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摘要】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信息化已經是這個時代的主題,信息技術被運用在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中。所以教育模式也要與時俱進,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就引入了微課教學模式輔助老師進行教學活動,這樣不僅有利于改善課堂的教學模式,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將微課成功應用在數學教學中,還有很長的一段研究路程要走,數學教師要認識到當前微課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將微課的價值發揮到極致,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本文對初中數學的教學現狀及應用微課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可以對改善初中數學課堂的整體效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 ?微課教學模式 ?教學問題 ?應用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7-0078-02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課標中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不僅要提高初中生的數學成績,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所以老師就要不斷地提升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思路,讓初中生更好地掌握數學這門學科。微課是對教學產生深遠影響的創新型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通過富有聲效與形象的手段讓學生聽到和看到形象化的知識領域,不僅僅是對學生聽力和觀察力的考核,更是對學生想象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的養成教育過程。為此,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巧妙利用微課的形式,讓微課成為教學的基本助力,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里掌握數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本文結合初中生的發展特點,提出了將微課應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基本現狀和對應策略。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數學屬于初中階段一門關鍵的教學科目,對于初中生的綜合思維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都有積極的培養與促進作用。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提升除了與自己的學習方式有關外,還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從現實的學生數學能力現狀來看,要想提升初中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數學教師面臨的教學問題依然很突出:
首先,教師忽視學生的學習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環境和自身的思維方式不同,導致他們在數學中的總體素質明顯有區別,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照顧每個學生的差異,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數學課堂中掌握具體的數學知識。而當前,很多數學教師采用了單一而固定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數學教師將學生的個性拋在腦后,讓所有學生進行同一層次的學習,要求所有學生達到統一的標準。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喪失,其自身的數學能力自然也受到影響。其次,受課堂教學的時間約束,數學教師為了有效利用課堂的教學時間,為學生灌輸了較多的理論知識,讓數學課堂更加抽象化,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影響了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再次,數學自身的抽象性很明顯,多數初中生尤其是女生在數學中的興趣明顯較低,在多次的問題積累中,初中生越來越覺得數學的難度,他們自身也會受到打擊,逐漸喪失自主學習的勇氣。一旦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得不到提升,其數學的綜合能力自然不會提升。最后,教師讓學生進行數學練習的方式比較單一。在傳統的數學練習中,數學教師為了增強學生的數學能力,通常會讓學生將課后的訓練題進行操作,還會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題海戰術,搞得學生身心疲憊,逐漸降低對數學的興趣。
二、將微課應用在初中數學課堂的基本策略
(一)運用微課教學模式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
數學是初中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所以老師與學生都非常重視,數學能力對學生的學習生涯有很大的影響。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老師都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被動學習的態度,這樣的教學模式讓教學的氛圍比較沉悶,學生很難在數學課堂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信息技術是時代的特點,所以微課教學模式就要運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與教學的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在必要的時候,數學教師要將生活中的元素融合到課堂教學中,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地表達給學生,改變課堂的教學氣氛,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如此,在富有信息化和生活化氣息的教學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提高數學的學習能力與成績。
教學《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課時,為了能夠改善課堂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氛圍,我就運用微課教學模式,把生活中學生常見的一些立方體的形狀結合教材的內容,制作了一個課件,在課堂中給學生觀看。學生通過課件中形象的物體,去感受數學的抽象知識,比如窗戶、金字塔、宮殿的柱子這些都是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幾何體。看完課件之后,我又請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找一找自己所知的幾何體,比如長方體、正方體、圓錐體。學生思考了一會兒之后,都紛紛舉手回答問題,課堂的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也大大提高。
(二)運用微課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數學差異
每個學生自身的生長環境不同,打下的學習基礎不同,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也不同,這就是學生自身的學習差異。作為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學習差異,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更要在教學中照顧學生的差異,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教師的民主性,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信心,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積極的進步。在多媒體的環境下,數學教師可以先通過了解學生的差異,再通過微課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差異化的教學內容。
教學《認識三角形》中,為了尊重學生的差異,在教學中,我先對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況進行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我決定尊重學生的差異,并進行了分層教學模式。具體而言,我先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三個層次——基礎層、中等層、高端層。這種分層方式是依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態和平時的考試成績來確定的。之后我通過微課的形式,將三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了呈現:基礎層的學生要通過預習的方式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中等層的學生要通過預習并聯系之前學過的知識回憶三角形的基本分類,想出來的類型越多越好;高端層的學生要通過預習掌握文本的知識,并結合實際生活將所見過的三角形類型進行舉例說明,舉例的個數越多越好。在這樣的層次劃分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積極,每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與吸收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運用微課教學模式把數學抽象知識形象化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的學科,對于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不僅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才能夠把數學這門學科學好。在我國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下,老師在課堂中會為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育,把課本的知識詳盡地為學生講解,但是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毫無樂趣,學生的數學成績也沒有達到老師的預期結果。微課教學模式的優勢就是資源豐富而且內容形象化,所以初中數學老師就要積極的學習微課教學模式,制作好教學課件,把教材中的知識與微課模式結合起來,讓數學的抽象知識形象化地表達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這樣才能夠提高初中生的數學能力。
教學《有理數的加法》這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把有理數的加法清楚地掌握,我就運用微課課件制作了一個游戲,讓學生能夠在多媒體中進行有理數的計算。課件中顯示了三個方框,其中一個方框里有“-”的棋子,另一個方框中有“+”的棋子,然后我請學生上臺,往第三個方框中添加“-”和“+”的棋子,最后告訴我方框中總共會有多少個棋子?學生都很有興趣紛紛舉手,在多媒體中任意地選擇了4個“-”的棋子,又添加了4個“+”的棋子,然后告訴大家,第三個方框中最后的總數為“零”。通過這樣直觀的操作,學生對有理數加法有了形象的認知,更有利于他們進一步的深入學習數學知識。
(四)運用微課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
初中數學的難度逐漸加大,而且要面臨中考這樣的轉折性考試,從教學的難度和進度上來說,都需要學生調整好學習的狀態緊跟老師的教學腳步。初中數學老師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會首選題海戰術,但是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程度,題海戰術并不適合每一個學生。初中老師可以運用微課教學模式,把初中數學中需要掌握的難點和重點,通過微課清晰地表達給學生,對數學程度好的學生是一個提升的機會,對于程度比較弱的學生,可以通過微課的課件反復學習,也能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教學《線段、射線、直線》這一課時,我在課堂中運用微課模式,給學生清晰地展示了直線與射線的區別,抽象的幾何知識輕松的被微課形象化的表達給了學生,我又對比的講解了線段的定義。然后在課件中我展示了一個相交的兩條線,兩條線上有很多個點,每一個點我都標記了數字,讓學生來進行點與點的連接,看看會有什么樣的圖形出現。我也鼓勵學生在兩條線上標記不同順序的數字,來進行連線,這樣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形狀出現,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積極的動腦思考數學問題,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數學思維。
(五)運用微課教學模式激勵學生的習題訓練
進行習題訓練是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在信息化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的網絡知識明顯增加,為此,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訓練,達到預期的練習目的。例如,數學教師可以從網絡中搜集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練習題,在講完課程內容之后,讓學生通過觀看大屏幕的方式進行訓練。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節省了教師在黑板抄寫數學題的時間,可謂一舉兩得。此外,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為學生設置一些生動的訓練型活動,比如通過微課設置闖關斬將類活動,每個關卡都有數學習題,只有學生做對了上一個關卡的習題,才能進行下一關卡的習題訓練。如此,可以提升學生的競爭心理,也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把握能力。
結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初中數學老師也要不斷地更新教學模式與思路,所以在課堂中積極地運用微課教學模式,不僅符合了社會的發展趨勢,也有效的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為學生掌握數學這門學科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數學教師要進行深刻的研究,讓微課順利應用在數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讓數學課堂煥發出無窮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田中亮.基于微課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融合的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14):209.
[2]常維平.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23):149.
[3]陳炯.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華夏教師,2019(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