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世鳳
摘 要:本文從農村教育實際出發,介紹了問題學生和留守兒童存在的不良習慣和性格,提出了自己開展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尊重和愛護學生;要有三個心:愛心+細心+耐心;班主任要有親和力;班主任必須言而有信;班主任要加強性格修養;班主任要掌握與家長溝通的藝術。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主任;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新的形勢下,農村小學問題學生的教育、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了我們小學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現在農村大部分孩子的家長都到外地打工去了,他們跟著爺爺奶奶塊生活。爺爺奶奶的溺愛,使他們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貪玩、不愛學習的習慣。同時,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部分孩子還形成了孤僻、自私、不愛與人交往、溝通的性格。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那班主任就是其中最辛勤的園丁。班主任就像紅燭,默默地散發出光和熱,給黑暗中的孩子們引領前進的方向。因此,作為“班集體靈魂”的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所承擔的歷史重任:教書,也要教做人。要教會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那作為農村小學班主任,在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工作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談談近幾年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體會。
1.要尊重和愛護學生,做一個有愛心的班主任
缺少愛的教育是殘缺不全的教育。首先,班主任要有童心,要不斷學習、探索不同性格、不同性別學生的心理特點,讓自己在處理問題時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感同身受。還記得在去年的慶“六一”文藝演出活動中,前一天我就要求參加演出的小朋友在媽媽的幫助下扎兩個高高的小辮兒。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幾個孩子激動地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李梅的爸爸、媽媽都打工去了,沒人幫她梳兩個漂亮的小辮兒。我們班的節目是不是演不成了?”我趕緊到教室一看,那孩子流下了委屈的淚水。我連忙走過去對孩子說:“別哭了,到我的寢室去,老師給你梳兩個漂亮的小辮兒。”其他孩子看了不斷地說:老師對她真好,老師都這樣關心她,今后我們也要跟她玩了。從這以后這個孩子也改變了,臉上有了笑容,課間休息會跟小朋友們一起玩耍了。
2.作為班主任要有三個心:愛心+細心+耐心
班主任要細心。要細致入微地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衣著打扮,及時發現學生身上出現的新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和不良的學習狀態,加以引導教育。班主任也要有耐心,孩子的成長規律,就是在對與錯的交替中來完成身心成熟的,所以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我們不要奢望教育一次就能永不犯錯。我所帶的班級是個“問題班”。為什么稱“問題班”?因為成績較好的學生有粗心、浮躁、學習不踏實、成績不穩定的問題;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則調皮搗蛋、貪玩、不愛學習,還整天惹是生非,每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問題;那么,我們班主任就要耐心地做正面引導,對于個別問題嚴重的學生,我們要堅持引導教育。教育不是魔法棒,老師不是魔法師,問題學生不可能在短期內脫胎換骨,我們要看到的是今天與昨天相比他已有了進步。
3.班主任要有親和力
班主任的親和力,是建立師生感情的基礎和關鍵,一句恰如其分的贊揚遠比冷冰冰的指責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取心和榮譽感。巴特爾說:“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師載有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僅僅投向學生的一眼,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所以,我認為時常向學生投以鼓勵和贊賞的眼神、提醒或刻意制止的目光、真誠的微笑等,有時要勝過苦口婆心的批評和勸說。這樣還會讓學生感到老師就生活在他們中間,從而大大縮短師生心靈之間的距離。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孩子,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研究學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最好的途徑是通過活動觀察。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作為班主任必須言而有信
答應學生的事必須辦到,這樣才能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威信。如果對學生一再失言,學生就會認為連老師都不講信用,我又何必做個誠信的人。記得有一次,我答應學生最后一節課講故事給他們聽,但臨時有點事就忘記了。結果就聽見有的小朋友在背后議論,怎么連老師也說話不算數。可見,學生始終把老師當做自己的榜樣,當做自己最信任的人。
5.加強班主任性格修養,這是教育好學生的關鍵
班主任為人和藹可親,工作耐心細致,所帶學生大多數養成了溫和、穩健的性格;性格和善、辦事民主的班主任,所帶的學生性格比較穩定、積極;性格冷漠、放任的班主任,所帶的學生也變得漫不經心,隨心所欲。這些事實證明,學生總是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師的影響。我認為班主任應具有以下良好性格:1、熱情開朗,精神飽滿。2、耐心細致,沉著冷靜。3、心地坦誠,寬宏大度。
6.班主任要學會與家長溝通的藝術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越接近,產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顯著。要使家長的教育配合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性,關鍵在于班主任與家長的聯系、配合,形成學校、家庭兩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統一戰線。要建立統一戰線,班主任應該注意與家長交往的內容、形式及其藝術。
對學生和學生家庭的了解,僅通過看學生檔案是不夠的,因為這些材料是靜態的,且不全面、不具體;光憑學生反映也還不夠,因為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有時不一定了解真實情況,有時不便反映,有時反映失真。為了實現學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機整合,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所有學生家庭進行訪問。班主任對學生家庭進行訪問。班主任對學生家庭進行訪問,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制訂詳盡而可行的計劃。
7.結束語
總之,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只有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不斷地創新工作方法,才能將班主任工作做好!
參考文獻
[1]王淑華.農村小學教育中班主任工作的創新思路[J]吉林農業,2018(16):99
[2]劉珊珊.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角色轉換問題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