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璐
摘 要:本文以黨的十九大報告為切入點,討論其對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研究發現,傳統的教育已經無法匹配當前大學生的思想狀態和行為模式,為了更好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增強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當學會換位思考,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守好高校意識形態主陣地。
關鍵詞:十九大報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這是對十八大以來的思想文化建設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們學生工作者的鼓舞。“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黨的理論創新全面推進,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鮮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黨對新時代的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需要我們落實到學生工作中。除傳統的思想教育外,我們更要重視新時代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學生正值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萌芽期,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易偏激的。然而近年來,網絡科技日益發展,微信、QQ、微博、貼吧、知乎等新媒體成為學生群體了解世界的新渠道。相比于傳統的報刊,電視,廣播,新媒體渠道獲得信息更加廣泛,更加便捷,但也因此信息質量參差不齊,不良信息很容易在學生群體中擴散。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停留在傳統的工作模式上,更需要我們主動接觸學生們日常的信息來源,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及時。“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黨中央對青年的重視可見一斑,而大學生作為青年的生力軍,更需要我們的正確引導。
二、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一)以大學生視角去“了解”世界
老師以及身邊的交際圈往往有著健全的三觀,在某些信息上可能忽視了其在學生群體中的傳播可能性,因此我們要走進學生的世界,以學生視角去“了解”世界。
作為學生工作者,我們常和學生強調“亦師亦友”,但由于工作性質,人際關系等原因,我們往往和學生之間隔著“師生”之別,學生在老師面前往往會收斂自己的言行,這對我們了解學生真實思想動態非常不利。而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不能停留在觀察學生以及對學生談話中。老師們應該多接觸學生目前接觸的新媒體,并對學生群體中的“熱點”了然于胸。其意義有二,一是能及時了解學生之間可能產生討論的話題,并對某些內容提前做好干預準備;二是能與學生找到共同話題,更加獲得學生的信任,并且在干預方式上可以避免說教,更好的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引導,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根據我對自己學生的了解,目前學生們傾向于在微博、貼吧、知乎等渠道獲取信息,但學生們會在了解某些“爆炸性”信息后,會通過微信朋友圈,QQ空間等渠道與身邊人交流傳播這些信息。由此,我的建議是,多與學生通過微信,QQ方式溝通,獲得他們的信任,盡量取得微信朋友圈、QQ空間的訪問權限,及時了解學生們的思想動態。同時多訪問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微博、貼吧、知乎等網站,了解這些渠道的“熱點”內容,預防學生對某些信息的誤讀。
(二)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工作
“善于結合實際創造性推動工作,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這也正是十九大對全體黨員的要求。在接觸學生們的信息獲取傳播渠道以外,我們也要重視利用這些渠道。
學生們對于以往的“官方信息”僅僅停留在“接收”而不是“接受”層面。分析學生群體中的“熱點”信息來源,可以看到,學生們在接受信息時往往對總是發布“通知”、“命令”式內容的“官方賬號”不感興趣,而對于積極參與熱點討論的賬號內容非常信服。據我所知,共青團中央在上述平臺以及其他某些網站均注冊了官方賬號,積極參與青少年群體的交流活動中,青少年群體對這個不尋常的“官方賬號”非常喜愛,對其發布內容也往往比較信服。
在輿論引導上,共青團中央的做法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啟示。在了解學生們的“口味”后,老師開展個人工作時可以以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多以他們口中的“熱點”為切入點,展開討論,避免一味說教。而在集體層面上,我們可以學習共青團中央,以學校,學院乃至年級為單位注冊官方百度貼吧號,知乎機構號等,由思想覺悟高的學生負責日常運營,老師們負責信息審核以及工作指導。這些賬號不應僅僅作為一個官方發布通知的渠道,更要廣泛參與各類話題中,堅持正面積極的信息發布,在某些虛假信息泛濫時及時發布真實信息,避免學生“傳謠信謠”。
(三)守好高校意識形態主戰場
大學生們往往有著不弱的外語水平和網絡水平,因此部分學生可能通過各種途徑接觸到境外原文信息。而境外某些組織則利用這些學生,故意發布某些不良信息,進而影響到更多的學生。
對于這個問題,一方面我們需要對外語水平,網絡水平比較高的同學重點關注,一旦出現不良信息傳播,一定要及時處理;另一方面,我們要堅定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能松懈,除了避免學生接觸錯誤的信息外,更要建立學生對于不良信息的自我抵抗能力。
所謂“言傳身教”,作為共產黨員,我們自身要“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同時更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在學生工作這個崗位上,以“新作為”推動實現“新目標”,做出“新貢獻”。
三、結語
為了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運用各種新的工作載體,拓展工作途徑,以大學生視角去“了解”世界,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守好高校意識形態主戰場。
參考文獻
[1] 《黨的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R】.新華網,2017.
[2] 中央黨校采訪實錄編輯室.《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M].中國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