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責任助產和整體護理模式用于無痛分娩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將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無痛分娩產婦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與研究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產科護理,研究組則行責任助產聯合整體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產婦產程時間,統計平均出血量與疼痛評分,觀察自然分娩與剖宮產情況。結果:對照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明顯長于研究組(P<0.05)。對照組平均出血量多于研究組,VAS評分高于研究組(P<0.05)。對照組自然分娩率70.00%低于研究組87.50%,剖宮產率30.00%高于研究組12.50%(P<0.05)。結論:在產婦進行無痛分娩時,采用責任助產聯合整體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較好,可縮短產程時間,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責任助產;無痛分娩;整體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3-161-02
分娩是指女性妊娠后將嬰兒從子宮中分離的過程,分娩是育齡期女性要經歷的過程,也是女性生命中重要的體驗,分娩分為順產和剖腹產[1]。疼痛是分娩過程中產婦必然承受的生理反應,其可能導致產婦神經內分泌發生改變,給產婦于胎兒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帶來不良母嬰結局[2]。隨著分娩知識的普及以及產婦對分娩舒適度要求的不斷提高,無痛分娩的出現于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無痛分娩方式,得到了產婦的認可與支持[3]。在無痛分娩的過程中給予產婦責任助產聯合整體護理模式在提高產婦舒適度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次研究針對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無痛分娩產婦進行分組討論,旨在為臨床研究提高無痛分娩的質量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無痛分娩產婦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與研究組(40例),此次研究獲得80例產婦以及產婦家屬簽字同意。對照組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9.34±3.15)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16±1.28)周;初產婦30例,經產婦10例;體質量60-76kg,平均(68.23±1.52)kg;身高156-168cm,平均(162.58±2.47)cm。研究組產婦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29.42±3.27)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23±1.14)周;初產婦32例,經產婦8例;體質量60-76kg,平均(68.36±1.62)kg;身高156-167cm,平均(162.48±2.36)cm。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作比較。
納入標準:(1)年齡在20-38歲之間的產婦;(2)精神、智力以及交流溝通正常的產婦;(3)均為單胎;(4)胎兒頭位正常。
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等妊娠期疾病的產婦;(2)胎兒頭位異常的產婦;(3)不愿參與研究的產婦。
1.2 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產科護理,助產護士按照日常排班制度進行護理安排,做好產程觀察工作,按照上下班時間進行正常交接,在產程監測過程中可由多名助產護士進行基礎護理。當產婦宮口開全時,由值班的助產護士進行接生。
1.2.2研究組
研究組則行責任助產聯合整體護理模式,在護理過程中由1名助產護士對產婦進行全方位的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1)環境護理:產婦入院后需要為其準備干凈舒適的病房環境,并采用親切溫和的態度對待產婦,使產婦能夠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愛。(3)心理支持與安慰:增加巡房次數,延長陪護時間,及時了解產婦的需求,耐心傾聽產婦的訴求,安撫產婦的情緒,提高產婦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使產婦保持樂觀的心態。同時鼓勵產婦多多參加集體活動,多和其他產婦交流溝通,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3)健康宣教:向產婦介紹無痛分娩相關知識,特別是無痛分娩步驟以及圍生期可能產生的生理變化,加深產婦對無痛分娩的了解。(4)產程護理:進入產房前核對產婦的基本信息,主動解答產婦的疑惑,告知產婦本院先進的技術水平以及醫護人員的專業實力,以提高產婦的信任感。進入產房后指導產婦保持正確的分娩體位,做好保護隱私與保暖工作,緩解產婦緊張情緒。分娩時在床前陪伴產婦并指導產婦正確的配合方法,通過語言與肢體接觸等方式鼓勵產婦。分娩后主動告知產婦母嬰安全狀況,讓產婦放松身體,緩解產婦不良情緒,促使產婦積極主動配合后續護理工作,避免產后不良事件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與總產程;(2)統計平均出血量與疼痛評分,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4](VAS)作為評估標準,總計0-10分,分數與疼痛程度呈正相關關系;(3)觀察自然分娩與剖宮產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結果
2.1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對比
對照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明顯長于研究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產婦平均出血量與VAS評分對比
對照組平均出血量多于研究組,VAS評分高于研究組(P<0.05),具體見表2。
2.3兩組產婦自然分娩與剖宮產對比對比
對照組自然分娩率70.00%低于研究組87.50%,剖宮產率30.00%高于研究組12.50%(P<0.05),見表3。
3.討論
無痛分娩是近年來新興的分娩方式,主要是指利用鎮痛藥物來減輕產婦的疼痛程度,促使產婦在意識清醒、骨盆腔肌放松的狀態下進行分娩[5]。隨著臨床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產婦對分娩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臨床在保證母嬰安全的基礎上還需減輕分娩的疼痛感,從而使得無痛分娩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由于產婦對無痛分娩方式與麻醉等知識缺乏,再加上對周圍事物的敏感性較強,加重了產婦的心理負擔,最終影響了分娩的順利完成[6]。因此,在無痛分娩的過程中給予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
常規產科護理常常采用輪班制作為護理工作模式,使得產婦在入院至接生的過程中會接觸多名助產護士,享受多名助產護士的服務,導致干預內容缺乏連貫性而發生遺漏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產婦的護理質量,降低了產婦的滿意度[7]。責任助產聯合整體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在常規產科護理的基礎上形成的,目前已在產科分娩中廣泛應用。責任助產聯合整體護理模式采用一對一護理模式,從產婦入院至分娩期間由1名專業助產護士全權負責,為產婦提供全程、全面、無縫接的護理服務,滿足產婦合適的護理需求,提高產婦的滿意度[8]。相較于常規產科護理,責任助產聯合整體護理模式的優勢為:責任助產模式有助于助產護士清楚掌握產婦相關情況,為產婦提供產科護理;整體護理模式能夠為產婦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顯著提升護理干預的準確性與全面性。此次研究顯示,在產程時間、平均出血量以及VAS評分上,對照組差于研究組,進一步證實了責任助產聯合整體護理模式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在自然分娩與剖宮產上,對照組低于研究組,說明無痛分娩產婦采用責任助產聯合整體護理模式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提升分娩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責任助產聯合整體護理模式對無痛分娩產婦的不良情緒有明顯的緩解作用,可有效縮短產程時間,減少出血量,減輕疼痛感,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韓斌, 徐銘軍, 白云波. 分娩鎮痛對子癇前期產婦血流動力學及母嬰安全的影響[J].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9, 35(8):747-750.
[2]金生. 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在產科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探討[J]. 基層醫學論壇, 2018, 22(24):3392-3393.
[3]曲媛. 硬膜外阻滯麻醉無痛分娩聯合助產士全程責任制陪伴分娩的臨床應用[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9, 13(20):46-47.
[4]張煒, 李應龍. 地佐辛復合低濃度鹽酸羅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鎮痛在無痛分娩中應用效果[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9,23(6):120-122.
[5]來慶平. 無痛分娩聯合助產士分娩陪護對產婦分娩方式、產程時間和產后抑郁影響[J]. 醫學研究與教育, 2019, 36(2):62-66.
[6]賀利平, 李晉瓊, 張瑛等. 不同分娩方式高危產婦產褥期感染相關因素及對新生兒的影響[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8, 28(12):1884-1887.
[7]張莉莉, 張軍. CHD-PAH孕婦妊娠期及分娩后血流動力學的變化及其妊娠結局[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9, 54(7):438-444.
[8]張艷紅. 探討無痛分娩中應用責任助產和整體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9, 13(19):198-199.
作者簡介:溫藝新,女,1973年1月出生,大專學歷,籍貫:廣東省廣州市;民族:漢族;職稱:護師;職務: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