占先機,凸顯網點競爭優勢。
3.客戶需求升級,促使網點提供多元化服務。相比傳統單一的銀行服務,客戶需求正逐漸向多元化、個性化轉變。為滿足客戶需求升級要求,各商業銀行應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交易處理離柜化、業務流程精簡化、產品營銷協同化、客戶體驗人性化為目標,逐漸向“客戶自助辦理,銀行人員輔助”的多渠道服務模式轉變。同時,滿足多元化客戶需求倒逼銀行網點轉型時,應充分結合社群化、場景化因素,探索多業態融合的線下金融服務。
二、網點轉型的策略
(一)實現三個轉型
1.智能化轉型。我國商業銀行需要不斷學習新技術,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圍繞客戶的實際需求,打造出客戶滿意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在市場營銷、風險管理等方面,可以從傳統的人工模式轉變為人機協同服務模式,在柜臺加入智能化設備,配備不同的智能化設施,合理配置線上和線下資源,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
2.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要根據本銀行網點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以信息技術作為載體,不斷提升和豐富服務質量和模式,利用人工服務和智能化服務的雙重模式來切實滿足客戶的需求,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對客戶做出相應的畫像處理,打造功能更豐富的移動設備,與客戶積極互動。
3.輕型化。商業銀行應制定科學合理的網點發展戰略,重新定位網點的功能輻射,轉變傳統“大而全”的網點發展思維,在對本網點目標客戶群精準識別和細分的前提下,全面精簡業務種類,建設特色化、專業化網點,形成區域內網點功能互補新格局。此外,同步跟進智能設備投放力度,壓降人力成本和人員投入,發揮機具作用,實現網點低成本運營。
(二)強化轉型理念
在新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之下,商業銀行需要轉變自身的發展理念,以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和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為主,思想理念的轉變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考慮:1.轉變客戶結構,完成從重“數量”到重“質量”的轉變。根據客戶所辦理的不同業務來選擇溝通方式,重視中高端客戶的需求;2.轉變營銷方式,利用金融科技和信息技術,完成從大堂服務模式到線上服務模式的轉變,簡化業務辦理流程,提升客戶的滿意度;3.轉變競爭模式,不僅要讓客戶了解本銀行的金融產品,更需要把服務當成是金融產品的一部分;4.轉變業務模式,把傳統業務處理轉變成為新興業務活動和傳統業務活動并行的模式,使業務辦理不再單一。
(三)大力發展“互聯網+”
商業銀行需要認識到“互聯網+”的重要性,加強互聯網在商業銀行網點轉型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拓寬視野,利用互聯網技術從深層次的角度完成網點轉型。1.優化傳統大堂網點的模式,利用智能化設備代替柜臺,讓智能代替人工,提升網點的智能化水平;2.壓縮網點的柜員人數,轉變服務模式,把柜員坐等客戶的現象轉變成為到大廳迎接客戶;3.提升客戶服務的“場景化”功能,主要是將銀行網點的發展和客戶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將線上線下的轉賬、支付、消費等聯系在一起,使物理渠道和線上渠道能夠有效結合;4.打造跨界融合的主題網點,以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為主。
三、結語
在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穩健發展時期,我國各商業銀行應創新發展理念,融合金融科技,通過科學定位網點功能、優化業務辦理流程、創新服務模式,推進網點向智能化、數字化和輕型化方向轉型,穩步提升網點綜合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沈嘉.商業銀行網點轉型的必要性及策略思考[J].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2020(4):62-64.
[2]劉明瑩.金融科技時代商業銀行網點轉型實踐策略[J].中國中小企業,2020(4):156-157.
[3]邵丹.新形勢下商業銀行網點轉型的路徑[J].現代金融,2019(12):51-55.
[4]田孟剛,王小紅,王碩楠.新時期城市行轉型網點應對挑戰的可實現路徑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9(5):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