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濤濤
摘 要:對于高中政治教學而言,綜合性的內容不僅涉及到了人文地理知識,更包含社會綜合知識,教師不僅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要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立德樹人理念就是在這種教育目標下所總結出的教育思想,學科教學與德育進行結合,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本文基于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實踐探索
引言
學校是對學生開展知識傳授、文化熏陶、德育滲透的主要陣地。然而近年來,高中生道德意識匱乏、思想行為乖張的案例屢見不鮮,有很多學生在學校以自我為中心,與同學及老師的關系非常不融洽;還有部分學生行為蠻橫,缺乏基本的尊師重道和自我約束意識,甚至對教師大打出手,遵紀守法觀念淡薄;更有部分中學生對父母缺乏基本的感恩意識,甚至做出傷害父母、傷害家庭的事。這類新聞頻頻出現,給我們的教育敲響了警鐘。在高中階段,學校需要注重對學生開展教育引導,深入落實立德樹人理念。
一、教師身體力行,給予學生直接正面的教育
教師是智慧的傳播者,更是學生不斷學習和模仿的榜樣。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和教育,使學生在心底萌生對教師的敬重,從而更有利于立德樹人理念的深入落實。如教師在講解政治課程時,通過旁征博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淵博的知識儲備、態度鮮明的價值觀念,給予學生最直接的教育和鼓勵。同時,教師要格外關注學生的品德和行為,如有的學生在政治課上瀏覽課外書籍,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自我調侃的態度,檢討肯定是自己的課程很無趣,才會使學生沉溺課外書籍。這種做法保護了學生的自尊,拉近了師生關系,使學生對教師更加尊重。
二、深入挖掘教材德育資源,緊貼學生生活經驗
目前高中政治課程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德育教育流于表面化,沒有做到落地生根。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以往教師對高中政治課的德育教育部分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在于教師沒有深入分析教材,采取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得德育教育如蜻蜓點水,沒有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自然無法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烙印。針對此問題,教師應當在重視德育教育,將立德樹人理念滲透到高中政治課的同時,也應當深入思考如何才能使立德樹人思想真正實現落地。此前無法落地并感化學生的原因在于,學生普遍認為德育是一種看似很高大上的事物,并且與自己的學習生活沒有太大的聯系,甚至認為德育教育是一種空洞的教育。為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德育教育的內容與內涵并最終真正感化學生,教師可以采取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資源的辦法,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經驗相結合,使學生逐漸了解德育的重要性。教師分析高中政治教材時應當發現,教材中有很多課程都可以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并且教師在每一課的教學過程中都可以滲透德育教育與立德樹人理念。學生對德育教育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接受現狀要求教師深入挖掘教材資源,并在教學過程中真正使學生轉變課本內容與個人生活過于遙遠、德育教育是一種空洞的教育的觀念,從而實現高中政治課堂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落地。而如何有效深入挖掘教材德育資源,緊貼學生生活經驗則成為高中政治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開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知識結構能夠幫助教師在深入挖掘教材德育資源的過程中做到推陳出新,并能夠將當今世界的發展變化與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結合。
三、在政治教學中引入社會現象,向學生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對政治課程教學來講,教師可將社會時事和新聞引入到教學當中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政治知識,并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政治學習過程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學生自身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從而充分發揮政治課程德育教育的功能。在引入社會實例時,教師可先提出實際案例,而后讓學生對案例展開討論、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而后教師再對學生的表達進行評價匯總。比如,在學習《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這一課時,教師就可根據政府具備的權利只能以及責任引入社會真實事例展開教學,從而在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本課知識點,同時也向學生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四、注重問題引導,加深學生德育認知
在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過度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知識。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樣的政治課堂沒有學生獨立思考的土壤,不利于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影響學生德育素養的發展。教師在滲透立德樹人理念時,可以在課堂上用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之中,借助富有議論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在思考與討論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德育知識的認知,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發展。例如,在學習《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和準則》時,教師可以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假如最近城市內出租車問題頻發,政府就出租車管理問題向全市人民征集管理意見投票,那么作為公民的你,有權利和義務投票嗎?”“會對你的生活有哪些影響?”“如果你發現某地公職人員存在不合理的行為,你會怎么做?”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能夠通過思考與討論明確自身的權利與義務,讓學生學會合理運用自己的政治權利,履行自己的政治義務,樹立學生正確的權利觀與義務觀,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發展。
結束語
發展學生的德育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對學生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為本在課堂內進行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培養學生學習德育知識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主動規范自身的行為,最終成長為滿足新時代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鄔后群.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60-163.
[2]時靜.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74.
[3]單鳳彩.高中政治教學“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