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沉渣泛起并逐漸蔓延至高校之中,給大學生群體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嚴重危害。紅色文化具有時代價值,傳承紅色基因以文化策略助推高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有效辦法。
關鍵詞:紅色文化;歷史虛無主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為一種新近產生的社會思潮,歷史虛無主義因其歪曲歷史真相、篡改歷史事實、惡搞歷史人物等行徑,嚴重混淆了大眾視聽,擾亂了大眾歷史認知。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更是借助“秘密日記”、回憶口述等方式沉渣泛起,將其觸角逐漸滲透到了大學生群體之中,給高校思政工作帶來了巨大考驗。這一背景下,尋求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新策略,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成效,成為了當前科研和教學工作中極為重要的現實議題。
一、高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文化困境
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是歷史唯心主義,其根本目的是通過否定歷史顛覆民眾歷史觀,進而達到其思想滲透、顛覆政權等目的。而究其根源,歷史虛無主義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文化自信的缺失。因此,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解決文化自信缺失的問題。[1]就高校而言,必須將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化解其文化困境的重要著力點,從而進一步筑牢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文化防線。高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文化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傳承與創新不足,主要表現為學校自身缺少歷史文化積淀的同時,其對于傳統文化資源的傳承嚴重不足,在校園文化內容、形式以及建設手段等方面都缺乏創新;第二,遭遇多元文化沖擊,主要表現為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對于校園文化的沖擊進一步加劇,校園文化及其建設均陷入了被邊緣化和低認同度的困境;第三,缺乏現實感召力,主要表現為校園文化缺少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實質,其在呈現、表達、傳播等方面存在嚴重的不適應性。
二、紅色文化在高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中的優勢
紅色文化是指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的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紅色理論和紅色精神的統稱。[2]在高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陷入文化困境的背景下,紅色文化中的紅色革命理論、紅色教育基地及其內含的革命史實等提供了理論指導、教育平臺和教學資料,可以成為高校反歷史虛無主義的重要“法寶”。
1.紅色革命理論是有力的理論基石。
紅色革命理論包括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革命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由此也印證了其科學性和先進性。面對當前歷史虛無主義沉渣泛起的現實,紅色革命理論也理應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導,成為高校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理論基石。
2.紅色革命史實是寶貴的教學資料。
紅色革命史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歷史鐵證,承載和見證了中國革命斗爭的歷史發展軌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必須以真實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支撐,紅色革命史實恰恰是由眾多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構成的,其客觀性和真實性使得其能夠成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教學的寶貴資料。
3.紅色教育基地是重要的教育平臺。
紅色教育基地是由革命遺址、革命歷史場館、革命先烈故居、烈士陵園等組成的集合。例如,井岡山紅色培訓基地、延安紅色教育基地、嘉興紅色教育基地等都是高校進行紅色革命教育的重要基地,師生可以在親身體驗中回顧和感知紅色革命歷史,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革命基地及其內含史實的教育和引導作用。
三、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文化策略:文化傳承+課堂融入
紅色文化因其紅色革命理論、紅色教育基地和紅色革命史實等具體構成,體現出顯著的鮮活性。這有利于拓展教育載體,為高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尋求到一種文化策略。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這種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文化策略又需要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出發,堅持文化傳承和課堂融入雙管齊下,在傳承紅色文化基因的同時強化紅色文化的校園認同。
1.推進紅色文化融入課堂,打造紅色文化思政課精品。
紅色文化主要包括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組成部分,就具體形式而言,文學作品、歌曲舞蹈、電影電視、壁報傳單等都是各具特色的載體。因此,全面掌握和充分利用好紅色文化及其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是推進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前提。以此為基礎,將紅色文化學習納入高校德育目標、增強紅色革命理論學習、創新紅色文學藝術作品、弘揚紅色革命精神,進一步拓展紅色文化教育課程的延展性以及與各類專業課程的融合性,都是推進紅色文化進課堂和打造紅色文化思政課精品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2.依托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創新思想政治授課形式。
以紅色文化為引領和主要內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在注重教學內容深度融合的同時,還要創新授課形式,提升大學生的參與感與獲得感,從而提升紅色革命教育的成效。全國各地豐富多樣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為此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教學平臺。因此,推動“高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教育+高校思想政治課創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的教學新模式或將是以文化策略帶動高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行動的良方。
參考文獻:
[1]李玉中.抵制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需要堅定文化自信[J].中州學刊,2019(11):12-16.
[2]沈成飛,連文妹.論紅色文化的內涵、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教學與研究,2018(01):97-104.
作者簡介:
李欣茹(1991—),女,漢族,黑龍江漠河人,助教,管理學碩士,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管理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基金項目: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科研項目《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SZYB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