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輝

[摘 要] 淘寶村高質量發展對于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基于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對淘寶村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和主體進行分析。為實現淘寶村高質量發展目標,本文提煉出政府推動、龍頭企業帶動、電商協會聯動等模式,并提出完善創新體系、釋放人力資源活力、加速信息傳播等建議。
[關鍵詞] 淘寶村;高質量發展;農村網商;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 F724.6;F2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4-08-3
淘寶村是指依托農村人力資源與產業資源,以農村網商為生產經營主體,通過電商平臺開展銷售活動,形成規模效應與協同效應的產業集聚現象。對于淘寶村的認定,阿里巴巴制定了2條定量標準:一是以網店數量為認定標準,即村莊活躍網店數量達到100家或占當地農戶總量的10%;二是以網上銷售額為認定標準,即村莊的網上銷售總額達到1 000萬元。阿里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淘寶村數量從2009年的3個發展至2019年的4 310個[1],農村網商的數量發展至1 200萬家,直接帶動就業3 000萬人,已呈現出裂變式擴散、集群化的發展趨勢。
1 淘寶村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求
1.1 商業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淘寶村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Moore首次將生態學觀點引入企業競爭戰略理論,提出商業生態系統的概念,指以組織和個人的相互作用為基礎的經濟聯合體[2]。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單個企業因資源限制而無法“單贏”,強調企業要與其他關聯企業共同發展,強調企業的經營環境是一個聯系緊密、相互依賴的共生系統,注重同社會、經濟、環境的綜合效益。并且,企業之間的競爭將轉變為商業生態系統之間的競爭。由此可知,淘寶村也是由眾多具有緊密聯系的個人和經濟組織所組成的經濟聯合體,因而可將淘寶村視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商業生態系統。
在主體角度上,“質量”是指物體所含物質成分的多少;在客體角度上,“質量”是指產品或服務的優劣程度。發展質量用于判斷事物發展的優劣程度,而高質量發展則是一種相對于高速發展與低質量發展的全新狀態。應用商業生態系統理論來分析淘寶村的高質量發展,能科學、系統、準確地揭示其內涵。淘寶村的高質量發展是指具有完善的產業組織體系、合理的組織結構、有效的組織協調機制,通過村內的產業聯盟或社會關系網絡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使村莊經濟朝著可持續與綠色的動態平衡狀態發展。
1.2 淘寶村高質量發展的主體
基于對高質量發展內涵的分析,可知淘寶村內需要包含具有各種功能的經濟組織,并且擁有合理的組織結構。依據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系統中的“物種”由領導種群、關鍵種群、支持種群和寄生種群所組成,具體如圖1所示。
1.2.1 領導種群。其是指龍頭企業和農村網商,承擔著創建者與領導者的角色,具有資源協調與整合功能。其既可將電子商務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又可通過電子商務逆向驅動形成新產業,促進整個淘寶村生態系統的形成與發展。在高質量發展視角下,淘寶村應具有扁平型領導種群結構,即具有少量的龍頭企業、一定數量的中等規模網商以及眾多的小微型網商。在市場競爭機制的作用下,網商在規模與數量上不斷優勝劣汰,不斷促進系統自我進化。龍頭企業承擔著規模化生產與風險管理的角色,中小微型網商則承擔著柔性化生產與系統穩定的角色,二者之間發生著頻繁的信息流、商流及資金流等交互活動。隨著領導種群規模與數量的變化,不斷吸引其他種群進駐淘寶村,并獲取各類資源支持,促使系統朝著規模與效益并重的方向發展。
1.2.2 關鍵種群。其是指原材料供應商、網貨生產企業和分銷商。高質量的淘寶村要求具有相對完整的供應鏈體系與生產運營體系,能支撐領導種群發展電子商務。同時,產品創新是高質量淘寶村的重要競爭力,關鍵種群則承擔著這一重要任務。與傳統產業體系不同的是,電子商務是一種面向客戶價值驅動的商業模式,由領導種群驅動關鍵種群進行變革,即網商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與反饋意見,通過供應鏈反饋給分銷商或網貨生產企業,二者根據反饋意見改進產品或再次反饋給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采取這種模式的淘寶村,能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1.2.3 支持種群。其是指淘寶村開展電子商務所需依附的組織,包括物流企業、金融機構、電信服務商以及相關的政府機構等。支持種群并非依賴淘寶村生態系統而生存,但是可有效提升系統的整體競爭力。在高質量淘寶村中,物流企業應在村內合理規劃收發點、運輸車輛和倉儲設施等,提高網貨的收發效率。尤其在網購節之際,物流企業更需調配大量資源支持領導種群;金融機構應向其他種群提供金融貸款支持,并向新興創業群體提供政策性貸款,適時開發符合網商需求的金融產品;電信服務商要打破行業壁壘,為其他種群提供高速的網絡通信服務;相關政府機構要提供便捷的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產品檢測和商標保護等服務。
1.2.4 寄生種群。其是指為網絡交易提供增值服務的提供商,包括網絡營銷服務商、技術外包商、電子商務咨詢服務商等。這些物種寄生于淘寶村商業生態系統,與系統共存亡,同其他種群保持著互利共生的關系。寄生種群的數量與規模是衡量淘寶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當網商群體達到一定的規模和集聚程度時,寄生種群才會出現。寄生種群既可內生又可外生,一方面可由某些網商轉型為專業服務提供商;另一方面由于淘寶村的快速發展,將吸附更多的外部平臺服務提供商進駐。在高質量發展視角下,淘寶村的專業化分工與協作依賴于寄生種群,如領導種群專注于網店的經營,寄生種群則為其提供產品攝影、圖片處理及包裝設計等基礎服務。
2 淘寶村高質量發展模式
2.1 “產業園+網商”的政府推動模式
淘寶村最初基本都是在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能人帶動下,由財富效應與示范效應驅動,通過模仿復制自下而上自發形成的。這種模式繼承了“小農”經濟小而分散的特點,雖然能產生經濟上的外部性,但是難以產生規模效應。在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作用下,現已沉淀了一批頗具規模的農村網商,但同時受到人力、土地、資本、技術等要素制約而陷入發展困境。那么,有作為的政府,進行適當干預與扶持,無形之手輔以有形之手,規范產業運作,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支持與公共服務供給,則能推動淘寶村高質量發展。
政府的適當介入可推動淘寶村“園區化”“品質化”,提高空間利用率與產業集中度。“產業園+網商”模式由地方政府主導,規劃與建設以電商產業為主導的產業園區,提供公共配套服務,有選擇地吸納網商入駐。建設產業園區是有為政府積極干預的重要體現,可解決農村網商發展空間的問題,同時可緩解經營分散、私搭亂建以及占用農田等問題。
2.2 “龍頭企業+網商”的示范帶動模式
淘寶村中大量網商的興起,將出現規模差異分化的局面,部分網商朝著縱向一體化的方向發展,成為龍頭企業;而大部分網商則陷入由同質化競爭所引起的“內卷化”,利潤不斷被擠壓。由于農村地區特殊的人文環境,相當數量的經營者文化水平總體偏低,缺乏科技創新能力和共享精神。那么,在規模差異分化和淘寶村發展停滯的情況下,需要有相應的龍頭企業擔當風向標與領頭羊,既承擔起技術創新與規模化生產的重要任務,又能凝聚資源、協調內外關系,推動淘寶村高質量發展。
龍頭企業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代表,在戰略層面,具有差異化與規模化優勢;在資源層面,擁有大量流動性低、難以被模仿、難以被市場交易的異質性資源;在社會關系層面,擁有優越的生產關系網絡與社會資本。“龍頭企業+網商”模式,由龍頭企業發揮規模與資源優勢,與農村網商進行知識與異質性資源的交互,引導網商走向共同發展和共享成果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2.3 “電商協會+網商”的集體聯動模式
在淘寶村形成的中后期,同質化惡性競爭與創新動力不足將引起負效應,這種負效應部分抵消了外部經濟對集體效率的提升作用。緩解負效應需要加強淘寶村內的橫向合作與縱向合作,而穩定的合作則需要具有合作組織,即電子商務協會。電商協會可加速信息與知識的傳播、增強對外的談判能力、規避同行間的惡性競爭以及彌補政府在基層管理中的缺位等。因此,在規模差異不顯著或管理缺位的情況下,以網商為主體的電商協會對淘寶村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電商協會+網商”模式,由具有自主性的電商協會擔當領導協調職能,獲取政府支持,廣泛吸納網商加入,制定自律管理辦法,并為網商提供優惠和服務,以謀求提高主動性集體效率。電商協會是對淘寶村中非正式約束的有效補充、高質量管理體制的重要體現。
3 提高淘寶村發展質量的建議
3.1 完善創新體系,提高產品與服務質量
在村域層面,縣商務主管部門與村兩委要發揮積極作用,重構淘寶村創新體系。一是要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引進與推廣新的生產技術、生產工藝以及新型產品到淘寶村產業體系當中。二是要在淘寶村內建設創新創業扶持基地,為網商群體提供交流、合作及創新等條件支持,打破現有“小富即安”的意識形態,匯聚創新思維,提高創新意識。三是要建設公共營銷服務中心,為網商群體提供產品展示、攝影攝像、圖片處理及網絡直播等服務支持,推動網商采取多種營銷方式,開拓網上批發市場與跨境電商市場。
3.2 釋放人力資源活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質量
在淘寶村現有人力資源結構的基礎上,可采取分級分類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善用人力、培養人力和吸引人力。一是要充分調動本村與周邊村莊的富余勞動力資源,開展網貨生產、加工和包裝等基礎性工作,提高產品與服務的細致化程度,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二是要培養產業接班人,加強對青壯年人力資源的學習與培訓支持,提高網商群體的網絡營銷質量與客戶服務質量。三是要吸引在外務工群體、大學生群體返鄉創業,參與淘寶村產業發展,建立淘寶村大學生聯誼會,促進大學生群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3.3 加速信息傳播,提高產業競爭優勢
促進淘寶村內信息傳播,需要進一步從信息源、信息主體、信息內容、信息傳播渠道等方面開展具體工作。以信息與知識為新生產要素,提高淘寶村產業的核心競爭優勢。一是要加強淘寶村內知識源的建設,開展信息推送服務。村兩委與電商協會及時獲取有關行業熱點、產品資訊、電商平臺運營規則以及培訓學習等有效信息,定向推送至合作組織,采取必要的激勵措施,支持對商業合作信息進行分享與傳播,提高經濟組織的應變能力與學習能力。二是要加強淘寶村內信息與知識資源建設,提高淘寶村成員的信息素養與知識水平。匯聚村內精干力量,編制有助于產品改良、企業管理、網店經營、網絡營銷等的科普性讀物與短文,積淀淘寶村產業知識。三是要疏通傳統與網絡信息渠道,多舉措獲取外部知識資源,支持網商群體參加電商會議、培訓、沙龍等活動,選派淘寶村管理人員、龍頭企業經營者及網商代表到高校進修。
參考文獻
[1]中國B2B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09—2019)》[EB/OL].(2019-08-31)[2020-07-16].http://www.100ec.cn/detail--6525509.html.
[2]Moore J F. Predator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3):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