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麗 單燕萍
【摘要】英語是國際交流上所使用的重要語言之一,同時也是當代大學生所必備的基礎能力之一,是學生就業、交流中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當前的大學生英語教學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學生無法和教師展開有效的溝通和互動,經常出現教師和學生各顧各的現象,影響了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大學英語教師應重視英語教學的必要性,采取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效率更高的課堂教學模式。本文分析了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創建高效英語課堂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效;大學英語;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陳建麗,單燕萍,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大學生的數量和學習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相應地也提升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為了能夠讓學生的就業能力得到提高,就必須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英語是一種重要的交流手段,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就業范圍,還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跨文化意識,使學生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形成正確的文化觀念,對于我國文化建設也可以起到積極的影響。通過對大學生實施高效的英語教學,可以為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提供重要的助力。
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觀念和學習觀念錯誤。大學英語教師是實施英語教學的引導角色,大學生是英語教學的教學對象,大學英語的效率低下和兩者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很多大學英語教師都過于主張自主學習的這一理念,認為大學生不需要過于引導,或者認為引導學生學習也是無用的。大學生在之前的教育過程中,始終都是將進入高等教育學府作為學習目標,當步入大學之后會出現過于放松的問題,如果英語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引導,則會導致學生出現學習態度散漫的現象。其次,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認知也出現了錯誤,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英語課堂效率的提高。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前會持續地被灌輸“進入大學就可以放松”的思想,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觀念,導致學生進入大學后由于缺乏管理而變得更加放松。部分學生不喜歡英語,認為英語的學習較為困難,或者是認為學習英語是無用的,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使用英語的概率較小。
2.教師教學模式落后。大學英語教師普遍使用灌輸式教學,不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生缺少有效的互動,只是單方面地講解英語知識,沒有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拓展,從而影響了學生的英語認知范圍。教學模式的落后還體現在教師所使用的教學設備方面,大學校園普遍都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雖然和信息技術進行了結合,但是仍然存在局限性。部分教師的教學課件可能會使用很多次,對內容沒有進行革新,導致英語教學內容出現落后的問題。
二、創建高效大學英語課堂的有效策略
1.開展合作學習。大學英語教師需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熱情,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角色,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之中。合作學習,是教育課程改革中最先提出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最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產生思維上的碰撞,進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開拓學生的英語視野。合作學習模式能夠促進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為學生提供主動深入英語學習的機會和動力。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結合教學單元的主題開展英語口語訓練,此方法在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通識教育教學部開展的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得以證實,確實能夠從不同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進而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大學英語課堂不能只是簡單地讓學生進行一問一答式的對話訓練,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將單元教學主題進行整合,在小組內自主創設對話情境,將對話訓練以情景劇的形式展現出來。在進行情景劇設計時,學生可以對國外的優秀表演節目進行分析,如《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讓學生對自己的故事情節進行完善和豐富。
2.運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師生互動。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媒體行業發生了重要的變化,新媒體平臺開始出現,給學生之間的交流帶來了重要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在新媒體平臺上活躍起來。新媒體平臺可以激發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新的平臺中接受有關于英語的知識,使學生在碎片化的閱讀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水平。新媒體平臺最大的優勢在于互動性強,學生可以自主發表自己的觀點,對于學生英語意識的提升和轉變有著重要作用。
例如,外語學院、英語教師以及英語社團可以進行溝通和交流,在校內的交流APP或者網站上設置官方賬號,定期發布與英語有關的內容。為了增加學生的互動興趣,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和官方賬號,為學生推送優秀的外國電影、英語書籍。也可以利用U校園、Welearn等平臺,在賬號上每日發布一條知名的名人名言,可以從書籍、電影或者歌曲中進行摘抄,使學生在短時間的閱讀過程中就可以獲得和英語有關的知識,了解西方文化,促進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形成。
3.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已經屬于成年人的行列,即將邁入社會,因此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學生和社會之間的聯系是極其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了解社會的機會,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就業提供重要的實踐經驗。大學英語社會實踐活動的含義不應只包括提升學生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同時也需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責任感以及交流意識,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
例如,在我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外國留學生來我國留學,教師可以組織社會性的公益服務活動,組織學生成立志愿者協會,要求學生負責對本校的留學生實施生活上的幫助。通過和留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幫助,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水平,讓學生主動使用英語和其他人進行交流。同時,公益服務的性質屬于一種奉獻行為,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奉獻意識。
三、結語
大學教育質量的好壞決定著我國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是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的主要途徑,體現著我國精神文明程度的建設水平。社會以及高校都需要重視在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新時代下的英語教學理念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強化英語教學的育人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使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組織英語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走出啞巴英語的局限。隨著國際交流的逐漸密切,各行各業都會更加注重學生在英語方面的能力,大學英語也必須要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梅,文藝,劉芯意.任務型教學法的制約因素和對策分析——以高職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 2020,39(05):60-62.
[2]何勇.關于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設計方案的創新探索——以“創業計劃”為形式的畢業設計方案[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04):137-138.
[3]胡杰.利用翻轉課堂對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第四冊第一課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8):213-214+221.
[4]祝英,陳麗紅.地方高校混合式金課“S-P-T”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探究——以英語專業核心課程《基礎英語》為例[J].臺州學院學報,2020,42(02):71-77.
[5]葛小詩.情感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以市場營銷專業英語教學為例[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19(02):66-71.
[6]趙麗麗,趙藝.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大學英語》課程改革與實踐——以云班課APP的應用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