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欣怡 管西巧
【內容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意義重大。因此,作為班主任老師必須要加強班級管理策略的探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從而促進學生們健康成長發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階段中的過渡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對事物和問題有著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班主任管理起來非常困難,但只要管理得當,在初中階段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班級管理能力,掌握管理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接受班主任的管理,配合管理工作開展。
一、師生平等互動交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傳統教學中師生關系就是單純的老師和學生關系,這種關系不利于教學的開展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進行,所以,我們要和學生平等互動交流,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學生學業上的解惑者,同時也是學生最信賴的伙伴和朋友,既要敬畏老師,又要敬愛老師,這樣才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在傳統教學的觀念中,學生對老師有一定的抵觸情緒,除非有重要的事情一般不會和老師主動交流溝通,更不會向老師敞開心扉。為此,我們可以了解學生的興趣,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和學生聊學生喜歡的話題,借此機會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還能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需求,從而根據學情來制定接下來的管理策略。一開始學生可能不會主動和老師交流,一般都是老師講的多,學生聽得多,但是隨著交流的增進,時間一長學生就會逐步打開心扉,師生間會變得無話不談,從而逐漸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創設良好教育環境,給予學生幫助關心
初中生正值青春發育時期,是一群具有特殊性質的群體,在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過程中,班主任應給予更多的幫助與關心。首先,班主任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深人了解每一位學生,掌握學生的個性特征,關心和尊重每一位學生,用愛心管理班級,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愛;其次,班主任要懂得保護學生,指導學生掌握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更好的學習與生活,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學校中,所以良好的教學環境能直接影響學生的教育成果,因此,班主任要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主動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識,促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例如,在開展《孝敬父母》的主題班會時,為了營造真實生動的教育氛圍,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時間都去哪了》這首歌,營造溫情氛圍,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父母之愛,打動學生心靈,再引導學生回味自己和父母之間點點滴滴的感人故事,引發學生的共鳴。播放結束之后,讓學生主動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間發生的溫情故事,由此感染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發自內心的愛自己的父母,主動孝敬和回報父母。
三、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初中教育的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和集體意識。在傳統班級管理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學生很難會自己的班級擁有歸屬感,集體意識也無法建立起來。班主任下達任務指令,學生只能被動聽從老師的安排,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而且還會壓制學生個性發展,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破壞學生對班級的歸屬感,降低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為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如果學生沒有參與到集體建設中學生就會認為自已是班集體的外人,從而集體意識會越來越淡薄。因此,我們要“弱化”班主任管理力度,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班級管理和班級建設工作中來,將班級當作自己的另一個家,將自己的利益和班級的利益綁在一起,把班級的榮譽看作自己的榮譽,從而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學生會主動維護班集體的利益和榮譽,逐漸建立起集體精神和集體意識。另外,當學生有一天走出校園步人社會后會把社會和國家當作另一個集體,將集體主義放大成為家國情懷和愛國精神,成為一名愛國愛民的人,這正是我們現代教育的目標之一。
四、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有效解決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方式方法,只有有效的手段才能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首先,我們要打造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給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培養學生團體意識,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打造一個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優秀班集體。再這樣的班級中學生們不會感到孤獨,因為學生不再是自己一個人,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無形之中就可以解決很多的心理問題。其次,教師不要因為學生的成績好壞而給學生劃分層次,差別對待學生,成績不好的學生自己也渴望進步,如果看到教師只關注成績優秀的學生就會失望傷心,逐漸變得孤僻,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封閉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教師要多關心成績不好的學生,以鼓勵教育為主,幫助學生重拾信心。例如,在期中考試后,學生們的表情和心態各不相同,靠的好的學生肯定是開心的、滿足的,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則會傷心失落,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情況,激勵那些沒有考好的學生,主動和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學習中是否遇到了困難,如果有就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重拾自信心,以最佳心理狀態投,入到下階段的學習任務中,爭取獲得理想的成績。
五、家校加強交流溝通,共同促進學生成長
學生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部分,缺一不可,想要實現班級管理的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我們班主任老師要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進行有機結合,爭取家長的配合和幫助,爭取家校教育思想理念的統一。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價值觀的形成。一名優秀的班主任要及時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一方面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長經歷,同時也要主動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掌握學生家庭情況,根據學生實情制定教育策略,針對學生的狀況和家長交流溝通,對學生發展負責。在交流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溝通技巧,避免溝通中產生不必要的矛盾,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形成統一教育戰線,構建家校合作機制,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此外,信息技術有助于家校聯系合作。過去由于通訊技術的落后,班主任與家長聯系不及時,錯失了很多有效對話的機會,不利于學生的管理教育。在信息技術普及的今天,我們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借助微信和QQ等通訊軟件建立家校溝通渠道,班主任可以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第一時間反饋給學生家長,或者在家長群內發布學校的一些公告和活動內容,還可以在考試過后將學生的成績單獨發給家長,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實際情況。
總之,初中階段我們班主任必須肩負起責任,承擔教育學生的義務,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管理學生,教育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給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時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作力度,為學生提供更好地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滿足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婷.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研究【J】.甘肅教育,2018(24).
【2】段小霞.赤誠的愛是班主任必備的素養【J】.青海教育,2018(Z1).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第六中學)