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組合作已成為小學英語教師常用的教學形式,如何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值得廣大英語教師深思。本文主要探討了固態小組合作的意義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科學設置學習任務、明確小組分工、根據學習任務選擇合理的學習方式、建立公正全面的評價機制等幾個方面探討固態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方式。
【關鍵詞】小組合作;有效性;實踐
【作者簡介】張曉翠,日照市新營小學。
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合作學習已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專門提及合作學習,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 2012年版小學英語新課標強調,從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可以說,合作學習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已經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一般以4-6人一組的固態分組為主。然而,固態小組合作在具體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也不少,如何有效合理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需要老師的不斷探索和努力。
一、固態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1.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一個小組成員分工明確,鍛煉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社會適應性,同時大家的思想碰撞也會激發創新意識。
2.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學生能夠大膽地將自己的見解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中逐步培養學生主動與別人交往,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3.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有效的小組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聽說讀寫等各方面鍛煉并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4. 能夠提供及時的教學反饋信息。通過小組間的交流探討和教師的指導評價,教師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便于調整教學思路和進度。
二、固態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小組合作設置的問題缺少合作價值,教學設計不夠科學合理。
2. 小組內分工不明確,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互幫互助的作用不明顯。
3. 活動方式單一,學生的興趣不高,小組合作學習浮于表層,限制了學生思維的進一步開發。
4.小組合作學習缺乏合理評價,達不到合作交流、不斷進步的目的。
三、探索固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式
針對以上問題,老師欲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固態小組合作學習效率,需要從課堂效率出發,根據學習任務的不同引導和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達到甚至超過預期的學習目標。
1. 科學設置學習任務。合作理論認為,合作的價值就在于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教師要合理選擇合作的契機,因為不是什么內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則合作學習就失去了意義。并非所有的學習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若難度太大,不僅會使學生的信心受挫,而且難以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而太過容易則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因此,老師應該充分鉆研教材,在安排合作學習任務時必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選擇難度適宜、適合口語表達的學習內容,高年級還可以適量增加閱讀、寫作的內容。只有那些既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開放性、探索性的任務才是有效的合作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生一起接受挑戰,不但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能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機會,能獲取更多的信息,學生的個人才能和個性特長也能得到發揮。
在教學設計中,老師還需要準確把握學生的不同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從預習、復習的要求到練習的設計都要注意梯度,劃分好層次,做好分層次教學,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
2. 明確小組分工。合理分工和明確職責是有效進行小組合作的前提。一般來說,固態小組合作4-6人一組較為常見,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力傾向、性格特征及性別等方面的差異對組內學生明確分工和職責,給學生提供不同的機會,才能做到優勢互補、共同進步。英語水平較高、性格外向、管理能力強的學生來擔任組長;匯報員負責向班級匯報小組合作完成的任務;記錄員負責記錄整理小組合作的內容;資料員負責整理收集保管小組活動所需要和使用的材料。一段時間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角色互換,使每個成員都能得到全方位的體驗、鍛煉和提高。合理的分工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能夠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如獨立思考、認真傾聽、樂于分享、有序表達、積極參與、自覺發言等學習習慣。
小組合作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更大的責任。老師要明確合作的目的和步驟,發揮好指導作用,使小組合作有章可循。
3. 根據學習任務選擇合理的學習方式。老師需要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精心設計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低年級的小組合作學習,老師可以采用以基本句型訓練為主的活動,培養學生的語音、語感和語調。高年級的小組合作學習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開發。常用的學習方法有:Free talk(自由交談)、Play games(做游戲)、Role play(角色表演)、Jigsaw reading(拼圖閱讀)、Make a survey (做調查)等。
4. 建立公正而全面的評價機制。公正而全面的評價可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使學生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助、互學、互補、互促,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也可以幫助老師及時獲取教學反饋信息以調整教學。
Well down、perfect、fantastic或者Your listening is very good、you are good at thinking、I like your pronunciation等評價語或者肢體語言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科學合理地設計評價表也非常重要,組員自評、組員互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等可以督促學生反思本小組和個人的學習活動,在接下來的小組合作中及時作出調整。在相互評價中,學生學會了欣賞,學會了取長補短。實事求是、全面準確地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方法、參與程度等進行評價,可以使各小組明確努力與改進的方向。
評價學習結果時,要讓學生個人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給予其充分肯定,又要讓小組成員分享到集體成功的喜悅,及時獎勵優勝小組,給其他小組樹立榜樣,促進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
“沒有合作的課堂教學,不是真正的課堂教學”。如何高效合理地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研究和實踐非常重要,怎樣為學生打造精彩的小學英語課堂,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互幫互助、競爭創新,培養自我管理能力,為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及終生學習打下基礎,值得我們英語老師深思。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
[2]施蓉蓉.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參考,2007(30):74-75.
[3]李論廣.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20 (15):68-69.
[4]王鵬剛.小組合作學習之實踐探索[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