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憲囯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中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職業素質的提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語文教師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職業素質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本文針對如何在職業教育語文教學中更好地提升學生職業素質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職業素質 職業教育 語文教材
職業院校語文教師對學生加強職業素質的培養,能夠更好地使學生了解自身的專業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相關專業技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為此,職業院校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與心理需要,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個性化教學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一、職業院校語文教學與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現狀
在中職的語文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而是盲目根據多年語文教學經驗進行教學。一是在語文教學中沒有一定的針對性,導致教學活動無法與學生的思維和行為相適應;二是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專業情況;三是沒有充分了解學生所學專業的市場需求,不能有效對學生職業素質進行培養。語文教師在教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時,應該根據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需求,使語文教學能夠與計算機專業掛鉤,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在中職教學過程中,中職語文教學與職業素養培養應該是緊密聯系的,只有將語文教學與職業素質培養充分結合,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更好地培養專業人才,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所以中職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將語文教材中的知識與實際專業學習相結合,更好地提升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
二、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職業素質
(一)提高語文教師的職業素養
隨著現代教育課程標準的不斷完善與改革,教育部門對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要求越來越高,因為教師不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應該教學生做人、做事。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應該為學生起到標桿作用,以身作則,充分引導學生正確為人處世。教師要確保做到一邊教、一邊學,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和教學技巧,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應該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學生最近的學習狀況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給予學習指導和心理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信心。
(二)結合課本內容加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
語文課本是編撰者智慧的結晶,其中的文章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語文教師要經常引用其中的育人哲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愛崗敬業精神。
例如教師在講解《項鏈》的過程中,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明確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項鏈是小說情節結構的線索,在項鏈的推動下出現了四個情節。然后再根據女主人公丟失項鏈的情節以及四處借錢買項鏈歸還等情節,提出問題,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最后進行總結。想過上等的生活并沒有錯,但是我們應該用正確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光明正大地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從而使教師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三)開展教學活動
對于中職學生來講,他們沒有較高的學歷作為自身的籌碼,在社會上并沒有較多的優勢。因此中職教師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增強學生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社會上更有優勢。
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語文水平,采取相應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一些鍛煉自身能力的機會。中職教師應將教學活動與教材知識結合,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教材理論知識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語文學習的認知,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四)推進多媒體教學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在校園普及開來。為了保證學生積極性與學習興趣的提高,教師在語文授課過程中應該適當采用多媒體設備。
例如教師在講解《好雪片片》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流浪漢老人的一些生活狀態,讓學生對文章有初步了解。再根據播放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人,其中有一群人,他們居無定所、渾身臟亂,走到哪里都會遭到嫌棄,但流浪漢老人具備善良和美好的品質。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明白什么是身處逆境而不改初心、不改善良,努力為別人送溫暖。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也應該根據當前實際的情況,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刻意博取同情心的“假”流浪漢,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為行為準則和認知提供一定的衡量標準。
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教材中的知識,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加強實踐教學
中職教師在語文授課過程中要考慮企業要求以及學生專業需求,進而加強實踐教學。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語文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考慮學生的工作技能需求以及實際的專業學習內容,進而進行針對性的實踐性教學。
例如,教師可以設立一些企業的職位,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到企業的要求。這種實踐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學生了解并接觸與自身專業相關的職位,提高學生對自身專業相關職位的了解以及專業知識技能的要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
教師可以考慮情境教學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表演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相關實踐表演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自行合作與相關資料的查閱創作,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實踐能力與合作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提高職業素質。
對于中職學生來講,他們要學習的是專業的技能和知識,其目標是步入工作崗位時能夠更快地適應社會。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組織與學生職業技能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自身專業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等,幫助學生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帶有目標地學習,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
三、小結
綜上所述,在傳統的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專業情況,也沒有充分了解學生所學專業的市場需求,導致其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無法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職業素質進行有效培養。為此,中職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注意自身的職業素養的提高,加強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其次,中職語文教師應該根據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愛崗敬業精神。最后,中職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水平以及實際的專業學習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從而更好地培育學生的職業素質。
參考文獻:
[1]林素麗.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策略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2).
[2]謝燕玲.職業素質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科技風,2017(21).
[3]徐輝.中職語文教學中的職業素質教育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17(3).
(作者單位:錦州市機電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