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
【摘要】目的:探討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間我院接收的4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20例,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阿奇霉素靜脈滴注;試驗組則給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癥狀恢復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兩組療效對比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試驗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正常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且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顯著,縮短癥狀恢復時間,且不良反應少,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246.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116-02
肺炎支原體是指一種廣泛生存于自然界、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有著獨立宿主的一種微生物,是小兒呼吸道感染中較為常見的病原體之一,支原體肺炎(MPP)是指感染肺炎支原體引發的肺部急性感染,多發于兒童,在兒童肺炎中約占10~40%[1]。MPP可引發間質性肺炎和毛細支氣管病變,若合并病毒或細菌感染,會使患兒的病情加重。目前臨床對此病主張藥物治療,其中阿奇霉素是臨床常用藥物,近年來有學者提出阿奇霉素序貫療法獲得滿意療效后,后人不斷效仿[2]。本研究選取2019年度6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擬評價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間我院接收的40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2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兒12例,女性患兒8例,年齡2~8歲,平均年齡(5.5±2.5)歲,病程均在1~3個月,試驗組男性患兒11例,女性患兒19例,年齡1.5~9.5歲,平均年齡(4.5±2.8)歲,病程均在1.3~4個月,回顧性統計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未發現較大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3]。2)近1月內未服用過大環內酯類藥物治療;3)家屬同意參加本實驗者。剔除標準:1)不能堅持治療,不能配合觀察項目復查者。2) 治療中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不適宜繼續接受試驗者;3) 自行退出試驗者。
1.3 方法
患兒入院以后給予降溫處理以及平喘、止咳等常規治療措施。同時給患兒安排吸氧,調整氧流量于0.5~1.0L/min范圍內。對照組給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江蘇吳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制藥廠 規格:0.25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606)將本品用適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配制成0.1g/ml,再加入至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終阿奇霉素濃度為1.0mg/ml,然后靜脈滴注,滴注時間為3小時,每日1次。試驗組則給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首先給予患兒阿奇霉素(廠家、批號同對照組)靜滴,按照0.1mg/kg劑量用藥,1次/d,靜脈滴注5 d后,待其肺炎癥狀和發熱癥狀緩解以后給予阿奇霉素顆粒(廣東省逸舒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規格 0.1g×6袋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83430 )口服,同樣按照0.1mg/kg劑量用藥,3~5d為一個療程,連用3 d后停4 d,結束各療程后間隔5d開展下一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工具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各癥狀恢復情況(包括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正常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治療效果:參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評價療效[4],治愈:患者各項癥狀及體征均恢復正常,實驗室指標及影像學檢查無異常;好轉:患者各項癥狀及體征較治療前有所緩解,實驗室指標及影像學檢查接近正常;無效: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治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將數據資料分為兩大類,即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檢驗方式為卡方值(χ2);計量資料用( )表示,檢驗方式為t值,最終以P值是否小于0.05判定其有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兩組療效對比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癥狀變化的比較
試驗組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正常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試驗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伴隨著環境污染加劇、社會工業化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兒童MPP發病率正在不斷上升。患兒臨床特征是痙攣性咳嗽、呼吸困難以及持續高熱等。肺部影像學多表現為單側或雙側肺不張以及大范圍實質性病變等[5]。MPP可能造成患兒肺部出現嚴重感染,病情多嚴重,不僅會累及耳部、皮膚和頸部淋巴等,還可能引起中耳炎、皮炎等肺外病變,已對其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
臨床采用藥物治療小兒MPP時多選擇紅霉素以及阿奇霉素等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聯合米諾環素、頭孢菌素等非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以及免疫調節劑或糖皮質激素這種治療方案,但引發MPP的支原體無細胞壁,處在細菌與病毒之間,采取一般頭孢類或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效果不夠明顯,且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對支原體中RNA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臨床常采取霉素序貫療法,阿奇霉素屬于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菌藥,其半衰期較長、不良反應較少、耐酸性較低、吸收率較高,同時該藥除有明確抗菌活性以外,還可以降低促—炎細胞因子和吞噬細胞產生的氧化產物濃度,從而發揮其免疫調節作用,已逐漸成為兒童MPP臨床治療的主要藥物[6]。序貫療法具體是指通過靜脈輸注抗菌藥物,待患兒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給其口服同種藥物或者類似藥物。本研究通過對30例MPP患兒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后,雖與常規阿奇霉素的應用效果相差無異,但該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體溫正常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不良反應發生率僅有6.67%。分析其主要由于序貫療法和靜脈滴注雖有著等同療效,但其能依據患兒病情進展,采用不同劑型間的轉換給藥,能減少和避免因長期靜脈輸液引發的各種感染、疼痛和其他不良反應等,同時能減少交叉感染發生,減輕患兒的心理壓力,減少其醫療費用。
綜上所述,采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能提高MPP患兒的療效,縮短其住院時間,改善其小氣道肺功能,且該方法具有較高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孫曉玄,黃曉英,張錦琪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及不良反應觀察[J].貴州醫藥,2017,41(11):1149-1150.
[2]宋治軍,范華.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效果觀察及安全性評價[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12(17):3846-3847.
[3]錢發英,吳海燕,童欣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5,8(13):2013-2015,2016.
[4]馮宇婧,張夙,朱海嶠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8,25(7):820-823.
[5]周耀鈴,王俊霞,李靜等.遠紅外止咳聯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9(8):884-885.
[6]鄭健榮,劉一鳴,譚本仁等.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5,11(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