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滿
摘 ?要:開放性試題就是為學生提供較大的學習空間。與從前的封閉類試題進行對比,開放性試題有著條件不確定、解法不固定以及答案不唯一的特征。在高中生物學的開發性試題中,學生要依據生物學的基礎性知識進行分析與綜合,提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想法,主動探究不同的解題方向,實現新的認知結構的建立,得到更多的可能或是具有可行性的結果。這對于學生在知識探究過程中的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
關鍵詞:高中生物;開放性;試題
引言:
在高中生物學中,開放是相較于以往完整封閉的試題而言的。利用開放性試題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影響,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推動學生的思維品質,對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教師為學生提供開放性試題,能夠使學生形成認知的不平衡,可實現學生認知結構的完善。而且,由于開放性試題在學習方法、學習結果、學習思路等方面的開放,可以促使學生自主的思考,形成一定的研究精神,引領學生更深入地探究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思維發散類試題
在思維發散這一類的試題之中,其主要特征就是在解答問題時思維的方向不一致且不唯一。通過試題可以呈現出扇形的發散思維,不同的學生有著不一樣的解題思路。而且,即使是一名學生,也可能有幾種不同的解題方法[1]。通過思維發散類試題,可能促使學生從更多的方向進行知識的探索,有利于學生個人素質的強化。
例如,一對夫妻,男性具有色盲的情況,而女性所有表現正常,已生下一個有色盲且患有白化病的女兒,若是這對夫妻再生一個孩子患病的可能性為多少?在對此問題進行解答時,教師要盡可能引導學生以更多的方式實現問題的解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深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可以通過3種方式解答此問題。1.P患=P白化P非盲+P非白P色盲+P白化P色盲=1/4×1/2+3/4×1/2+1/4×1/2=5/8.2.P患=1-P正常=1-P非白P非盲=1-1/2×3/4=5/8.3.P患=P白化+P色盲-P白化P色盲=1/4+1/2-1/4×1/2=5/8.這三種解答方式,采取不同的思維模式,以不一樣的角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都達成了解決問題的目標。
二、項目分析類試題
這種類型的試題一般設置為選擇類型的試題,與從前選擇題的區別在于,以前的選擇只是對選項進行簡單的挑選。而在開放性試題中,需要對選項進行深度的分析,在對生物知識全面理解以及對比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可促進學生分析以及推理能力的增強。在開放性試題的設計中,要根據題干所給信息對各個選擇項目進行設計。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模糊的信息,得出的結論有著極多的可能性,讓學生研究不能成立的選項。這樣類型的問題適用于實驗題中,將其在開放性試題中有效的設計,能夠讓學生依據所給出的選項分析實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
如,用雜合體種子可以最快速度得到純合體植株的方法是()。A.種植→自交獲F2→從中選出性狀不分離者→獲得所需純合體植株。B.種植……。本題將開放性的試題設置為選擇題,可以充分體現客觀性,也將學生思維的容量進一步拓展。本題主要是對生物育種的過程進行考查,需要學生找到可得到目標植株最快且最優的方式。學生一定要對所有的選項全面的分析,才能夠獲得正確的結果。
三、知識遷移類試題
知識遷移這類試題是在相關的知識結構中,實現新的問題情境的設計,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達成知識的遷移,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此類試題主要是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狀況進行考核,也對學生信息處理和問題解決的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在這種問題的設計中,需要設計與題干內容相關的知識,進行簡單的過程描述,引領學生由舊的知識向新的知識內容過渡,有效達成對新知識的理解。
例如,一位醫生給腎病患者移植了健康的腎臟。但是,在幾周后,由于人體免疫反應的影響,已經移植的腎臟壞死。移植的腎臟屬于()。此問題是以腎移植為背景,學生要在理解題干的前提下實現對人體免疫等知識的有效遷移,對于有關情境合理清晰的解釋,這樣才可達成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內化。在知識遷移這一類型的開放試題中,會將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關聯有效展示,幫助學生將知識全面整合與遷移,實現對生物知識的深化理解。
四、科學探究類試題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越加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的為學生滲透,使學生在知識的探索與分析實現此能力的增長。在科學探究類試題的設計中,可以在不同的環節中呈現,通過不一樣的方式提出,增長學生的個人能力。如,針對問題的開放性試題、針對預期結果的開放性試題等。在形式上,可為填空、選擇、問答等多種類型[2]。在此類問題的探索中,學生要依據試題給出的有關條件進行探析。而且,這類試題的設計是為了引領學生主動探究知識,讓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實現正確觀念的形成。
結束語:
高中生物的開放性試題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等,能夠引領學生以多個角度開展對問題的分析與探索,促使學生的思維向更多的方向發散,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因此,開放性試題在高中生物學中出現,能夠將以前的教學模式以及思維形式轉變。采取新的教學手段引領學生的思維以更多的層面思考,嘗試運用自己掌握的學習方法主動解決問題,實現高中學生知識的掌握以及個人綜合能力的同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曉玲.探討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生物高考備考策略[J].求知導刊,2020(19):57-58.
[2]巨建澤.高考生物試題應試策略[J].甘肅教育,2019(1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