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敏 楊慧芳
[摘 要]文章在分析末端配送現狀的情況下,指出了末端配送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城市末端信息管理平臺,通過對平臺的設計,實現信息共用、人員共用、資源共用的末端配送平臺。以期提高末端配送服務質量,滿足快遞業務的高速發展需求。
[關鍵詞]大數據;智能系統;末端配送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7.197
通過近幾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數據來看,快遞業務呈高速增長趨勢,增長速度超過20%以上,快遞配送量逐年也在急劇增加。但快遞行業服務申訴率占到3%以上,這說明快遞服務質量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雖然快遞行業的服務質量在不斷地提升,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何有效地送達末端客戶的手中,解決最后500米的問題,成為企業配送過程中比較難解決的問題,成為制約提升快遞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末端配送問題,提出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城市末端信息管理平臺,以期來整合城市配送資源、打破配送服務的各自為戰、交叉配合、配送網絡重疊的布局,城市快遞配送車輛和人員隨處可見等現象,實現提升服務質量、降低配送成本為目的。
1 末端配送現狀分析
目前出現了一些新型城市末端配送方式:快遞自提點、第三方快遞代收點、社區快遞自提柜、無人機配送等,但是目前快遞企業快遞自提點存在服務覆蓋面積過大、用戶自提便利性較差的問題,不能很好地替代快遞直接配送;第三方快遞代收點,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其管理混亂,服務質量和效率有待提升;社區快遞自提點,其服務功能優缺點明顯,目前存在利用率較低的問題,普及率需要進一步提高;無人機配送目前只是在某些城市小范圍試用,其不僅技術問題尚存,而且安全性、通用性、穩定性都需要大量的驗證和完善,因此無人機要想在我國城市快遞配送中得到廣泛使用需要很長的時間實現。
2 末端配送的困境
由于不同的客戶在不同的時間收付快遞,且配送區域覆蓋面較廣,故難以集中配送,也就使得集拼率較低。因快遞主要配送到全市各小區,這就加大了配送難度,車輛難以調度,配送的成本也較高。高效的末端物流配送就應該有較低的成本、較高的時間效率,擬定最佳的配送路線以達到客戶滿意度。為了提升利潤空間,提高配送時效和客戶滿意度,快遞企業尋求共同配送的方法解決快遞配送中空送或不能滿送的問題,但從目前實施情況來看,共同配送較少,效果并不是很明顯,經總結發現有以下六個問題:①現有的快遞末端配送模式監管不到位,客戶滿意度不高;②配送區域內每個客戶收取快遞的時間不統一,無法提高集拼率;③快遞配送區域主要集中在市區,一是批量較小,二是車輛調配難度很大,三是成本居高;④每個配送客戶配送區域不統一,很多配送線路無法進行集拼以實現共同配送,不能通過提高運量來降低成本;⑤在快遞配送中存在客戶物流信息溝通不及時,同一快遞配送多次重復配送,物流成本高,滿意度較低;⑥如果對城市整體快遞進行共同配送,涉及每個物流公司的快遞數量,有些企業不愿意進行數據分析。
3 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城市信息管理平臺構建
3.1 基于大數據的智慧城市信息管理平臺構建思路
智慧城市信息管理平臺是基于大數據的基礎上建立的平臺,該平臺是在整合共享現有資源的情況下,多個資源和技術互補的快遞企業,通過網絡連接進行協調和合作,組建末端配送聯盟形式,共同完成末端配送活動,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此平臺主要為收貨員、快遞配送員、節點配送企業、各終端收貨企業、其他快遞企業、客戶提供終端服務。其主要的方式是在配送員收集末端客戶信息及處理信息的情況下,分析客戶的數據情況下,根據客戶投遞成功率比較高的客戶,在進行路徑規劃的情況下,進行循環配貨形式,有針對性地以優先提供送貨上門服務方式滿足客戶最基本的需求,以此來提高客戶的需求;對于投遞成功率低的客戶,在與客戶進行信息交流確定收貨方式的情況下,在確實不能滿足客戶及時送達的情況下,選擇其他合作模式,形成共同配送方式進行送貨。
3.2 平臺功能
①路線規劃。通過大數據+運籌優化技術的綜合運用,根據地址庫信息對線路、快件路徑等進行規劃與優化,以提升快件時效和資源效率、降低成本;②末端配送信息收集整理。配送員收集客戶信息,主要是客戶收貨的時間、收貨的地址、收獲的頻次,配送成功接受率,完成客戶信息的收集;③末端客戶。將客戶分成企業客戶和中高端個人客戶的信息。企業客戶(包括地址信息為企業的客戶)主要配送時間集中在上班時間、中高端個人客戶時間主要集中在下班或周末時間;④配送時間安排。根據系統中客戶的收貨時間及配送成功接受率完成安排整電瓶車末端配送貨物進行循環配貨;⑤配送方式。此種配送方式主要針對的是送貨上門形式,以此來提高客戶及時收貨滿意度,滿足客戶個性化服務。
3.3 智能管理系統
①智能客戶管理系統。此系統包括客戶信息管理系統、收貨信息管理、時間信息管理。其中客戶信息主要包括客戶的地址信息、客戶的姓名、聯系方式、與客戶密切相關的聯系人信息;收貨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客戶收件量的信息、收件方式信息;時間信息管理對客戶收獲的年、月、周、日、點、分進行管理。在對客戶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對客戶的收貨信息進行分析;②智能運營管理系統。此系統首先根據末端網點配送貨物信息,結合客戶信息在自動分揀的基礎上進行資源調度,在智能客戶管理系統對客戶收貨信息的基礎上,對送貨方式進行安排;③智能地址共享服務系統。智能地址共享服務平臺產品模塊為“一庫二平臺”:一個數據庫——標準的快遞地址數據庫;二個共享服務平臺——標準快遞地址云服務平臺和標準快遞地址應用服務平臺;④末端收貨系統。此系統主要是收集各社區末端客戶可以收到的方式的信息,對驛站方式、眾包方式、第三方送貨方式、送貨上門方式等進行信息收集,如某區域存在哪些方式,集體是怎樣進行的,若達成合作,合作方式在此平臺中體現;⑤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為決策者提供末端配送信息整合,實現末端配送調度。
4 結論
通過智慧城市末端信息管理平臺,能夠針對現有末端配送問題,為末端配送員提供信息、路線等方面給予決策支持。在配送員收集末端客戶信息及處理信息的情況下,分析客戶的數據,對于投遞成功率比較高的客戶,在進行路徑規劃時,進行循環配貨形式,有針對性地以優先提供送貨上門服務方式滿足客戶最基本的需求;對于投遞成功率低的客戶,在與客戶進行信息交流確定收貨方式的情況下,在確實不能滿足客戶及時送達時,選擇其他合作模式,形成共同配送方式進行送貨,最終提升末端配送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曉曄,閆泓月,馬小云,等.城市快速物流配送網絡末端節點——前置倉選址研究[J].沈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
[2]楊慧芳. 基于移動終端的共享物流服務模式探究[J].現代商業,2018,508(2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