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文化多元化的影響下,學校對集體意識的養成、愛國主義精神培養的概念及重要意義越來越淡化,體育教學活動中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不夠普及、不夠透徹,體育教學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基于此,學校應當加大愛國主義精神在教學活動中的滲透力度,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與愛國之情。本文從體育教學入手,對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跟社會的穩定發展與國家的生存建設有著緊密的聯系,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滲透與執行,從古至今,愛國主義精神都是一個永亙不變的指導思想,對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挖掘體育相關資源,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學校作為學生成長發展、提高民族意識、培養愛國精神的主陣地,要求學校除了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對學生進行基本理論知識的灌輸和技能的培訓外,必須要善于觀察,從生活中挖掘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素材,促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思想教育共同發展、相互推動。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從古至今都是一個教育方面的大話題,需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抓起,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中實現學生的愛國思想從啟蒙到全面貫徹的轉變。因此,在體育教學上,學校應當根據體育學科的獨特性,挖掘有關體育賽事、體育新聞、體育歷史中具有的寶貴資源,激勵學生自覺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感召之下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在體育教學中,部分學生會出現不積極配合、不主動參與的消極行為,這時教師可以利用相關體育資訊給學生進行講解。拿“中國女排”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闡述“中國女排”是如何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摸爬滾打,在流血流汗又流淚的堅持下,憑借著極佳的團隊協作精神為祖國爭光添彩,并贏得“五連冠”殊榮的;再拿北京奧運會來說,可以給學生闡述當年全國人民是以怎樣的熱情來迎接這光榮的盛事,是如何凝聚成一股力量來讓五星紅旗飄揚在各大賽場的。通過挖掘體育素材,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中華兒女的愛國之情,從而推動自身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二、合理開展相關體育活動,滲透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精神是民族自強不息的重要精神支柱,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過程中,尤其是對于學生來說,更需要有這種大愛無私、為國效勞的中華民族精神作為思想教育的生命之源。在體育教學中,這種愛國主義精神可以通過開展相應的體育活動來實現滲透,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于“潤物細無聲”中實現對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熏陶。關于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設計合理的體育教學活動目標及方案,在規范的教育方案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于講究實效的體育活動中保證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得到激發。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隊列練習”體育活動,在練習隊列和隊形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們動作必須規范且一致,隊形要緊湊集中,不能過于松散,學生們在練習時,會在自身的舉手投足之間感受到隊列練習的威嚴莊重之感,進而激勵學生以一種神圣嚴肅的感情參與活動。隊列隊形的練習動作與軍人的動作有相仿之處,有利于學生在軍人身份的光環下更加專注地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去。教師可以在活動中尋找合適的時機給學生灌輸軍人的思想與日常作為并演唱相關軍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進行實際操練時,組織學生呼喊相關口號如“鍛煉身體,保家衛國”!使學生能夠于視覺聽覺上切身感受到軍人的愛國主義思想,進而迸發自身的愛國熱情,培養愛國情操。
三、利用名人效應與熱點素材,引發學生深入思考
在中國的體育行業和日常生活中,不乏有學生崇拜的偶像榜樣與關注的熱點素材,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優秀的素材,將其與愛國主義精神實現有效關聯。偶像榜樣與生活熱點素材帶給學生的力量是無限大的,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情況,利用名人效應和生活素材使學生自覺投入到成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中去,讓學生在榜樣目標的推動下,激發愛國熱情。
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一些體育明星的比賽視頻,使學生在體育明星比賽的精彩瞬間中捕捉到愛國主義精神的影子,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輔助講解有關體育明星的體育歷程,如,長跑冠軍王軍霞,她不斷挑戰人生極限,敢于面對失敗,于一次次的拼搏攀登中終于于世界高峰處為祖國贏得殊榮,這不僅能夠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精神,還能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歸屬感,達到教學與教育的雙重目標。除此之外,還可利用生活中的熱點素材進行愛國主義滲透教育,在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席卷祖國人民,無數個平凡人利用自己的團結精神、昂揚斗志、蓬勃的愛國主義精神與病毒展開對抗,隨時待命聽從祖國的召喚。疫情生活期間的人或事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教育案例,這遠遠比普通的愛國主義教育來的更加深入、更加透徹。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校要正確認識理解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意義,在肯定其發展意義的基礎上,結合體育教學實際情況,挖掘相關體育的寶貴資源,開展有利于滲透愛國主義精神的體育活動,并結合生活素材與體育名人多角度、全方位的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情感。
參考文獻:
[1]曾春華.中華民族精神融入體育教學理念必要性探討[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6):195+198.
[2]廖恩勝.淺談如何培養高職院校體育專業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J].運動精品,2020,39(03):28-29.
[3]鄭風景.淺談體育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河南教育(職成教),2020(04):60-61.
作者簡介:鄭圣杰,男(1992.11.5—),漢族,湖北宜昌人,碩士研究生,助講,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