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東花
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提問能夠引領學生的思路,促使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樂學情緒。課堂提問并不是簡單的向學生拋出相關問題,而且一門藝術,教師需要掌握提問的技巧,把握提問的時機,這樣才能發揮出課堂提問的作用和價值,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應用價值
引 言
課堂提問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尤其針對小學教育,課堂提問的作用更加顯著,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讓學生開動腦筋,通過思考來獲取相關知識,這樣所取得的學習效果要比教師單純的灌輸好得多。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堂提問的價值所在,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課堂提問教學的作用。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重要價值
(一)課堂提問具有督促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發現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參與度相對較低。在面對教師的提問時,會產生畏懼心理。這是因為小學生已經具有了較強的自尊心,害怕回答不出教師的問題而“丟面子”。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學生在教師提問時會表現得比較緊張,即使能夠站起來回答教師的問題,但是聲音也很小,生怕出現錯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合理把握課堂提問的時機,通過課堂提問來督促學生積極思考、認真聽講,并且通過課堂提問還可以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踴躍的回答教師的問題。例如,教師在講解《贈劉景文》這首古詩的過程中,由于需要對這首詩進行背誦,很多學生會產生畏難情緒,不愿意進行古詩的背誦。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直接告知學生下節課要提問對古詩的背誦。這樣一來,可以對學生起到有效的督促作用,技能促使學生認真背誦,也能幫助學生加深對古詩的理解。通過這種形式,可以使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學習,督促學生克服惰性作用,提升學習的主動性。
(二)課堂提問具有激勵作用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負責知識的傳授,學生負責知識的接受,教學過程只是一個簡單的知識的單向傳遞過程。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僵硬,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喪失主動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這會給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為轉變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激勵,促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主動思考相關問題,將學習的過程由被動的接受轉變為積極主動的探究。如何實現對學生的激勵是廣大教師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課堂提問便是一種有效的措施。教師可以豐富課堂提問的形式,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來回答問題,沒回答對一個問題小組便能加一分,比一比一節課下來哪個小組得分最多。這種課堂提問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回答對問題的學生變為本小組爭取到了一分,為本小組做出了貢獻,既能提升其自信心,也能激發學生樂學情緒。
(三)課堂提問具有強化知識的作用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興趣點往往不在課堂上,因此即使身處于課堂之中,也難以做到注意力集中。通過課堂提問,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引領學生的思路,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并且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實現了有效的互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來判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因此課堂提問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在教學過程中,針對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點名回答問題的方式來提醒其集中注意力,并且學生為了回答教師的問題,會積極思考,努力回顧所學知識,進而可以起到強化知識的作用。
(四)課堂提問具有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作用
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加強對語言的應用,能夠應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形式多樣的提問,引導學生應用自己所領會和掌握的知識,通過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完成對問題的回答,進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的學生并不善于表達,往往自己具備豐富的知識,但是難以通過語言表達出來,這是由于學生的思維缺乏連貫性和流暢性。而教師的課堂提問,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進而起到強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作用。
結束語
語文是小學教育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人們交流的主要工具。無論是社會的發展,還是科學的進步,都離不開語文知識。這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的作用顯得更加重要,為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教師要善于應用課堂提問,要認識到課堂提問的價值和意義,在恰當的時機提出恰當的問題,引領學生的思路,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實現知識的內化。教師的提問一方面要注重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做到由淺入深、逐步提升問題的難度,引導學生逐步加深思考,理解和掌握深層次的知識內容。
參考文獻
[1] 張云. 李芳.李亞青.宋青云.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師生言語互動現狀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2] 康曉云.張鑫鑫.鄭春英.孟令燕.馬旭. 吉林省通榆縣明德小學中高年段語文課堂理答現狀調查與分析[D].延邊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